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宮六百年》創新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

2020年,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故宮,迎來六百週年華誕。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攝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每集50分鐘,記錄宮牆之內悉心呵護故宮的匠人,展現宮牆之外的天下人與這座城池發生奇妙的關聯,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12月31至1月2日在央視紀錄頻道、央影片、嗶哩嗶哩等平臺播出。成為跨年文化中既叫好又叫座的現象級作品。

《我在故宮六百年》創新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

揭秘紫禁城建築群“丹宸永固”之謎,彰顯新老故宮人匠心傳承

故宮是當代中國人對於自我身份和共同歷史的重要認同符號,故宮的古建築則是紫禁城600年最有力的見證者和訴說者,是當代中國人回望歷史、暢想未來的文化依託。《我在故宮六百年》從揭開紫禁城建築群“丹宸永固”之謎入手,丹,是宮牆的紅色,宸,為深邃的宮殿。“丹宸永固”即紅色厚重宮殿永葆青春活力。

首先,凸顯在最高難度古建修復中老匠人傳幫帶作用。如角樓,中式建築複雜結構與精美造型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紫禁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1956年,西北角樓因常年漏雨、木質結構腐爛,損壞嚴重。它的修繕因此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紫禁城內規模最大、工種最全、難度最高的一項工程。單士元、於卓雲等先生是老一輩故宮專家,馬進考、翁克良等,則是新中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故宮大木匠。這是研究者和工匠們之間的一次成功合作。也為後來者提供了詳實可供借鑑的參考資料。夏榮祥,1975年進入故宮,2017年退休,在這裡度過了42個春秋。作為故宮的第三代大木匠,他先後參與了兩座角樓的修繕。大展在即,古建部的狄雅靜請夏榮祥先生過來指導展品設計。夏榮祥一直專注於給年輕的故宮人講授匠作課程。年輕的面孔,一代一代,週而復始;古老的技藝,也在他們的身上,得到延續。李永革,故宮第三代大木匠的代表人物,參加過198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故宮大修工程。三十年前,他就曾參與修繕過養心殿。他就是為數不多的,能夠讀懂木材的人。如今,他又把自己的積累,點點滴滴傳遞給後輩。青壯年故宮人王輝業務精通到能夠讀懂瓦片的語言。古建修繕,就這樣代代相傳。

其次,突出年輕故宮人在學習中成長的故事。如年輕一代齊飛等進行古建巡查,細心排查六千個點位。然後穿梭在不同的區域多要指點討論和用筆記錄的內容。齊飛還給要修繕的養心殿脊獸拍照。重點培養的新人張奉兵專攻油漆彩畫作,修復承乾宮缺損的彩畫。劉仁皓還在讀研究生時,就參與到乾隆花園的修繕保護專案中。畢業後,她進入故宮古建部。依託乾隆花園的整體修繕保護的機會,劉仁皓研究了幾乎所有型別的粘合劑。還向更年輕的師弟師妹們講課,隨著乾隆花園的修繕而成長。老專家也學習新技術如楊紅來到乾隆花園,和傅鵬一起進行彩畫保護的工作,熟悉和學習最新的技術。修繕後的乾隆花園的彩畫,山水,人物,花卉,蟲魚,栩栩如生。專家們不僅希望延續文物的生命,還期待建立一套文物保護的科學方案,給故宮內外的同類修繕專案提供製度與規範的參考。

《我在故宮六百年》創新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

科普故宮古建築修復知識,解密文物蘊含中華文明資訊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古老的紫禁城建築,也難以逃離自然的法則,逐漸老去。但華美的皇宮依然流傳至今,靠的,正是幾百年來故宮匠人們從未間斷的“歲修保養”。一代又一代的工匠用他們的技藝和智慧,妙手回春,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

首先,細膩講述匠心保留文物歷史資訊、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材料。

故宮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堪稱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六百年來,這座宮殿遭遇過雷擊、焚燬、糟朽等數之不盡的大病小災。在修復這些古建築過程中,首要是保留文物歷史資訊,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材料、構件。如養心殿西配殿的一根牆內立柱內部出現了嚴重的糟朽。歷史資訊顯示當年建造養心殿時國力不太好,用的木料並非上等材質。透過各方專家會診和探測儀器掃描,王輝、張典等古建修復者制定出一部分原有木質可以在這次修繕中儲存下來,附著其上的歷史也能得到留存。又如承乾宮正殿的天花彩畫很可能是康熙36年重修時繪製,已有320多歲高齡。歲月鬆動了彩畫和屋頂的連線,邊角的這片彩畫碎成了好幾片。如今,它們被送到了一群年輕人手中,在老師傅的指點下,最大程度保留原彩畫和材質,修補復原後,重新裝點宮殿的屋頂。

