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個問題|達爾文

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個問題|達爾文

01

達爾文的結婚計劃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婚姻市場上,達爾文一定是一件相當受歡迎的商品。

他性格迷人,教育背景令人尊敬,素有家學淵源,未來事業會一帆風順,還即將得到大筆財產。

他不是特別英俊,但那又怎樣?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審美取向分類明確,與進化心理學的結論非常一致:

良好的經濟狀況會讓男性成為有魅力的丈夫,而漂亮的外貌則會讓女性成為有魅力的妻子。

無論上大學期間還是後來的“小獵犬”號航行期間,達爾文和他姐姐們在大量通訊中都會談論到風流韻事,他的姐姐們會向他報告一些小道訊息以及她們為他所做的偵查工作。

幾乎不變的是,衡量男人的標準是他為女人提供物質財富的能力,而女人則被當作為男人提供的愉悅視聽的裝飾。

已到適婚年齡且符合達爾文身份的女性都是“漂亮”“迷人”的,或者至少是“討人喜歡”的。

“我保證你會喜歡她,”達爾文的姐姐凱瑟琳在信中曾這樣評價一位候選物件,“她是那麼歡快和宜人,而且我認為她很漂亮。”另一方面,對適婚男人的評價則只看他有沒有錢。

蘇珊·達爾文給她航行中的弟弟寫信說:“你迷人的表妹露西·高爾頓已經和莫伊利埃特先生訂婚了,他是莫伊利埃特胖太太的大兒子……這位年輕的紳士有一份很大的家產,所以這門親事當然讓人非常滿意。”

“小獵犬”號的航行比預期要更久,達爾文在自己二十幾歲的黃金年齡,花了整整五年在遠離英格蘭的海上漂盪。

但是就像平凡的相貌一樣,年齡的增長也不是男人需要擔心的事情。

和達爾文處於同一社會階層的女性會在20歲出頭時極力展示自己,希望趁青春年華俘獲一個男人。而男人們通常像達爾文一樣,在20多歲時一心一意地追求事業地位(和/或金錢),這些都是日後能吸引到年輕女性的因素,所以他們並不特別著急。

在維多利亞時代,

女人嫁給年紀大得多的男人會被認為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男人娶一個比自己更老的女人則會讓人心生詫異。

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時,他的姐姐凱瑟琳寫信提到,和達爾文同齡的表兄羅伯特·韋奇伍德“激烈而絕望地愛上了克魯小姐,她50歲了,還瞎了一隻眼睛”。

他的姐姐蘇珊諷刺地說:“他們的年齡差了20歲!”卡羅琳姐姐則說:“那是個年紀比他媽還大的女人。”凱瑟琳推測:“她一定是個聰明的女人,用詭計誘騙了他,同時她殘存的美貌也幫上了忙。”(甚至更小的年齡差距也是引起評論的原因。艾瑪在結婚前曾寫信給她母親,談論起一場婚約,“讓我們大為吃驚的是,她24歲”,而新郎是21歲。)換句話說:這個男人的年齡探測程式像預設的那樣在正常運轉,但是他碰巧遇到了一個不容易衰老的女人,她年輕的外貌騙過了探測程式。

達爾文的可選配偶範圍算不上有多大。從青春期開始,候選人都來自距離什魯斯伯裡達爾文宅邸不遠的兩戶富裕家庭。其中有永遠受歡迎的範妮·歐文,“最漂亮、最豐滿、最迷人”的範妮·歐文—達爾文在大學時這樣描述她。還有達爾文的舅舅喬賽亞·韋奇伍德二世的三個小女兒:

夏洛特、範妮和艾瑪

。( 19 世紀的英格蘭,表親間的婚姻算不上不同尋常。近親間的結合,例如兄弟姐妹,會為後代帶來巨大的遺傳疾病風險。正因為如此,全世界的人都厭惡亂倫關係。人們對亂倫的厭惡似乎取決於一種天生內在機制,這種機制會讓個體對從小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夥伴無法產生性慾望,即便他們只是在一個家庭下長大,但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以色列集體社群中同齡夥伴間極低的婚姻率可以說明這一點。)

當“小獵犬”號在外航行時,似乎沒有人認為艾瑪會在達爾文的情感世界中處於領先位置,儘管他的姐姐卡羅琳在信中曾順便提到“艾瑪長得很漂亮,而且與她交談會感到愉悅”。(一個男人還能要求什麼呢?)但一切就像命運註定的那樣,其他三位候選人很快就退出了角逐。

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個問題|達爾文

第一個退出的是艾瑪的姐姐夏洛特。

1832年1月她寫信給達爾文,突然宣佈自己與另一個男人已經訂婚。她承認,這個男人“現在只有很少的收入”,但即將因祖母離世而繼承一大筆遺產,而且無論如何,他“有著崇高的原則和善良的天性,這給了我安全感……”(潛臺詞:這個男人近期就會獲得大量資源,而且可以非常信任他,他願意將這些資源用於撫育後代。)事實上,夏洛特對達爾文來說可能並不是頭號種子選手。雖然她給他和他哥哥伊拉茲馬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形容她“無與倫比”,但夏洛特比達爾文大十多歲,可能伊拉茲馬斯更加迷戀她(他曾迷戀過許多女子,但最終誰都沒娶)。

