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相信自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傲慢與偏見》主要講述了貝內特家的幾個姐妹在愛情中的抉擇,以此揭露愛情的真諦,其中,女主伊麗莎白的愛情經歷最讓人印象深刻。

伊麗莎白遇到了三個男人,第一個是威科姆,第二個是表哥柯林斯,最後是男主角達西先生。

三個不同的異性,揭示了三種不同的愛情忠告。

伊麗莎白曾迷戀威科姆,但這個男人並沒有伊麗莎白想象得那麼好,而是充滿了心機和算計,當伊麗莎白得知他的真面目後,這段感情也就不存在了。

作者以此告誡女人,不要隨便迷戀一個人,而是要看清他的人品,避免被騙。

《傲慢與偏見》:相信自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

作品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起姻緣: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

伊麗莎白、簡和莉迪亞是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的三個姐妹,而夏洛蒂則是她們的鄰居,也是伊麗莎白的朋友。

男主人公達西與賓利是好友,且與威克姆一起長大,而柯林斯則是貝內特家的遠房親戚。

貝內特夫婦五個女兒待字閨中,沒有子嗣,依照當時法律,他們死後家產須由遠房內侄柯林斯繼承,因此把五個女兒嫁到有錢人家,成了貝內特太太最大的心願。

賓利,一位未婚富家子弟,租賃了貝內特家附近的內瑟菲爾德莊園,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和談論的話題。不久,賓利就與美麗賢淑的大小姐簡相愛了。

賓利的朋友達西對聰明直率的二小姐伊麗莎白頗有好感,卻因在一次舞會上出言不遜使伊麗莎白對他心存偏見。

品行不端的威克姆告訴伊麗莎白,他是達西莊園已故總管的兒子,與達西一起長大,達西的父親先前許諾給他的教職,被達西無端剝奪了。而達西則因為伊麗莎白的母親及其他妹妹的緣故,勸說賓利中止與簡的關係,結果四人不歡而散。

威克姆對達西的詆譭,以及達西的勸說對簡造成的傷害進一步加深了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

柯林斯為心安理得地繼承財產,決定從貝內特家五個漂亮的女兒之中挑選一個“妻子”,於是向伊麗莎白求婚。遭到拒絕後,他馬上轉向尚未婚配急於找到“歸宿”的夏洛蒂小姐,竟然得到應允。

伊麗莎白應邀到新婚的柯林斯和夏洛蒂夫婦家中做客,不期遇見前來探望凱瑟琳夫人的達西。達西為伊麗莎白所傾倒,向她求婚,但因其言辭的傲慢,遭到伊麗莎白的憤然拒絕。

同時,伊麗莎白指責達西對威克姆冷酷無情,更不應該破壞賓利同簡的愛情。事後達西寫信為自己申辯,令伊麗莎白的偏見逐漸消除。

伊麗莎白隨舅父舅媽出遊時經過達西的莊園,以為達西不在,進去參觀,不料達西突然歸來,伊麗莎白感到十分窘迫。然而,達西絲毫沒有以往的傲慢,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此時,伊麗莎白突然接到家信,得知威克姆帶著妹妹莉迪亞私奔了!匆忙回家後,全家一籌莫展,不料達西暗訪到兩人的行蹤,出資促成他們的婚事並安排了他們的生活,為貝內特一家保全了尊嚴。

此事使伊麗莎白與達西盡釋前嫌,賓利也和簡重修舊好,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紳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活潑風趣的文字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

奧斯汀終身未婚,家道小康。由於居住在鄉村小鎮,接觸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師等人物以及他們恬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她的作品裡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

她以女性特有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

她的作品格調輕鬆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深受讀者歡迎。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汀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

她的作品往往透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奧斯汀的小說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準備。

雖然其作品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兩寸牙雕”,從一個小視窗中窺視到整個社會形態和人情世故,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與偏見》:相信自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愛情始終是美麗的

正如《傲慢與偏見》的開篇寫道: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達西先生與伊麗莎白小姐之間的愛情,平淡而曲折,安靜卻起伏。這樣的愛情,無疑是美麗的,放在如今的時代,大概也只有嚮往了。

如今的愛情,或多或少摻雜了太多的物質與算計,變得不那麼純粹,但愛情卻是婚姻必不可少的基礎,不論什麼樣的男女,都需要正視與呵護它。

沒有愛情的人生會留下遺憾,沒有婚姻的人生,則是不完整的。

不管處於什麼時代,我們都期待能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另一半,也為此一直追求著。

區別在於,現在的愛情,都太注重外在的東西了,原本更加重要的內在品質,卻一直被人忽視。

但愛情始終是美麗的,它一定會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綻放,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不要愛情。

不管是有錢的男人娶太太,還是漂亮的姑娘嫁富翁,都離不開愛情,任何婚姻一旦失去愛情的根基,都很難長久。

真正的愛情,不會為慾望所左右,而是靈魂上的契合,精神上的平等,以及相互成全。

愛情也許會曲折,充滿坎坷,但只要彼此真心相愛,它一定會在最美麗、最合適的時機,綻放出最絢麗的光彩。

真正好的愛情,不管經歷多少波折,最終都會因彼此相互欣賞和成全,而堅定地選擇在一起。

就像達西先生與伊麗莎白,他們在交往中,彼此誤解過,也彷徨過,卻依舊將對方深深地印在心底,從而成全了彼此,奠定了一樁幸福美滿的婚姻。

或許,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愛情就是這樣,無關乎物質與外表,而是內心裡的深深認同。

