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成年人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你對關係的界限,

往往決定了它的時限。

作者:洞見yebo

在一次採訪中,陳道明談起自己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有時候有朋友跟我說太多他自己的東西,我會制止他。我覺得人真是到了掏心窩子的時候啊,就離分開不遠了。

很多時候,朋友之間走得太近,往往是感情破裂的開始。

長久的感情,都需要一點冷淡,一點距離。

成年人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1

不過度熱情

《梵高傳》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35歲時,梵高將自己崇拜的大畫家高更,請到自己的小鎮上。

他為高更準備房間、傢俱,手繪了牆壁上的裝飾,還特意為他畫了《向日葵》。

高更到來後,梵高的生活就開始圍繞著他轉。

生活上梵高對他噓寒問暖,滿足他的一切需求。

平時作畫,他也主動幫高更拿畫板,調顏色。

甚至在夜深人靜之時,他還潛入高更的房間,在他的床邊徘徊。

但對於梵高的熱情,高更卻越來越不自在。

兩個月後,他感到再也無法忍受,於是選擇了離開。

之後,梵高又給高更寫了很多信,但也沒有收到回覆。

就這樣,兩人由至交好友,最終變成陌路人。

紀伯倫說過:

“熱情一旦過度,就是一團自焚的火焰。”

很多時候,刻意接近、太快熟絡起來的人,未必會陪你走得多遠。

那些淡淡處、慢慢來的關係,反而持續得更久。

民國時期,魯迅和瞿秋白因文相知,相互賞識。

照理說,遇上知己,一般人恨不得立馬相見,互訴衷腸。

但他們卻鮮少見面,平時只通過好友馮雪峰捎話,或以書信交流。

一來一往,淡然處之,但情誼卻如流水般不曾斷絕。

有一回,瞿秋白路過上海,兩人這才面對面暢聊了一下午。

臨別時,魯迅寫下贈語: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後來瞿秋白遭災,魯迅全力救助,為他妥善安排容身之地。

兩人的友情雖不喧囂熱烈,卻自始至終心意相通,患難與共。

三毛曾說過一句話:

兩個人可進可退,若即若離,可聚而不會散,才是最天長地久的一對好朋友。

一直以來,我們都錯把熱情,當真心;錯把熟稔,當親密。

其實來得越快的感情,往往去得也快。

真正能陪你走下去的關係,都帶一點冷淡。

慢熱一點,才能耐住時光流轉,於細水長流中,讓感情越來越醇厚。

成年人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2

不過分強求

作家蘇珊·福沃德曾說:“把一段關係帶入悲劇結果的,就是執迷。”

很多時候,真正導致我們不幸的,恰恰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民國才女蘇青,才情出眾,容貌清麗,大學還沒念完,便與未婚夫李欽完婚。

婚後沒多久,她就發現李欽竟在外面尋花問柳。

她懇求丈夫不要再去,沒想到換來的卻是丈夫的毒打。

以前的好友勸她趕緊分開,蘇青卻不願意。

她以為只要自己乖順,就可以贏回丈夫的心。

於是,她不再讀書寫詩,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這個家。

每天早早起來,照顧一家老小的起居。

甚至在短短几年裡,為丈夫生了好幾個孩子。

本以為這些舉動,能夠使丈夫回心轉意,結果招來的卻是更多的羞辱和打罵。

直到蘇青身心俱疲,這才帶著一身絕望與傷痛,離開了李家。

聽過一句話:

那些不對的人,就像仙人掌,你抱得越緊,就會被刺得越疼。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會遇見一些人,產生一些緣分。

也許你們曾親密無間,無話不談,但當彼此走上了分岔路,就要學會放手。

路遙的小說《人生》中,農村姑娘劉巧珍,與知識青年高加林是一對情侶。

當初,高加林信誓旦旦地承諾給她一個未來。

後來他託關係,去了縣城工作,結果又愛上了城裡姑娘黃亞萍。

當高加林找到劉巧珍,提出分手時,原以為她會哭鬧。

沒想到劉巧珍很平靜地就接受了,走的時候連頭也不回。

她明白,對方的心裡已經沒有她了,死纏爛打,不如痛快放開。

有句老話說得好:

“強扭的瓜不甜。”

得不到的人,就別再糾纏,捂不熱的心,就別再執迷。

任何關係,不強求便不累,不執著就不苦。

在一起時,彼此珍惜,不在一起時,各自安好。

最好的相處之道,是聚散隨緣,得到了請珍惜,失去了別挽留。

成年人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3

不過高期待

作家慶山說過這麼一段話:

所謂朋友,不過是錦上添花的熱鬧。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往日裡推杯換盞稱兄道弟的情誼,逢上一場雪中送炭,根本經不起考驗。

企業家吳海港,在一次採訪中講述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幾年前,吳海港將企業搬到廣東,準備在這裡大幹一場。

那時,他的公司人才濟濟、實力雄厚。

當地很多同行和相關機構的人,都主動找上他,與他結交。

合作次數多了,他們關係自然而然地親近了起來。

有幾個關係好的客戶,私底下也會約他出來一起吃飯。

大家把酒言歡,喝得很盡興,聊得也很暢快。

幾場酒喝完,吳海港真心覺得這些人不僅是客戶,還是推心置腹的朋友。

後來市場形勢逆轉,公司的現金流出現危機。

吳海港只好向昔日的好朋友們求助。

他原本期待著利用積攢的人脈讓公司回血,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猝不及防。

電話打過去,不僅沒一個能接通,有幾個還將他立馬拉黑。

當初胸脯拍得震天響的朋友,突然間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終,吳海港只能靠變賣部分資產,才度過危機。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句話:“你在別人心中的實際位置,永遠比你認為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低很多。”

很多時候,我們投入了感情,就期待對方相應的回饋。

可不是所有真心都能得到重視,也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換來對等的回報。

季羨林先生說過:

我曾有過一個美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

最近才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生分分合合,有多麼翹首期待,就有多少悵然若失。

與其期待過高落得傷心失望,不如接受人性幽暗,學會帶眼識人。

別高估關係,別依賴人情,把期望值降到最低,人生所有的遇見都成為驚喜。

畢淑敏說:

“親近地保持距離,或許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

成年人的世界,最忌諱的是,以為關係好就可以隨意相處。

恰恰相反,想讓感情長久,就更需要把握好分寸感,別靠得太近,別過分高估。

你對關係的界限,往往決定了它的時限。

交友之道,就在於保持恰當的距離,遠近相安,濃淡相宜。

點個

贊吧

,願我們都能在進退有度中,經營好舒適自在的關係,收穫珍貴長久的感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