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明教的歷史那麼長,金庸武俠中緣何只在《射鵰》中提了一個名字就沒再涉及,要到《倚天》中才正式出現,小說時間背景在前的《天龍八部》也沒有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描述的前部分是不準確的,明教第一次在金庸武俠中出現,還得是在《倚天》中,三聯版的《射鵰》開始有提及明教,那是修改的結果,至於《天龍八部》中為何也沒有寫明教,這是因為小說的主題不大適合這個門派的出現。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一。《射鵰》中就有提及明教,那是小說修訂需要的結果,並不意味著這部小說能再深入去講明教。

由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庸小說,基本上都是修訂版(也是大眾所說的三聯版)和新修版,因此許多朋友都認為,明教這個教派第一次出現在金庸武俠裡,是在《射鵰英雄傳》中,就是周伯通跟郭靖講述《九陰真經》起源時,說到的黃裳與明教的故事。但其實這僅是修訂之後的結果,明教在金庸小說裡第一次出現,切確來說,就是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是金庸先生寫這部小說時,才結合小說設定的歷史背景和情節需要,以當時歷史中真實存在的摩尼教為原型,創作了明教這個無論對武林還是民族都影響重大的教派。在寫這部小說之前,金老很可能都沒想過這個門教會在他的小說中出現。

金庸先生之所以在後來修訂版的《射鵰英雄傳》小說中提到了明教,這裡面大概有兩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修改《九陰真經》的起源。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九陰真經》這部武學寶典在金庸先生最初的創作中(連載版小說),跟《九陽真經》一樣,均是達摩祖師所創。這兩部秘笈代表著整個“射鵰三部曲”的武學最高境界,可以說三部小說中的多位絕頂高手,都與這兩部寶典有關。但也正因這樣的設定,在射鵰系列完結後,卻引起了不少讀者強烈的反對。這是因為許多讀者認為,《九陰》《九陽》為天竺達摩所創,凸顯出來的問題,是我泱泱中華大國的武功竟不及西來之學,這是在貶低中華武術。

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紀雖小,武林中的掌故倒知道得不少。那九陰真經是武學中第一奇書,相傳是達摩祖師東來,與中土武士較技,互有勝負,面壁九年,這才參透了武學的精奧,寫下這部書來……”連載版《射鵰英雄傳 第五十四章》

鑑於讀者這樣的反映,金庸先生在後來的修訂版小說中,修改了《九陰真經》的起源,將之改成為黃裳所創,由佛門武功改成了道門武學,因為黃裳與《道藏》的關係,為了產生衝突,因而寫了他與異教徒摩尼教的故事,又在新修版的《倚天》中,將《九陽真經》改為與王重陽斗酒的一位奇僧所著。自此,《九陰》《九陽》完全為中土高手所創,與達摩再無關係,但這也讓明教的名號先於《倚天》在《射鵰》中率先出現。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而在《九陰真經》的起源故事中牽涉明教的第二個原因,在羽菱君個人看來是為了與《倚天屠龍記》產生新的關聯。因為《九陰真經》的首個大成者是郭靖黃蓉,而他們夫婦在後來鑄造了“屠龍刀”和“倚天劍”,刀劍之中所藏的武功秘籍也是以《九陰》為主,最終執屠龍刀號令天下,驅除蒙元之人,卻是明教的第三十四代教主張無忌。因此將《九陰真經》的起源,設定成黃裳因圍剿明教而來,顯然就是完成了一個因果輪迴,其中關聯意義深遠。

可能有朋友會說,既然修訂版小說中可以修改《九陰真經》的起源故事而涉及到明教,那麼金老又為何不再修改多一些,講講明教更多的故事,用作交代《倚天》中的前因交代呢?這是因為《射鵰》的故事架構早已固定,金老不可能為了明教這個教派,再去大刀闊斧的刪改故事線,假加入過多與主線無關的故事。畢竟像《九陰真經》的起源故事並沒佔據太多的情節,在載版中跟明教有無關係都一樣,這個修改並不影響主線。更關鍵的是,明教以及這個教派相關的故事,並不適合過多的出現在《射鵰》和《神鵰》裡,同樣也不適合出現在《天龍八部》之中。因為這裡面,關係到了這幾部小說的主題和背景問題。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二。由於小說主題的需要,《天龍八部》和射鵰系列中,就只有《倚天》適合切入明教這個教派。

