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是個偏心眼子

招娣兒下8

聞敬

婆婆是個偏心眼子

井臺媳婦在鎮上的玻璃廠伺候孫子,一到週末趕緊往家跑。到了這個年紀的女人最是不容易,孫子不能不管,自己的家和老伴又放心不下。只能讓自己馬不停蹄地操勞,儘量都要顧上。

平時,井臺自己在家裡湊合,卻一次也沒有去大兒子家吃過一頓飯。

有愛多嘴的人,就跟井臺說:“你一個人在家,又不會做飯,天天涼一頓熱一頓,就去常青家那院吃唄,多添一碗水的事兒!”

井臺總是憨憨地笑:“不用,我自己隨便弄點吃的就行!一個人好對付!”

井臺不好意思去常青家吃飯,和兒子都分家自己過了,兒媳婦不叫,她一個當公公的怎麼好意思去人家吃飯呢。更何況,常青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常青媳婦玉秀和孫子在家,他就更不願意去了。

有人就問井臺:你不去,老大家的,做了好飯也不給你端碗過來?

井臺嘿嘿一笑,說:有時候也端。

其實,井臺媳婦去鎮上這麼多日子,常青媳婦一次也沒有端飯過來,也沒有主動叫公公去吃過一次飯。

井臺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為,他深深地知道,農村閒人多,喜歡傳閒話,傳來傳去就變了味兒,對誰也沒有好處。

所以,他說,有時候也端。

那人就說:“這也行,知道惦記著就行!”

“行嘍!”井臺笑呵呵地說。

可是常青媳婦玉秀那裡,就完全不一樣了,她與年齡相仿的女人們聊天,提起公公吃飯的問題。她就倔巴巴地說:“不來!不來就不來唄!合著他們給老二家看孩子,我還得伺候他吃飯唄!好事兒都讓他們佔了!”

提起婆婆給常林家看孩子這件事兒,她心裡很是不痛快,怨言很多,是那種忍不住地抱怨。她說,這老兩口子就是偏心眼兒,都是一樣的孫子,我兒子小時候,都是我自己看著,當奶奶的,就沒給看過,孩子到了好幾歲了,有一回我說出去打工,讓她幫著看孩子,你猜她奶奶怎麼說,說看孩子行,得讓我給他們交一份錢!

一樣的兒,不一樣的待遇!

她越說越氣憤:“有這樣的老人的嗎!”

她自然不會去想,她那時候整天在家裡閒著,除了看孩子沒有別的事兒幹,家裡的所有地都是老兩口種著,一天到晚忙得不著屋子底兒,而她,自從嫁進這個門兒,便橫草不拿,豎草不捏。

可招娣跟她不一樣,招娣只有三個月的產假,產假一結束,不能不上班啊!

婦女們就愛聊這種家長裡短,抓住一個話題,非要聊透徹了不拉倒,尋根問底。人家問她,婆婆給常林家看孩子,那常林不得給她錢嗎?

她的臉像塊冰似的,嘴裡倔巴巴地說:“不知道!不管那閒事兒呢!”

然後,又趕緊補上一句:“給她屁!不給她還願意給人家看去呢,要是再給她倆錢,她就更找不著北了,腳丫子都在鞋裡擱不住了!”

女人們聊天,是很會就著一個問題,無限延伸下去的。從看孩子這個話題,就扯到了公婆偏心眼兒,從偏心眼兒,就扯到了這麼多年來,對自己的種種不公平。

從結婚一直到如今,沉芝麻爛穀子的,一星半點兒的不公平,她都印象深刻,一一數落出來。擺事實講道理,訴說著自己的冤屈。

“哼!還讓我管他,他有什麼臉讓我管他!”她忿忿不平。

其實,讓她說對常林和招娣有多大意見,她倒是也說不出來,畢竟招娣一向彬彬有禮,從來不大聲說話,跟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和氣的,而常林,也從來不會主動惹她。

這所有的不滿,都是對準公婆的。

因為對公婆不滿,那語氣裡,也就稍帶著,讓人感覺,她是連常林兩口子一起討厭了。

她說話,總是陰陽怪氣兒的,說:“咱不能跟人家比,人家是吃皇糧的大學生,人民教師,咱就是個死莊稼人,頂著一腦瓜子高粱花子,讓誰不得巴結人家呀!”

她的話,酸得倒牙。

以前,她有沒有頂高梁花子,不知道,自結婚後,倒是真不頂了。

招娣懂得婆婆給自己看孩子不易,又惦記著家裡的公公,她無以回報,就變著法的,買些好吃的,要麼是幾斤雞蛋,要麼是一塊熟肉,要麼是幾袋蛋糕點心,有時也會買上些啤酒,到了週末,就給公公帶回去。

自己捨不得花錢,到了集上,卻總會給婆婆買點東西,買雙鞋,買件衣服。

井臺媳婦不讓她花錢,說她工資也不高,現在有了孩子,花錢的地方多著呢,她這麼大年紀,有件衣服穿就行,用不著買那麼多新衣服。

井臺媳婦跟他們在一起這段日子,親眼看著他們,覺得小兩口兒也不容易,經常加班加點,玻璃廠正是建立初期,除了廠子裡的必要花銷,根本掙不下什麼錢,家裡的花銷,主要還是靠招娣的工資。

玻璃製品店從此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