比起夏洛特的事情,也許更令達爾文感到不安的是,幾乎同時傳來訊息,迷人的

範妮·歐文也突然要走入婚姻殿堂

。範妮的父親寫信告訴達爾文這一訊息,並坦白承認他因新郎“現在不富有並且可能永遠如此”而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她的丈夫是個有地位的人,曾在議會短暫任職。

達爾文在寫給他姐姐卡羅琳的信中對這些婚姻訊息做出了迴應,他並沒有假裝高興。“對於當事人來說,這一切當然是值得高興的好事,不過由於我喜歡的是未婚女人而不是被祝福的新人,所以我認為這很無聊。”

達爾文的姐姐們曾設想他將來會成為一名鄉村牧師,並娶個好妻子安頓下來,但隨著有可能成為妻子的人都嫁給了其他人,這一設想實現的可能性逐漸降低。凱瑟琳調查了剩下的候選人韋奇伍德家的艾瑪和範妮,然後對範妮表示了認可。她寫信給達爾文說,希望他回國時範妮仍是單身,“她將成為一個美好珍貴的妻子”。可惜,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範妮能否成為這樣的妻子,她生了一場病,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享年26歲。四位候選人中,隨著兩位結婚一位離世,勝算決定性地倒向了艾瑪。

如果說達爾文長期以來就對艾瑪有所預謀的話,那麼他隱藏的可太好了。據凱瑟琳回憶,他曾預測,自己一回國就會發現伊拉茲馬斯“曾恨不得和艾瑪綁在一起,但已經對她徹底厭倦”。

在1832年,凱瑟琳在給查爾斯的信中說:“我被你的預言逗樂了,不過我覺得它不一定能實現,很可能會有好的結果。”伊拉茲馬斯確實對艾瑪表現出持續的興趣,但當“小獵犬”號在1836年回到英國時,艾瑪仍然單身待嫁。事實上,你可以說她確實“等待”嫁出去。當“小獵犬”號起航時,23歲的艾瑪尚無憂無慮,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她收到了幾次求婚。如

今她已經快30歲了,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在家照顧病弱的母親,她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很多在男人面前曝光的機會。

艾瑪給嫂子寫信說,為了準備迎接達爾文的歸來,她正在讀一本關於南美洲的書,“為與達爾文的會面學一點知識”。

我們有理由懷疑,“一點知識”是否足以讓達爾文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位童年玩伴身上。

回國後的他擁有了所有文化和任何時期的女人們都會欣賞的男性品質:地位。

由於家世不凡,達爾文一直處於社會頂層,而現在他的名聲又靠著自己的事業而日漸卓越。

在“小獵犬”號航行期間,達爾文向英國寄回了許多化石和動物標本,同時也發表了一些關於地質學的敏銳觀察,這為他在科學界贏得了大批聽眾。很快,他就進入了那些最偉大的博物學家的社交圈。1837年春天,他在倫敦定居下來,住在離他哥哥伊拉茲馬斯不遠的單身公寓裡,廣受社會歡迎。

如果換作一個更虛榮、目標更不明確的人,他可能就此陷入空耗時間的社交漩渦,愛交際的伊拉茲馬斯向來樂於教唆他人去參與這種腐化活動。當然,達爾文也意識到了自己日漸提升的社會地位(“我在那兒可是名人,”他曾記錄過自己有一次訪問劍橋的經歷)。但他太過慎重和認真,以至於從天性上他就不會成為左右逢源的人。

達爾文常常覺得放棄大型聚會沒什麼不合時宜,他對自己的導師約翰·亨斯洛教授說:“與其在盛大的晚宴上與所有人會面,還不如安靜地拜訪一下你。”在留給查爾斯·巴貝奇(一名數學家,他所設計的“分析機”可以被視為計算機的前身)的一張便箋中,他猶豫地寫道:“親愛的巴貝奇先生,非常感謝您的聚會邀請,但我恐怕不能接受,因為我會在那裡遇到一些人,我曾在他們面前向眾聖徒起誓,永不再出門……”

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達爾文爆發出一系列驚人的成就,回到英格蘭後的兩年內他就完成了這些工作:

(1)將他的航海日誌按卷編好出版[這本書很好讀,在當年就很暢銷,如今簡化後命名為《小獵犬號航海記》(Voyage of the Beagle),依然在出版發售];

(2)非常高明地從英國財政大臣那裡獲得了1000英鎊的補貼,加上其他捐款,出版了《小獵犬號之旅的動物學》(The Zoology of the Voyage of H。M。S。Beagle);

(3)發表了6篇論文,涉及領域從美洲鴕鳥新品種(倫敦動物學會將這種鴕鳥命名為達爾文三趾鴕鳥)到表層土形成的新解釋(他指出,在古老草原上長出新草皮的地層中,每一塊土壤都是蠕蟲消化的產物),這些成果進一步鞏固了他在英國科學界的地位;