“射鵰三部曲”和《天龍八部》,有個共同的主題,都是在弘揚民族大義精神,推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因為這樣的主題,我們可以看到,這幾部小說的主人翁郭靖、楊過、張無忌和蕭峰,都是“俠之大者”的人物,每個人都為民族大義、為國為民付出過很大的貢獻,只不過是因各小說的歷史背景不同,各自表現不同。

在郭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至始至終都在堅守民族大義的英雄形象。他大半生都在助守襄陽,抵禦外族的入侵,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大義精神,也在一直影響著後來的楊過、張三丰和張無忌等人物,因此才有了楊過襄陽一戰,立下不世奇功,張無忌繼承張三丰志願,驅除蒙元,恢復漢人江山的大業。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天龍八部》的歷史背景雖在“射鵰三部曲”之前,但創作時間卻在三部曲之後,不過與三部曲的創作理念一樣,《天龍》也是在延伸對民族大義精神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思想的探討。金庸先生便是以蕭峰這個義薄雲天,悲天憫人,胸懷天下的人物形象,將堅守民族大義的這份情操,昇華至和平主義的偉大思想。在喬峰的身上,不再是簡單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是俠之大者,更能為了不同種族之間的和平而奮鬥,甚至是犧牲自我。

基於這樣的主題,我們再來看看明教這個教派,與幾部小說是否都存在合適的切入點。

源於波斯國的明教在唐時傳至中土,起初被稱為襖教。唐皇曾在各處敕建大雲光明寺,為明教的寺院。明教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教眾不茹葷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明教其實就是代表著封建社會最底層勞苦百姓的利益,因此歷朝的貪官汙吏多看明教不慣,多編罪名欺壓明教,明教教眾不忿,往往領導農民起事。就如五散人說不得的話,自北宋方臘方教主以後,已算不清有多少次了。

說不得道:“是啊。到了南宋建炎年間,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紹興年間有餘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紹定年間有張三槍教主在江西、廣東一帶起事。只因本教素來和朝廷官府作對,朝廷便說我們是‘魔教’,嚴加禁止…我們為了活命,行事不免隱秘詭怪,以避官府耳目……”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第十九回》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整個宋朝,數百年都面臨北邊遊牧民族接二連三的入侵,最終更是為蒙古所滅,宋史實際上就是一部與抵禦北方民族入侵的對抗史。在這樣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無論是北宋時期的《天龍八部》,還是南宋時期的《射鵰》與《神鵰》,都將主題放在了抵禦外邦入侵,堅守民族的大義之上。由此就可看出,一直致力於對抗朝廷,領導農民起事的明教,跟民族大義、為國奉獻這樣的主題,是明顯不對應的,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教派,註定難以切入到這樣的主題故事之中。

不然,假如在《射鵰》和《神鵰》中寫明教,按照當時的背景,恰好是理宗時期,當郭靖在守襄陽抗擊蒙古之時,以張三槍教主為首的明教,卻在領導農民起義,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向來以嶽爺爺為榜樣的郭靖,是不是要學岳飛去鎮壓楊么的起義那般去鎮壓明教,像後來的名門正派那樣去斬妖除魔呢?這樣一來,豈非是在抹黑明教。而在《天龍八部》裡寫明教,則很可能會把明教變成第二個姑蘇慕容家,為了對抗大宋朝廷,而圖謀率眾造反。雖明教領導起義的目的與慕容家的私慾並不相同,但在群雄堅守民族大義,一致對外的情況下,同樣也會抹黑了明教。

相比於《天龍》、《射鵰》和《神鵰》,《倚天》的歷史背景又不一樣了,在民族大義這個主題的定義上,一切又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此時的朝廷,已是入主中原,霸佔了漢人江山的蒙元政權,明教率眾造反起義,已是變成了在驅除外敵,恢復漢人的江山。可以這麼說,明教歷來與朝廷的階級矛盾,已變成了民族矛盾,明教已變成了新的民族主義者,民族大義的堅守者和踐行者。這樣一來,這時期關於民族大義的故事,自然適合切入明教這個教派。

綜上所述,金庸先生不在《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這三部小說中,不去深入寫明教,是必然的。雖然幾部小說的主題均是在弘揚民族大義,推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但是各自歷史背景的不同,對於民族大義的定義也不一樣,就如今天,我們所言的民族大義,就已是對整個中華民族而言。鑑於這樣的主題思想,縱觀《天龍》和“射鵰系列”這幾部小說,跨度數百年的歷史中,也就只有“倚天時期”適合切入明教。

明教歷史悠久,緣何射鵰中只點到為止,天龍八部中也沒有出現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