相愛的兩個人,不管彼此徘徊多久,卻依然會在當初相遇的那個原點見面,也終究會發現,原來心裡放不下的那個人,一直都在那裡等著你歸來。

讀過《傲慢與偏見》的人都知道,達西先生與伊麗莎白小姐的感情,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他們的愛情,細水長流,沒有經歷多少波濤洶湧,也沒有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他們的愛情,只是彎彎曲曲,曲折迴轉,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卻在最合適的時機,澆灌出了最美麗的愛情果實。

這樣的愛情,是圓滿的,也是長久的,經得起時光的洗滌,也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傲慢與偏見》:相信自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錦上添花的女人才是男人最大的夢想

伊麗莎白的聰明在於自我意識強烈,她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所以,她在適合的場合優雅,在不適合的場合機智。

最喜歡的鏡頭有兩個:一個是她步行了很遠去賓格來先生的莊園看望生病的姐姐,在快到的地方碰到了一隻大狗,她愉快和與它玩耍。那時達西先生正好站在窗邊看到這一幕,眼光便久久的不能離開。她的率性和自我討好得到了達西先生的認可,很明顯,他仰慕那個自得其樂的她。

而另一個鏡頭是達西小姐彈鋼琴的時候,賓格來小姐為了諷刺伊麗莎白提到了威廉姆,達西小姐心理一緊,琴聲戛然而止,連達西先生都忍不住臉色大變。

這個時候伊麗莎白迅速的走了過了微笑的道歉,她說是我忘了給你翻琴譜害你不能彈下去,語氣自然,態度得體,一方面安穩的達西小姐的慌張,另一方面解決了達西先生的憂慮。

那一瞬間達西的表情變化很值得回味,他看著伊麗莎白的眼神,充滿了激賞,然後馬上的,是無與倫比的喜愛。

大方得體,機智有益,雪中送炭的女人會讓男人感激,但錦上添花的女人才是男人最大的夢想。

《傲慢與偏見》裡面達到這個水準的女人有伊麗莎白、簡和夏洛蒂,相比之下,簡是直接嫁給了夢想的生活,夏洛蒂是嫁給了妥協之後想要的生活,而伊麗莎白是嫁給了透過努力改造之後的生活。

她們之間便沒有什麼高低之分,關鍵在於她們自己的內心需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而還有另外一個群體如莉迪亞,她漂亮並且無知,嫁不嫁得好只與運氣有關,但這一點並不由我們來評判,因為對於頭腦裡一根槓桿兩個齒輪的個體,她對於幸福和不幸福並沒有自我意識的認知,只要能滿足眼下的生活,就沒有什麼失落感。

這個道理適用於所有人群,所以傻瓜容易快樂,智者充滿痛苦。

如果我是普通的男人,大抵會選擇夏洛蒂,她與我持平或者比我高那麼一點點,欲求不高,容易滿足,放在身邊很安心,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若再稍微優質一點,那麼我定然會選擇簡,大方得體,漂亮討喜,入得廚房出的廳堂,能娶回家自然要好哈爭取。

但若是條件好到女人趨之若鶩,信手拈來都是順暢容易,我定然是要挑個伊麗莎白出來,反正美女唾手可取,不找個機智有趣棋逢對手的女人明顯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品味,更關鍵的是,被寵溺慣了,還真需要一個惡人來折磨自己。

無非是看誰的由外到內更加強大罷了。

但如果你完全沒有那個情商和智商,那就還是歇著娶個莉迪亞就好,至少她簡單好哄,沒那麼多的精神消耗。

這漫長的人生,經過簡單之後複雜一點有什麼不好,只要我們有更寬廣的胸襟和強大的心靈,沒有知音並不可怕,怕只怕,自我催眠和將就。

認清形勢,不做幻想,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你太聰明我不能娶你,相信他,他是真的配不上你,無論他說的目的是真誠還是藉口。

《傲慢與偏見》:相信自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寫在最後

《傲慢與偏見》告訴我們:

以金錢名利和美貌為前提的婚姻,是不幸的,比如威克姆和迪莉婭、貝內特先生;

完全不考慮愛情、金錢和未來生活的物質基礎的婚姻,是愚蠢的,比如柯林斯和夏綠蒂;

把感情和物質完全結合才是最完美的,比如伊麗莎白和達西;在感情面前要勇於表白,不能太含蓄,比如簡和賓利。

最後,《傲慢與偏見》所有的女子都得到了她們最好的結局,她給她們的美滿,也就是給自己的美滿。

她這樣教會我們,不要因為一點孤獨而對世界絕望,所以這結局沒有令人覺得有一絲生硬,全是觸手可及的美滿和溫暖。

繼續懷抱美好的希望,不是因為天真,而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不管那個人最終有沒有,來不來我們都是最最美好,獨一無二的女子。

點個

「在看」

,與書友們共勉。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