掌握這幾點,一分鐘就能辨別出萬曆中期瓷器

明萬曆青花松鼠葫蘆紋瓜稜罐,短頸成瓜稜形、溜肩、鼓腹、收腰,矮圈。頸部施有回紋,下有一圈變形覆蓮紋,主體紋飾為葫蘆紋,其上有幾隻松鼠藏匿於葫蘆之間,上下跳躍,此種紋飾又可稱為“瓜瓞綿綿”,寓意豐收、多子,葫蘆寓意“福、祿”,松鼠寓意“活潑、康健”,亦有多子之意。整體上,符合中國陶瓷裝飾“畫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精神,下邊一圈仰蓮紋。

掌握這幾點,一分鐘就能辨別出萬曆中期瓷器

萬曆一朝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長的一個皇帝,其一朝可謂明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萬曆前十年張居正當朝,明代出現中興跡象;而後,張居正死,萬曆皇帝親政,一切亂象開始滋生蔓延;再後來,萬曆皇帝20多年不上朝,明朝的統治積重難返、日薄西山。

這一切直接影響了萬曆一朝官窯瓷器的燒製。萬曆前期,官窯瓷器延續嘉靖風格,以上等回青料繪畫,顏色蘭中泛紫,幽倩可愛。萬曆中期,回青料盡,而朝廷失去對西域交通的控制,再不能獲得回青,而只能使用浙江當地的土青料繪製官窯青花瓷器,顏色普遍灰 暗,大不如前。萬曆三十六年,景德鎮地區工匠起義,民窯為了和官窯爭奪御土礦的控制權,工匠焚燬了御窯廠,至明末,御窯廠都處於停燒的狀態。至此,萬曆不僅失去了對西域回青的控制,也失去了對中原御窯廠的控制。這時的景德鎮沒有官窯瓷器,而以民窯取代官窯,成為標誌當時瓷器發展水平的物證。國家政 治對於瓷器上的反映可見一斑。

此件青花松鼠葫蘆紋瓜稜罐,應該就是萬曆中期的一件製品。此時的青花原料使用浙江土青料,由於對於青料的提純方法還是水沉法,青料中的雜質較多,顏色發灰色。瓜楞的造型也是延續明中期以來的常見器形,萬曆以後,器形少有瓜稜形,而多為圓體,以方便繪畫。從裝飾風格上看,也還是以圖案性裝飾繪畫為主,尚沒有出現後來的文人寫意畫風。由於萬曆一朝瓷器原料、工藝、風格、制度等變化巨大,因此,為準確的斷代提供了依據。

古代的畫師都是終身制,他們從小開始繪瓷,手法非常嫻熟,線條流暢自然。現代仿品瓷器大多整體構圖不協調,繪畫拘謹,線條滯澀,繪畫草率。對細節的處理不夠縝密,過度把握不好。明清瓷器各代款式千差萬別,以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辨偽也就相當重要。明代瓷器的款識形式一般以書寫為主,極少有刻印的。前人總結的明代瓷器款識規律是: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清代共有帝皇十個,均有帝皇紀年款的瓷器傳世,他們依次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清代的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的款識在題寫上是有一定的慣例的,因為開創了金彩、墨彩、琺琅彩等題寫工藝,各種堂名款、花押款、吉語款層出不窮。鑑別瓷器真偽,上述條件缺一不可,同時,又要防止草木皆兵,對所見之器均亂加猜測。千萬不要相信鑑定收費公司,那麼,學會這四大要點你對於手上珍愛的瓷器又有幾分認識呢?研究古玩瓷器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上述只是大致的歸總卻還需要各位加深對識別贗品必要的鍛鍊和閱歷。

掌握這幾點,一分鐘就能辨別出萬曆中期瓷器

萬曆三十六年以後,儘管御窯廠停燒,但是,中國陶瓷發展進入了過渡器,一個嶄新的時代隨之來臨,民窯盛於官窯,外銷大於內銷,在國家未亡之際,景德鎮卻逆勢而上,成為征服世界的民族產業,這也是發生在萬曆時期的事。萬曆時期的青花瓷,對研究中國陶瓷史的嬗變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文物。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遠古瓷器,因年代久遠,儲存民間的傳世品甚少,如發現有出土文物,可藉助墓葬品仿證參考,同時還可藉助歷代窯址標本,用現代科技方法進行斷代鑑定。而明、清時期的瓷器,因距今較近,傳世品較多,加之當時仿製摹古之風盛行,所以對明、清時期的瓷器鑑定,除了需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歷史知識有綜合性的瞭解外,還要靠我們掌握各朝代瓷器的典型風貌和基本特徵作規律性的認識和研究,透過實踐,在白己腦子裡形成了概念後,才能對瓷器進行科學鑑定。

掌握這幾點,一分鐘就能辨別出萬曆中期瓷器

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製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製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製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製瓷器必 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 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