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賀鵬飛畫作《秋水伊人》

Hi-story or Her-story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如果不是畫面最上層補綴的眉眼、地面的一雙人、雲端的神,本畫會有多種闡釋可能。幾筆補綴講本畫的意蘊坐實了: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近旁蒲草或蘆葦在風中搖擺——之所以知道它們在搖擺,一是集體倒伏的姿態,一是地面上看遠處的天、近處的景、身邊的人的一雙人披著的披風鼓滿了風的形狀。然而底層充滿流動性的流體狀的構圖畢竟才是我主要的繪畫語言,也構成了本畫的絕對主體。風的鼓盪,草的倒伏,衣的飄飛,風景的流變,共同烘托出畫中一雙人的當下相擁相守的靜氣。

謝謝您的賞析!

偉大

的博物館之《都靈埃及博物館》

烏薩布提與尼卡的烏薩布提小匣子

第十九王朝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烏薩布提”(字面意思為“應答者”)指的是那些從中王國時期開始成為墓葬品一部分的小雕像。這些人偶的作用在於代替逝者在陰間進行勞作,使逝者能夠獲得新生活的必需品。因此這些雕像手中大多拿著用於墾地的鋤頭(但法老陵墓中這種人偶可以用王室神像來代替)和裝有種子的袋子,象徵未來的收穫。而從墓葬品中出土的烏薩布提在數量、種類和質量上各不相同。

在新王朝時期,君主和社會高階階層的個人可以擁有成百上千個陪葬偶,用彩陶、陶土、石頭、木頭、銅等多種材料做成。而隨著年代的推移,烏薩布提的製作風格也隨之改變,反映出那個年代的藝術潮流與趨勢,正如這件尼卡陪葬偶的髮型便展示了那個時期的特點。按照傳統做法,這件小雕像身上寫有一段文字用來表明烏薩布提已經做好準備,“應答”逝者提出的替他勞作的請求。通常情況下,這些小雕像都擺放在畫有彩色場景的木製匣子中,正如這件尼卡陪葬偶一樣。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這件烏薩布提是完全按照第十九王朝的傳統和風格製作的,因其使用天然未上色的石頭、精確的雕工和線條細緻的臉龐而值得欣賞。

雅赫摩斯·納芙塔莉小雕像

第十九王朝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雅赫摩斯·納芙塔莉是古埃及最著名的王后之一。作為第十八王朝第一個法老的妻子、下一任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的母親,雅赫摩斯·納芙塔莉從一個王權者變成女神,這種身份神化的例子在埃及歷史中並不多見。距王后去世約一個世紀後,即阿蒙霍特普三世王國時期,她與其兒子一起成為德爾麥迪那村莊的敬奉物件,化身為當地居民的主人與保護神。

人們對雅赫摩斯·納芙塔莉王后和阿蒙霍特普一世法老的敬奉主要體現在石碑與許願肖像上,工匠們直到第二十王朝時期依然在製作這些作品。本頁這件小雕像是一組相似肖像中的一座,在都靈博物館中還收藏有其他雕像,這組肖像樣式統一,刻畫的都是這位王后與女神。雕像中雅赫摩斯·納芙塔莉正邁步前行,一隻手臂沿身體一側垂下,另一隻手臂舉於身前,握著花式權杖(已遺失)。她優美的身體曲線在貼身的衣服下盡顯無疑,衣袖為喇叭袖,臉上的眼睛烏黑髮亮,頭戴髮套,髮套上因套著一層象徵王后權力的禿鷲皮而顯得十分珍貴,最頂上飾有一個盆器。

奔布伊小雕像

第十九王朝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在德爾麥迪那工匠墓地出土的精美文物中,不得不提到這件精美的木製雕像。它來自村莊中一位生活在拉美西斯時期名叫奔布伊的居民墓中。雕像雙肩上立著兩尊小神像,象徵著在宗教儀式下逝者得以永生。奔布伊右肩上是卜塔,左肩上是阿蒙拉神。從雕像中用心製作的細節和身體造型可以看出,村莊中工匠們的技藝已達到非常高超的水平。

奔布伊的臉龐被一頂具有典型時代色彩的精緻髮套圍住,身穿一件長裙,顯出高水準的細木工藝。及至腰圍的細密裙褶構成了微妙的明暗效果,前部因刻有象形文字而顯得更為稀有。此外,兩側的小神像、神座的背面、背部的支柱和雕像的底座上都刻有碑文。這些碑文寫的是傳統的祭文和禱文,包含有奔布伊的名字和頭銜“真理之址的傭人”,指的正是底比斯墓地。

在古埃及傳統中,卜塔神被認為是工匠的守護神,因此在德爾麥迪那地區廣受崇拜。在雕像中神祇按照傳統肖像進行製作,頭戴無邊緊帽,佩有柱形須套,身穿貼身衣服,手中握著象徵權力的瓦斯權杖。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阿蒙拉神不僅是全埃及的主要神祇之一,也是底比斯地區最大的神。因此,在德爾麥迪那工匠們進行其他民間神的敬奉儀式時總會將阿蒙拉神一併敬奉。在這裡阿蒙拉神上身赤裸,身穿短裙,雙手放於膝蓋上。頭上原有的王冠已遺失。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奔布伊的臉龐線條優美,神情安詳,顯得尤為優雅柔和。髮套做工精細,上部發綹細密,向下逐漸變大,垂至肩下。工匠以這種雕刻方式表現出頭髮的濃密,體現了其高超的工藝。

這是一幅關乎愛情和信仰的油畫

(摘自《都靈埃及博物館》(偉大的博物館書系),〔義大利〕西爾維婭·埃諾迪編著、鄭、昕譯,鳳凰壹力出品,譯林出版社出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