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扇子是中國日常用品,中國最初的扇是什麼模樣?

扇子是中國人的日常用品。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中國曆來都有“制扇王國”之稱。

扇子最初的模樣是什麼樣?扇子起源時,它的最初形態是什麼?

關於扇子的起源問題,有很多地方是模糊不清的。考古發現中,並沒有發現幾千年前的扇。但是,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扇是舜作的“五明扇”。商周時期,出現了用野雞尾羽做成的“翟扇”,這可能是“扇”字從羽的原因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五明扇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翟扇

早期的扇主要是禮儀性用具,並不是用於招風納涼。後來,使用方便的短柄扇發展起來。秦漢時期,扇的面料採用絲絹,隋唐時期,人們使用的是紈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紙扇。兩宋時期,摺扇傳入中國並逐漸流行。明清時期,使用摺扇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扇子也開始傳入歐洲,然後風行世界。

一、長柄扇:華麗的障扇

長柄扇由於柄太長,不便於自己使用,是下層奴僕侍奉主子的工具。長柄扇最主要的用途是障蔽塵日,其次才是招風引涼。所以,長柄扇又稱為“掌扇”或“障扇”,是權貴們出行時“障面”的工具。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華麗的障扇

由於長柄大扇主要用來為社會上層服務,它與統治階級發生著密切的關係,後來漸漸用於顯示貴族帝王威儀的儀仗中,發展成為一種純禮儀器物。漢唐時用長柄扇引風還很普遍,但到宋時,已經很少有人使用長柄扇引風納涼。

(1)“五明扇”

相傳,舜曾製作了形狀如闔的二柄扇,稱為“五明扇”,由他人拿著,立張擁身,用以表示廣開求賢之門。瞬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上古時代,他傳位給禹,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從而開始了中國的第一個奴隸社會——夏。這時的扇子多用植物葉子編制,又叫“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上古執政者良好的政治願望。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帝舜

在舜生活的時期,他製作五明扇,無論他的動機如何,他都可能開了儀仗扇的先河。早期的長柄扇。扇面寬闊,形狀有的像廚刀,有的象圓月;扇柄用竹竿或木料製作,上面纏縛著絲織物或進行繪彩、髹漆。這種長柄障扇由侍從手持,為出行的權貴們遮塵蔽日。

(2)“障扇”

相傳,禹繼任部落首領後,為了簡政,作了一次政治改革,廢除了儀仗扇的使用。但到殷商的時候,殷高宗武丁又恢復了儀仗扇。這或許是一種將八根或十根稚尾羽並列,加上長長的木柄作成的長柄扇。這種色彩絢麗的扇象徵著帝王的高貴和威權,專用於儀衛與障蔽。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夏禹

(3)周代的用扇制度

武王伐紂後,很多制度是沿襲殷商的制度,比如用扇制度。八百諸侯會孟津後,他返回西岐時,就由侍從手持障扇,戰在他旁邊,形成了相當壯觀的儀仗隊伍。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八百諸侯會孟津

為了顯示尊卑秩序,等級高低,周代的制度規定: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周代制度還規定:王后夫人車服、輩車有翣,以障翳風塵。所以,當時出現了用五彩的孔雀羽毛製成的“鳳翣”,是女性專用的障扇。

(4)周昭王“聚丹鵲毛羽為扇”

西周時期,扇不僅僅用作儀仗,長柄扇也有引風納涼的功用。這與儀仗扇一樣,都不是自己拿著,是由他人拿著,搖動引風。周昭王就曾使用扇子的引風納涼功能。

盛夏時節,周昭王派人將塗休國所獻的青鳳、丹鵲翅羽製成四把羽扇,取名為:“遊飄”、“條翮”、“兮光”、“仄影”,派兩名侍女搖動,效果便是:“輕風四散,泠然自涼”。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長沙馬王堆出土長柄扇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李重潤墓壁畫執扇宮女圖

(5)軍中的歌謠

相傳,漢代有一位將軍相當的“特立獨行”,他夏天午休時,床上鋪了幾層床墊,睡覺時還會蓋厚被子,用當時的話說,就是“身披重裘,臥層層厚墊”。夏天這麼熱,他就命令十幾個人為他打扇扇風,他還是感覺比較熱,就下令,將搖扇的奴僕全殺了。