《我在故宮六百年》創新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

其次,解密“八大作”在“歲修保養”中的“絕活”。中國古代宮殿的建造,有著一整套嚴苛、高標準的施工方法,被後來的匠人們總結為“八大作”:土作、木作、石作、瓦作、油漆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而排在首位的,是構築地基的“土作”。從與之時代相近的明中都遺址考古發現臺基為層層碎石、夯土交替夯築而成,僅挖掘出來的部分就各有十八層之多。這一“土作”工藝被紫禁城延用並進一步最佳化。如此厚重堅實的地下結構,不僅確保了建築其上的宮殿歷經六百年寒暑巋然不動,也寓意著王朝能夠永遠延續,是為“丹宸永固”。又如瓦作,明代,山西的琉璃技藝與景德鎮瓷器齊名,修建北京故宮時,山西的三大琉璃世家都參與其中。元代,朝廷在北京門頭溝設定的琉璃局,專為皇家供貨。明清兩代,紫禁城的很多琉璃也來自於此。如今故宮專留一面大牆作為抹灰試驗區。學員們和退休老師傅吳勝茂學習大牆抹灰技術。講授拽灰的補洞的技術細節。大牆抹灰分為打底和罩面兩大步驟。它的基本原料是麻刀灰。剁碎的麻類摻在熟石灰中,能夠有效地防止牆面開裂。麻刀灰中還要加入紅土粉,這才是紫禁城宮牆標誌性顏色的秘密。

再次,有趣解密“故宮房頂不落鳥不長草”等傳說的事實真相。由琉璃瓦層疊鋪成的屋面,不懼水火,但也有自己的命門。就是風吹來草籽和鳥糞便中帶來植物的種子,一旦在瓦的縫隙中發芽生根,就會造成雨水滲漏,木樑糟朽、甚至房屋倒塌等嚴重後果。在清代內務府的記載中,每年春秋二季,紫禁城都要組織專人飛簷走壁,驅除瓦面的天敵。該片還揭秘不同的殿長不同的草。如乾隆帝仿照太和殿外形給自己建造的退休後的居所的皇極殿,他曾在這裡舉辦過舉世聞名的“千叟宴”,其祥瑞的屋頂,一直是地黃生長的沃土。還借大修機會有趣解密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奉先殿的正殿頂梁裝飾著渾金旋子彩畫,整個屋頂熠熠生輝。解密養心殿特殊的透明瓦當,借大修的機會,拆下這些瓦片,拿去研究。最終的結論是,這並非雲母,而是一種貝殼,名叫——“海月”。

《我在故宮六百年》創新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

製作精良,電視表達創新,打造人文紀錄片精品力作

該片呈現的風格,兼具厚重與明快,畫面工整,用光考究,剪輯流暢,製作精良,欣賞性和思想性兼備。將故宮文物知識點以輕鬆幽默的敘述和快慢適中的節奏,向觀眾展示故宮建築所蘊含的祖先文明,以及生存智慧。激發年輕人愈發濃厚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敘事結構採用行進式結構和時空交叉的板塊式結構,視野宏闊,從鳳陽到故宮,凸顯故宮建造非凡匠心。創新國際化美學敘事表達,充分體現了當代人與建築文物,過去與現在的對話。讓觀者深刻感受到故宮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絢麗多彩。古建修繕大師和徒弟們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超的專業技藝,激發民族自豪感、喚醒民族認同感的同時,也在微觀層面激活了觀眾對工匠精神的嚮往與追求,代表了我國當代紀錄片創作者的探索精神和時代責任感。

該片以深厚文化內涵與藝術底蘊,匠心製作精良,打造人文紀錄片精品,也是外宣“走出去”工程對外文化傳播的精品,在“潤物細無聲”中,涵養文化自信。正像片中所說,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宮人薪火相傳。在漫長的接力中,每個人付出的時間與責任,最終留下了紅牆黃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說六百年的紫禁城。

文/王永利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