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朗讀|萬輝、肖揚、芳園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名家名篇名著 美文美聲美好

以聲音詮釋經典 用朗讀喚醒熱愛

歡迎收聽——《就是愛朗讀》

就是愛朗讀|萬輝、肖揚、芳園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就是愛朗讀》

本週為您推薦三篇精品佳作

分別是

《月是故鄉明》節選

《尋常茶話》節選

《異鄉記》節選

由肖揚、萬輝、芳園

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經典的作品

加上精彩的演繹

一定會給您帶來特別的聽覺享受

就是愛朗讀|萬輝、肖揚、芳園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朗讀者:肖揚

廈門綜合廣播主持人

作品與作者

作品:《月是故鄉明》節選

作者:季羨林,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滑動圖示檢視文章

《月是故鄉明》節選

作者/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後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原來山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里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絡。像蘇東坡說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至於水,我的故鄉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小葦坑佔了小村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菸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後,我在坑邊的場院裡躺在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後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裡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麼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裡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以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過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後在歐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我現在已經年近耄耋,住的朗潤園勝地。誇大一點說,此地有茂林修竹,綠水環流,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前幾年,我從廬山休養回來,一個同在廬山休養的老朋友來看我。他看到這樣的風光,慨然說:“你住在這樣的好地方,還到廬山去幹嘛呢!”可見朗潤園給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有鳥,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數頃,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誰來到這裡,難道還能不顧而樂之嗎?

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鄉葦坑裡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就是愛朗讀|萬輝、肖揚、芳園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朗讀者:萬輝

廈門經濟交通廣播主持人

作品與作者

作品:《尋常茶話》節選

作者:汪曾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滑動圖示檢視文章

《尋常茶話》節選

作者/汪曾祺

我對茶實在是個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換三次葉子。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講究。對茶葉不挑剔。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但有便喝。茶葉多是別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開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但是不論什麼茶,總得是好一點的。太次的茶葉,便只好留著煮茶葉蛋。有人認為喝茶只是“止渴生津利小便”,我以為還有一種功能,是:提神。

祖父生活儉省,喝茶卻頗考究。他是喝龍井的,泡在一個深栗色的扁肚子的宜興砂壺裡,用一個細瓷小杯倒出來喝。他喝茶喝得很濃,一次要放多半壺茶葉。喝得很慢,喝一口,還得回味一下。後來我到了外面,有時喝到龍井茶,會想起我的祖父。

我的家鄉有“喝早茶”的習慣,或者叫做“上茶館”。上茶館其實是吃點心、包子、蒸餃、燒賣、千層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點心未端來之前,先上一碗乾絲。我們那裡原先沒有煮乾絲,只有燙乾絲。乾絲在一個敞口的碗裡堆成塔狀,臨吃,堂倌把裝在一個茶杯裡的作料——醬油、醋、麻油澆入。喝熱茶、吃乾絲,一絕!

昆明茶館裡賣的都是青茶,茶葉不分等次,泡在蓋碗裡。文林街後來開了家“摩登”茶館,用玻璃杯賣綠茶、紅茶——滇紅、滇綠。滇綠色如生青豆,滇紅色似“中國紅”葡萄酒,茶葉都很厚。滇紅尤其經泡,三開之後,還有茶色。我覺得滇紅比祁(門)紅、英(德)紅都好,這也許是我的偏見。當然比斯里蘭卡的“利普頓”要差一些——有人喝不來“利普頓”,說是味道很怪。人之好惡,不能勉強。

一九四六年冬,開明書店在綠楊請客。飯後,我們到巴金先生家喝工夫茶。幾個人圍著淺黃色的老式圓桌,看陳蘊珍“表演”濯器、熾炭、注水、淋壺、篩茶。每人喝了三小杯。我第一次喝工夫茶,印象深刻。這茶太濃了,只能喝三小杯。

我在杭州喝過一杯好茶。

一九四七年春,我和幾個在一箇中學教書的同事到杭州去玩。除了“西湖景”,使我難忘的是在虎跑喝的一杯龍井。真正的獅峰龍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槍,泡在玻璃杯裡,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茶色頗淡,但入口香濃,直透肺腑,真是好茶!只是太貴了。獅峰茶名不虛,但不得虎跑水不可能有這樣的味道。我自此才知道,喝茶,水是至關重要的。

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了,這一天才舒服。無論貧富,皆如此。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門歷史博物館工作。館裡有幾位看守員,歲數都很大了。他們上班後,都是先把帶來的窩頭片在爐盤上烤上,然後輪流用水汆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門城樓的展覽室裡去坐著。他們喝的都是花茶。北京人愛喝花茶,以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

龔定庵以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蘇州東山的“雕花樓”喝過一次新採的碧螺春。不過茶是泡在大碗裡的,我覺得這有點煞風景。後來問陸文夫,文夫說碧螺春就是講究用大碗喝的。茶極細,器極粗,也怪!

