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帶香進寺被僧人爆粗口驅趕:莫讓逐利擾了佛門清淨

別讓強制賣香亂象擾了佛門應有的清淨。

文1306字

,閱讀約

需2.5分鐘

女子帶香進寺被僧人爆粗口驅趕:莫讓逐利擾了佛門清淨

▲圖片來自網路。

文/和生(媒體人)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

近日,“四川開江金山寺僧人辱罵遊客”的影片引爆輿論。據媒體報道,3月18日,開江一女子到金山寺拜佛時,點燃的香火被一僧人扔掉。僧人聲稱外面的香不能點,只能買寺廟裡的香。女子反問:“誰規定的?”僧人則迴應“你不(別)管。”隨後,該女子向自認是管理者的穿袈裟僧人“申訴”,沒想到卻直接被爆粗口驅趕——“滾××的”。

影片傳開後,開江縣民族宗教事務局作出迴應,稱已第一時間介入調查核實,並對涉事僧人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後續將及時進行通報。

在佛門清淨地代表寺廟形象的僧人,本該法相莊嚴、言行循禮,但影片中的僧人卻出言不遜、直接罵人,行止充滿暴戾之氣,素質之低讓人難以置信——無論有什麼糾紛,身為僧人,都不應處事偏私,遑論罵人。正因如此,網友們觀後紛紛斥責,言其大毀寺廟形象。

影片中,雙方主要的衝突來自於寺廟禁止自帶外香。對於為何有此規定,涉事僧人拒絕回答,但他無意中也說出了機宜:“誰讓你帶香進來,你不買裡面的香,我們吃什麼喝什麼!”

寺廟將收香火錢作為營生手段,這點沒有問題,上千年來的傳統便是如此,但豈能據此強迫遊客們只買自家香?

當下,不少寺廟的確有禁止遊客自帶外香的“規矩”,但通常情況下,一是出於生態環保、消防安全的要求,二是有些地方為了保護文物有禁止明火的要求。

近年來,相關部門一直提倡佛道教活動場所要“引導每位信眾遊客禁止燃燒高香”。有些地方還要求,“有條件的佛、道教活動場所給每位信眾遊客免費贈送三炷環保清香,逐步禁止自帶香燭燃放”。可以看到,此類引導的初衷,是為了環保與安全,而非讓寺廟藉此漁利斂財。

即便涉事寺廟確實有禁止自帶外香的規定,面對遊客自帶外香的行為,也該合理引導,而非惡語相向、粗暴驅趕。要知道,在佛教中,“不惡口”是最基本的戒律之一,穿著袈裟公然“破戒”,既有違佛門清規與莊嚴,也讓人大跌眼鏡。

實際上,涉事僧人直言的“我們吃什麼喝什麼”,也暴露出部分佛道教場所“商業味太濃”的問題。

女子帶香進寺被僧人爆粗口驅趕:莫讓逐利擾了佛門清淨

▲官方微博截圖。

近年來,去商業化是各級宗教管理部門一直都在力倡、實推之舉。這其中不斷重申的一條基本底線就是,寺廟可以擁有一定的商業經營權,但無論如何,不能把信眾的信仰變成賺錢牟利的工具。

《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早已寫明“寺院是僧人修學、住持、弘揚佛法的道場,是儲存、發揚佛教文化的場所……須保持清淨莊嚴”。有些地方更是明確規定,嚴禁場所人員以任何名義和藉口誘導或強拉香客、信教群眾花高價燒高香、燒大香,嚴格規範場所內部的香燭經營活動。

對於開江金山寺而言,出現此事後,當地部門有必要進行調查整頓,推動寺廟經營更加規範、文明。公開搜尋可知,早在2016年,國家旅遊局通報了全國367家4A級及以下景區的不規範現象,開江縣金山寺景區便赫然在列。此次事件,無異於再敲警鐘。

寺廟本是清淨地,別再讓“強制賣香”的醜聞擾了佛門應有的清淨。

值班編輯 康嘻嘻 花木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