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訪談錄《至道無餘蘊矣》出版,直面二十世紀中國的難題

未來的社會將會是什麼樣,我們的傳統文化將走向何方?這是每一個時代、每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文人都會思考的問題。廣西師大出版社帶來的7月新書

《至道無餘蘊矣:梁漱溟訪談錄》

,為我們呈現了一代世紀之交的國學大家梁漱溟先生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

梁漱溟訪談錄《至道無餘蘊矣》出版,直面二十世紀中國的難題

《至道無餘蘊矣:梁漱溟訪談錄》著者:梁漱溟(口述)林琪 伍貽業(採訪整理)書號:9787559812841出版時間:2019年07月出版社:廣西師大出版社

梁漱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初中國最有創造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學識貫通儒家、佛教與西方哲學思想,對中國文化有深刻而獨到的認識,並將之付諸社會建設與改革。

1980年,先後有兩位美國學者越洋訪問梁漱溟,本書作者林琪即是第一位。

《至道無餘蘊矣:梁漱溟訪談錄》廣泛與專精並重,基本回顧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講出了先生精彩的人生故事。且對於先生特別關心的話題,如佛學的要義、鄉村建設運動主旨等,再三致意。訪談錄遵循口述實錄,幾無潤飾,保持了鮮活的現場感。

在這本訪談錄中,我們不僅可以讀到梁漱溟的思想魅力和人格形象,和他所體驗的現代中國思想的演化脈絡,更能讀到蘊藏在梁漱溟先生身上的中國文化精神,它將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持續滋養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書評】

《梁漱溟先生是一個現代人物,直面二十世紀中國的難題》

文/林琪(Catherine Lynch)本文經授權摘自《至道無餘蘊矣:梁漱溟訪談錄》

從1921年《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出版以來,有人一直認為他是保守的儒家,但不是那麼簡單。如果把梁先生限於當作傳統儒家的典型,就等於帶上了眼罩,擋住梁先生所想開創的新方向和新的可能性。梁漱溟先生完全靠自學。他對儒學和佛教的理解,是自己直接看原書得出來的,沒有先透過他人歷史積累的對儒學和佛教的認識。我們想理解梁漱溟先生,要同樣對待他,不帶假設,直接讀他的著作。

閱讀《至道無餘蘊矣:梁漱溟訪談錄》,會知道梁漱溟先生晚年想講佛教,認為《人心與人生》是他所寫的書中最重要的一本。佛教與人心,這兩個題目是梁先生很早就開始注意,一輩子都關心著。同時梁先生也關心人生。他跟我們談話的內容表明他在政治上很活躍,也認識許多軍事人物。梁先生因當時中國社會上民不聊生的現狀而心有感觸。這種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可以算是中國傳統態度,不過樑先生在這點上並不能簡單地作出傳統式的選擇。傳統思想上個人行為對社會現象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到二十世紀中國,個人行為與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在思想上變成問題,不再有可靠的聯絡。梁漱溟先生的難題是怎麼把這兩者又聯絡在一起,在現代的情況之下將個人行為怎麼聯絡社會,聯絡歷史。

梁先生認為到了二十世紀中國社會文化結構必須重新構造,這是危機,但同時也是難得的機會。梁先生要依靠孔子對人類的明智見解,在現代情況下,培養以前沒有過的新文化和社會。出發點是小社團,在經濟方面就是合作社。社團的結合性在於人與人、人與社團的彼此重視。社團內彼此交流討論來解決當下的具體問題,培育出新的活潑的、有主體性的合作社團。很多合作社聯合起來,就形成一個新社會和新文化,又避免資本主義道路的殘忍,又參與進步的現代性建構。梁先生盼望的這種合作主義,也許在當代的中國還有意義。

作為一個現代人物,梁漱溟先生的焦點放在未來上。他面對著具體的社會性和思想性難題,提出了新式的問題: 進步本性是什麼?將來的人類社會應該是什麼樣子?怎麼達到它?梁先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出發點總是生活、生命,都要同時瞭解中國,以及人類的未來的可能性。他思考問題時,不管是傳統思想的、現代社會的還是人類本性的問題,都要揭開表面下的結構。在這點上,梁先生經常質疑人們無意識的日常假設。梁先生所認識的事實是有歷史性的,且都在變化。在他所瞭解的過去和不斷演變的人性基礎上,梁漱溟先生渴望人類社會和文化的創新。

南都記者朱蓉婷 實習生張雨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