在湖南桃源喝過一次擂茶。茶葉、老薑、芝麻、米、加鹽放在一個擂缽裡,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細末,用開水衝開,便是擂茶。

茶也可入饌,製為食品。杭州有龍井蝦仁,裘盛戎曾用龍井茶包餃子,可謂別出心裁。日本有茶粥。四川的樟茶鴨子乃以柏樹枝、樟樹葉及茶葉為燻料,吃起來有茶香而無茶味。每個地方都有以茶入饌的食品,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就是愛朗讀|萬輝、肖揚、芳園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朗讀者:芳園

廈門綜合廣播主持人

作品與作者

作品:《異鄉記》節選

作者: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半生緣》《傾城之戀》《金鎖記》等。

滑動圖示檢視文章

《異鄉記》節選

作者/張愛玲

我從來沒大旅行過;在我,火車站始終是個非常離奇的所在,總之是有許多生離死別,最嚴重的事情在這裡發生。而搭火車又總是在早晨五六點鐘,屋樑上高棲著兩盞小黃燈,如同寒縮的小鳥,斂著翅膀。黎明中,一條條餐風宿露遠道來的火車,嘶嘯著。任何人身處其間都不免有點倉皇罷──總好像有什麼東西忘了帶來。

賣票處的小窗戶上面鑲著個圓形掛鐘。我看閔先生很容易地買了票回來,也同買電影票差不多。等到上火車的時候,我又看見一個摩登少婦嬌怯怯的攀著車門跨上來,寬博的花呢大衣下面露出纖瘦的腳踝,更加使人覺得這不過是去野餐。

中國人的旅行永遠屬於野餐性質,一路吃過去,到一站有一站的特產,蘭花豆腐乾、醬麻雀、粽子。饒是這樣,近門口立著的一對男女還在那裡幽幽地,回味無窮地談到吃。那窈窕的女人歪著頭問:「你猜我今天早上吃了些什麼?」男人道:「是甜的還是鹹的?」女人想了一想道:「淡的。」男人道:「這倒難猜了!可是稀飯?」女人搖頭抿著嘴笑。男人道:「淡的……蓮心粥麼是甜的,火腿粥麼是鹹的──」女人道:「告訴你不是稀飯呀!」男人道:「這倒猜不出了。」旁聽的眾人都帶著鄙夷的微笑,大概覺得他們太無聊,同時卻又豎著耳朵聽著。一個冠生園的人託著一盤蛋糕擠出擠進販賣。

到了目的地,借宿在村裡的人家。這兩天一到夜晚,他們大家都去做年糕。方方的一個天井,四周走廊上有兩三處點著燈燭,分別地磨米粉,舂年糕。另有一張長板桌,圍上許多人,這一頭站著一個長工,兩手搏弄著一個西瓜大的熾熱的大白球,因為怕燙,他哈著腰,把它滾來滾去滾得極快,臉上現出奇異的微笑,使人覺得他做的是一種艱苦卓絕的石工——女媧煉石,或是原始民族的雕刻。他用心盤弄著那燒熱的大石頭,時而剖下一小塊來,擲與下首的女孩,女孩便把那些小塊一一搓出長條,然後由主婦把它們納入木製的模型,慢吞吞地放進去,小心地按兩按,再把邊上抹平了,還要向它端詳一會,方才翻過來,在桌面上一拍,把它倒出來。

她不慌不忙的,與其說她在那裡做著工作,毋寧說她是做著榜樣給大家看。她笑吟吟地,動作非常利落,用五根鵝毛紮成的小刷子蘸了胭脂水,每一塊年糕上點三點,成為三朵紅梅,模糊地迭印在原有的凸凹花紋上。

忽然之間,長桌四周鬧烘烘地圍著的這些人全都不見了,正中的紅蠟燭冷冷清清點剩半截,桌上就剩下一隻洋鐵罐,裡面用水浸著一塊棉花胭脂。主婦抱著胳膊遠遠地看著傭僕們把成堆的年糕條搬到院落那邊的堂屋裡去,她和主人計算著幾十斤米一共做了幾百條。

第二天中午,經過一家較大的村莊,停下來吃飯。一排有兩三家飯店,房頂上到處有各種食料累累地掛下來,一棵棵白菜,長條的鮮肉,最多的是豆腐皮,與一種起泡的淡黃半透明的,一大張一大張的──不知是什麼。看上去都非常好吃。跑堂的同時也上灶,在大門口沙沙沙炒菜,用誇張的大動作抓把鹽,灑點蔥花,然後從另外一隻鍋裡,水淋淋地撈出一團湯麵,「刺啦」一聲投到油鍋裡,越發有飛沙走石之勢。

再走二十里路,到了周村。有一個香燭店裡高懸著一簇簇小紅蠟燭,像長形的紅果子,累累地掛下來。又有許多燈籠,每一個上面都是一個「周」字。轎伕去買了一盞描花小燈籠,掛在轎槓後面,笑道:「我買了帶回家去,過了年,正月裡,給小孩子玩的。」一路上這紅紅綠綠的小燈籠搖搖擺擺跟在我們後面,倒有一種溫暖的家庭的感覺。

就是愛朗讀|萬輝、肖揚、芳園三位主持人傾情朗讀!

《就是愛朗讀》這檔廣播精品節目推出第四季了,欄目將繼續秉持初心,把古今中外名家經典這道文化大餐呈現給廣大的聽友,傳遞朗讀帶給我們的魅力。第四季上新節目將在廈門廣播各頻率滾動播出,歡迎大家來定點打卡收聽!

具體播出安排

廈門經濟交通廣播(FM107)

週一至週日:14:00-14:30

廈門音樂廣播(FM90.9)

週一至週五:07:00-07:30;10:00-10:30

閩南之聲廣播(FM101.2)

週一至週六:08:30-09:00

週日:20:00-20:30

廈門旅遊廣播(FM94)

週一至週六全天逢整點播出

《就是愛朗讀》

下期再會

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i聽廈門廣播出品

《就是愛朗讀》音訊製作: 洪志藝

監製:金華、宋康

微信編輯:餘海燕

責編:林軍、陳國勝

編審:宋康、王亞男

廈門廣電微信矩陣

i聽廈門廣播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絡我們!

給i聽廈門廣播點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