不久,軍中傳開歌謠:“奴為將軍何可羞,六月重蔭被狐裘,不識寒暑斷人頭。”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漢殿論功圖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回鶻王子供養像

(6)唐周昉的《揮扇仕女圖》

古代豪門權貴都是役使奴婢僕從為他們引風驅熱,為此特把扇子的柄做長以便於使用。這在漢畫像磚石中有反映,唐代周昉的這幅《揮扇仕女圖》中也有一男侍持長柄團扇為貴夫人鼓風不已。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揮扇仕女圖》

二、短柄扇:“羽扇”和“便面”

短柄扇主要是由持扇人自己使用,因為它便捷、小巧,更具有“引風逐暑”等作用,受到百姓的青睞,後來一些貴族士大夫也開始使用。短柄扇因為這些原因而廣為流傳。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短柄扇

早期的短柄扇有羽制和竹製兩種,所以扇有“扇”和“箑”(音sha)兩種不同的稱呼。前者指的是用羽毛製成的扇,後者則是用竹製成的扇。戰國晚期至兩漢,半規型的“便面”成為扇子的主流。

明朝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提到,上古時期,先民用羽毛製作扇,後來,人們用竹製作扇。他寫到:

“上古以羽為扇,故字從羽。後人以竹及紙為,故字從竹。”

現存最早的竹扇實物是湖北江陵馬山磚廠一號戰國墓出土的一把短柄竹扇。扇面略近梯形,用極薄的紅黑兩色蔑片編成矩形紋,靠近柄的一側有兩個長方形孔,周邊夾以較寬厚的竹片。紋飾十分規整。

(1)手持白鶴羽扇的宋玉

戰國時期,大夫宋玉是一名辭賦家,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因為手持白鶴羽扇,受到諸侯的嘲笑。後來,宋玉侃侃而談,羽毛扇得到諸侯們的承認,並在士大夫中普及開來。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手持白鶴羽扇的宋玉

陸機在《羽扇賦》中曾寫道:

“昔楚王會於章臺之上,山西與河右諸侯在焉。皆操白鶴之羽,以為扇。”

這表明雉尾扇逐漸變小,出現了“翣(shà)”。“翣”字從羽,從妾。“妾”指“侍妾”,引申指“旁立”、“伴隨”。“羽”指“羽扇”。“羽”和“妾”聯合起來表示“總是像侍妾那樣立在主人兩旁的羽毛扇”。

(2)漢代的竹扇

兩漢時期,已經開始流行竹扇。出土文物也可加以證明。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墓中出土了2把竹扇,扇呈梯形,編織細密,周圍以織物包縫,精美絕倫。

(3)“七輪扇”

相傳,當時長安有個技術很高的工匠名叫丁緩,曾經制出過一種很大的“七輪扇”,只需由一個人操縱運轉,就能使滿廳堂的人感到涼爽。

(4)魏晉的羽扇

魏晉南北朝時,“塵尾扇”、“羽扇”和“比翼扇”相繼出現。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羽扇

古扇情緣:它的最初模樣

《斫琴圖》中,待從手執羽扇

遠古時期,人們出於招風取涼、驅趕蟲蚊等需要,對植物或羽毛進行加工,應該是扇起源最可能的途徑。然而,這種說法既沒有實物佐證,也缺乏文獻記載。

我們看到關於扇的最早記載是在先秦時期的文獻中。與我們今天看到的扇不同,這是一種長柄的扇,由侍從手持或插在車上,為出行的權貴遮塵蔽日,並出現在顯示帝王威儀的儀仗中。至遲到戰國時期,一種手持自用的短柄扇也出現了,其早期形態是一種半規形的竹編物,主要用於遮面,稱為“便面”。

近期熱文:

盤古神話——中國開闢神話的濫觴

稷下學宮由齊桓公建立,齊宣王光大,二人是什麼關係?

陪葬品中的驚世寶物,驚豔了世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