(4)去蘇格蘭進行了一次地質考察;

(5)入選了僅接納精英人才的雅典娜俱樂部;

(6)被選為倫敦地質學會秘書(由於擔心會佔用太多時間,達爾文其實並不特別情願接受這一職位);

(7)編撰了科學筆記,涉獵主題從物種問題到宗教再到人類道德感,這套著作具有非常高的思想水準,將會構成達爾文接下來40多年最重要工作的基礎;

(8)構想出自然選擇理論。

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個問題|達爾文

02

選擇婚姻

在這一時期的最後,也就是領悟到自然選擇理論前的幾個月,達爾文決定結婚,不過並不是必須和哪個特定的人結婚。我們不清楚他在做結婚決定時腦海裡是否出現過艾瑪的身影,哪怕只是略微浮現。

但通常的看法是,對於結婚這個問題,是否和艾瑪組成家庭並不是達爾文考慮的重心。

在一張大致寫於1838年7月的著名小紙條上,他做了一個非常抽象的決策。

這張紙上有兩欄,一欄標著“結婚”,另一欄標著“不結婚

”,而這兩欄的上面圈出了一行字,

“這是個問題”

。在支援結婚的一側,他寫下了公式:“有孩子(如果上帝眷顧的話),對彼此感興趣的長期伴侶(年老後的朋友),相愛和共同玩耍的物件。”在思考了不知道多久之後,他又在上面加了一句“至少比養條狗強”。他繼續寫道:“有家,有人照顧家庭,有音樂,可以和女人閒聊—這些事情對身體健康不錯,但是會耽誤時間。”就這樣,達爾文從支援婚姻的那一側毫無徵兆地轉向了反對婚姻的那一側,而“婚姻會侵佔時間尤其是工作時間”的問題在“不結婚”理由那一欄得到了更充分的闡述。

不結婚的話

,他寫道:“可以想去哪就去哪,選擇結伴生活但不夠自由,可以去俱樂部同聰明的男人聊天,不用被迫拜訪親戚和處理各種生活瑣事,省下了養孩子帶來的花費和焦慮,可能會吵架,浪費時間,不能在夜晚讀書,變得又胖又懶又無所事事,帶來焦慮和責任,用來買書和其他東西的錢會減少,如果有很多小孩必須努力掙錢養家。”

然而,

最終支援婚姻的力量佔據了上風

,達爾文在“結婚”那一欄的最後總結道:“上帝啊!假如自己要像一隻工蜂那樣忙忙碌碌過完一生,其他什麼都沒有,想想就難以忍受。不,不,那可不行。想象在倫敦一個又髒又臭的房子裡獨自度過每一天,再想象另一個畫面,漂亮溫柔的妻子坐在沙發上,爐火正旺,也許還有好書和音樂。”在記錄下這些場景後,他寫道:“結婚!證明完畢!”

然而,達爾文還是經受住了一波新的疑慮後才最終決定下來的。正如達爾文所寫的:

“既然已經證明結婚是必要的,那麼什麼時候結婚?遲早吧。”

但這個問題又激起了一陣恐慌,就是許多新郎熟悉的那種感覺。當然,新娘其實也會在婚前恐慌,但她們看起來更擔心的是自己所選擇的終身伴侶是不是那個對的人。

對於男人來說,就像達爾文在小紙條上分析的,

焦慮無關於任何特定的結婚物件,真正讓他們驚恐的是“終身伴侶”這個概念本身。

因為在一夫一妻制社會里,婚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一個男人與其他女性發展親密關係的前景,而他的基因又驅使他這樣去做(即使只是暫時地)。

並不是說婚前恐慌僅關乎一個人擔心無法再成為其他人的性伴侶,潛意識的運作方式可以更微妙。儘管如此,

對於那些即將和一個女人終身廝守的男人來說,他們多少還是會有一種即將落入陷阱的恐懼,會產生冒險生活已經結束的感慨。

“唉!”達爾文寫道,伴隨直面終身承諾帶來的最後一次戰慄。“我不再有機會去了解法國人,去遊歷歐洲大陸,還有去美洲,坐熱氣球上天,獨自去威爾士旅行,這些統統不行了。可憐的奴隸,你會比黑奴過得更糟。”

但隨後,如宿命一般,他下定決心:“沒關係,小夥子,振作起來!一個人不能孤獨地度過一生,到了頭暈眼花的老年時,沒有朋友,沒有孩子,淒涼地盯著自己已經佈滿皺紋的臉。沒關係,相信命運!擦亮眼睛去尋找,還是有很多快樂的奴隸的。”全部的記載到此結束。

本文整理摘編自《道德動物:我們為何如此思考、如此選擇?》 羅伯特·賴特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2。7

更多往期精彩話題:

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個問題|達爾文

大衛·格雷伯 | 你的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了嗎?

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個問題|達爾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