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接上期“美”的本質之後,我們再來探究一下“美”的價值,美到底有什麼用?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由於在哲學層面一直沒有搞清楚,“感與應”的同源又同構的天然感應關係,導致關於“意識”也就一直沒有被畫出一幅形貌完整的肖像,因此造成人們對美與“美學”的認知、也是東鱗西爪式的“觀念雜拌”,時常會造成自我衝突,讓一顆本不平靜的內心,反而因為對美的追求愈加振盪難消,甚至造成“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千古“美”案,罪惡的行徑導致萬千生靈遭罪,而美也背了黑鍋,紅顏更成了禍水。

然而究其根本,美或“美學”能帶給我們的價值不外乎就是心的“空靈與覺知”。為什麼是“空靈與覺知”呢?不是快樂?不是滿足?不是寧靜與和諧,當然更不是用“美”的載體謀取利益得失。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空靈”一詞,大家切莫小看。在中國整體人文精神中,它是一種至高的追求。中國的美學,包括書畫詩詞歌賦、無不將其內涵的意境,視若天人合一的自然極品。事實上,中國的儒、釋、道三家講究的個人修養,也正是對這種“境界”的追求。空、無之間,清明澄澈,萬物包容並育,大道通感暢行。靈感一閃,真空現妙有,永珍存真,無為無不為。

不光在文藝上,在哲科學術發明中,也均離不開這種空靈與覺知。從公元前(340~278年),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天問》以來,他一口氣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天文地理、日月星辰。一千多年以後,我國中唐時期,又一位大詩人柳宗元與屈老的思想發生了共鳴,揮筆潑出著名的《天對》,探討了宇宙的起源和構成。同一時期,西方的阿基米德、歐幾里得,近代的牛頓、愛因斯坦等哲科巨匠,他們每一次的智慧顯現,都離不開空靈與覺知的狀態。由此發現,其實人類所有的真知灼見並不是大腦意識的產物,恰恰是心靈意識的饋贈,美能夠成全心靈,有此價值也著實可貴。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真正對“美”的體驗,有些人可能一生都無此感受,皆因無法進入空靈之境,自然也就無從覺知,那勝卻人間無數的至真愉悅。人生對這種曠達與自由的追求,其實是生命與生俱存的設定,由於我們不能自覺的開啟,久而久之,它也就處於預設的關閉狀態。現實中,為什麼有些人喜歡醉酒的感受,貪戀性愛的享受,更有甚者用錯誤的毒品完成這種生命體驗,從而染上吸癮成疾的惡習,催殘著自己的生命意志。這些人並不明白,每個人其實都可以用正確的方式,開啟心靈的美妙,又何必如此作繭自縛呢。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如此並非“高估”美的價值,是著重強調心的空靈。空則通,通則覺,通感覺知的心法就是先“空雜念”,再“感焦點”結構通順,覺偽存真。結構是什麼?無論任何事物,結構就是關係,關係就是順序,順序就是規則。規則是什麼?規則就是事物的“道”,亂不得。否則,你就會遭遇滿腦子的亂麻,滿肚子的委曲,各種關係糾結,緊張焦灼心理失衡。說直白點,就是美能夠讓人們心安。心安才能理得,才能站在理性的層面感應相合,覺知生命真諦。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人活著到底意味著什麼,存在有什麼意義?人類幾千年來所有聖賢,無不為此上下求索,不惜失去生命。哲學家、科學家、甚至神學家前赴後繼,只為求個心安。心不安,任何形式的存在都只是一種空虛而分裂的表達。美有此魅力,也難怪眾生無不追求。僅管美只是人類求存過程中的一段心理安慰,但就是這一段安慰,支撐著人們苦樂前行中,不至於跌落太深。“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原因,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散佈的幾點美的星光,它照顧著孤獨的靈魂,踽踽而行。”如此說來,無論哲學還是科學,終究也都是美學,它們都是人類探索前行的星光。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所以,美的價值不在具體的事物中。上一期歸結道:美的實質是,分裂的“感與應”之間,達成配合的特定心理作用。在感與應耦合的過程中,它讓感應主體(即我們)的心靈、保持在一個空靈通明的覺知狀態,只有在這個狀態中,感與應才能達成最“真”的耦合。再形象點表達:美是感與應彼此於黑暗通道中,找到彼此最合適物件的心理明燈。由此可見,感應(我們)達成一次明智的耦合(選擇)是多麼的難。就象當下生活中,到處都是演算法,都是陷阱與套路。

當下生活的焦灼化現象,蓋因心理落差大,心理振幅與振頻均傾向增大,導致生存的緊張度相應遞增,存在感不斷的走低。所以感應序列(見4-5期)的發展使“感應”的過程愈來愈複雜化、凌亂化和緊迫感。基於此,“美”還有一種調節緊張或撫慰焦慮的作用,這也算是美的實用價值吧。

通感|美到底有什麼用?/晨曦

通感現象,覺知真諦!下一期『覺知美學』之(3)歡迎關注收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