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修行人的外表

也可以像一個時尚達人,

但你的骨子裡面卻要有佛教的智慧。

但自無心於萬物,

何妨萬物常圍繞。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剁手現象

雙十一熱潮,不是近十年的事

11·11

到 了!

從十年前單純的想救活一個網站,

到如今開始拼突破首個億元銷售額

僅用不到10秒的戰略發展,

這一路下來,

雙十一的噱頭,

甚至已經蓋過了國外的

黑色星期五

而這場購物的狂歡,

儼然已經蔓延到了國外。

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1年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再到今天的全球狂歡,

而在40年前,

售價四毛五一瓶的可口可樂還是奢侈品。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借款消費

背後是慾望在操控

滿滿的購物車

蓄勢待發的搶購訂單

以及不堪重負的

應運而生的,

是五花八門的各種分期付款平臺,

借錢消費。

而還不起的時候,

就會連續開通幾個借款平臺,

“拆東牆補西牆”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

80,90年代,

海外的“購物狂”

所引發的“超前消費“的理念。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表面風光,

背後是開通幾張信用卡,

用一張卡還另一張卡的款。

不討論這樣的消費模式是否健康,

但這瘋狂消費的背後,

能夠看到的,

究竟是什麼?

慾望

難道不去購物就是好的表現嗎?

當然不是,

真正束縛自己的不是購物,

而是執著。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慾望

購物不是修行的敵人,慾望才是

經濟是成熟社會的產物,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深層動力之一。在當代極大豐富的商品面前,人們的物質慾望被最大限度地激發起來。

我們有工作、會賺錢,完全OK啊!你有福報,有錢買買買不是問題,流行什麼也沒有問題,或者關注最近的這些小姐姐誰比較有名……這些都不是你修行的敵人,而慾望才是。修行不是在外相上,而是在心上安立的。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清淨戒律

修行,一口吃不了個胖子

首先,我們要遵守見修行果的緣起規律。很多佛弟子覺得:我現在連肉都戒不了,就過分自責,說自己不是一個好佛弟子。

其實,擁有慚愧心是好的,但不要苛刻自己,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了。懂得一個道理這叫做見解,貪吃、買名牌這是行為,行為和見解之間有很長的距離。

而你聽到一個觀點第二天就要改變,這是不可能的,你違背了這個規律,所以,這些對自己的指責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要透過很長時間的串習,串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行為才能自發地改變,這就是修行。

同樣的道理,我們知道改變自己的行為都很難,所以在對待別人時,也千萬不要一上來就改變別人的行為、生活方式。否則他如果做不到,就會覺得這裡不適合自己,進而離開。

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懂得要怎麼隨順別人。“同我者易信,異我者難順”,跟對方相同的人,他就容易信任,跟他不一樣的就很難順從。但我們跟眾人相處或者度化眾生時,隨順很重要,做一個“見解堅定,行為圓融”的佛教徒!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崇簡習勤

剋制貪慾

其次,這不是說,管不住自己,就可以任性的買買買,繼而用不到的東西,浪費在一邊。

《華嚴經》則說:“貪慾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欲;二者、無有厭足。”

在我們的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多,但我們的貪心總是想得到更多。師公悟公上人曾寫過四個字:崇簡習勤,就是說要崇尚簡單的生活,要多做正確的事,讓好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我們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做減法,讓生命變得簡潔,充滿感恩心地珍惜當下的生活,從物質中超越出來,直視生命的主題,找到自己的佛性。

《佛說八大人覺經》: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如果能減少貪慾,我們的身口意就收回來了,六根門上的賊就偷不了家財了,漏就減少了,身心就能得一點自在了。臥輪禪師講“對境心不起,能斷百思想”,這是修行入道的一種方便。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佛陀在第二種覺知裡警醒大家,生死輪迴的無邊苦海都是從貪慾生起,念念貪慾,念念無明,念念無明,念念貪慾,湧動不止。

所以我們要用佛的智慧來觀照,來反省我們自己,自我解剖,找出生命的缺陷。找出來,才能超越它。

佛教修行是一個積極的自我改造的過程,佛教徒的生命是積極的生命。我們要看破這些假象,找到不生不滅的、皈依不生不滅的。

佛弟子如何過雙十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修行人的外表

也可以像一個時尚達人,

但你的骨子裡面卻要有佛教的智慧。

但自無心於萬物,

何妨萬物常圍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