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真實經歷】工作7年,裸辭去留學,留學是不是作死了?!

我們看過了很多留學生的故事,大多都是本科→碩士/博士的無縫銜接,而

讀書→工作→讀書

的道路少有人走,人群中若是有個別特殊,也常常被質疑“早幹嘛去了”“逃避現實”“瞎折騰”,工作後去留學,是作死嗎?

真不見得。

01

工作 7 年,30 歲的我裸辭去留學

——Yuki

決定出國讀研,我首先要面對 “30 歲” 這個數字。

很多人會質疑:你已經工作了 7 年,事業上已經到了穩而有升的位置,為什麼還要出國。但是我覺得:“Age is a case of mind over matter, if you don’t mind, it doesn’t matter。”

我是純文科出身,但是在我工作了很多年之後,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程式設計,於是有了轉行的想法,想去當碼農,而出國讀研就是一塊敲門磚。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文科背景可以申請什麼專業,留學這個想法也擱置了一段時間,直到認識了計算機語言學這個交叉學科,我終於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於是乾脆辭職,全力準備申請。

對於辭職出國這件事,我收到的不僅是讚揚“勇氣可嘉”的聲音,還有不理解和阻攔。

衝突的點在於: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接收到周圍人的催婚生子、安穩安定、買車買房的期望,而放棄一切出國留學顯然是“離經叛道”的。但對於我個人來講,這些期望其實是束縛,我只能積極地尋求突破口,盡力去說服這些不理解的聲音。

同時我自己也需要戰勝自己,因為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比如捨棄積累多年的圈子和人脈、花掉多年的積蓄用於支付學費是否值得等等。

後來我想通了:錢花在自己身上,怎麼都不是虧的。

申請準備了差不多半年,我提交了申請,收到了 6 所學校的 offer,選擇了雪城,現在已經準備畢業。從一個文科生怎樣完成轉型,我將來需要走的路可能很艱難,但是那又如何?

【留學生的真實經歷】工作7年,裸辭去留學,留學是不是作死了?!

02

辭掉鐵飯碗,我被罵“瞎折騰”

——Joy

本科畢業後,我隨著大流去考了教師資格證、考教師編制,成為了小學的一名英語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實際的教學問題,也一直想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因為我本身不是學教育的,教學的相關知識純粹是在備考期間接觸的,但書本上的理論和實際有很大的差距,我不想接受這樣的碌碌無為,迫切地想要探尋更專業可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性。

認真思考過後,我決定辭職準備出國。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很有勇氣,畢竟在編教師是個在大眾眼裡都比較好的職業,當然也被人說“瞎折騰”。我倒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就是一直給自己打氣必須考上,不要辜負父母的支援,而且辭職讓我沒有後悔的機會。

辭職以後我就去了一家機構當助教,算是一石三鳥的事情,補充經歷、蹭託福課,同時還有收入。

申請季我拿到了波士頓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大學、匹茲堡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offer。

三年前的現在,我應該是正坐在學校的辦公室裡,批改同學們的作業,準備第二天要講的內容。朝八晚四,晚上可以有大把的時間交給自己,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但是現在,我在波士頓大學讀 TESOL。決定出國留學是我全新的開始。

【留學生的真實經歷】工作7年,裸辭去留學,留學是不是作死了?!

03

學歷高低意味著天花板的高低

——Shirley

普通 211 本科

畢業後,我在高手如雲的一眾競爭者中突圍而出,拿到了某大企的 offer,完成了逆襲。

在公司的那兩年,我特別拼,即使同事都很優秀,我也從沒有怯過場。慢慢地事業有了起色,我開始獨立負責專案,收入開始可觀,也走到了小中層的級別。

但我知道,再往上,就不太可能了。很多企業的晉升“規則”,都要看學歷背景,很明顯,我遇到了瓶頸,聽著已經熬了多年的同事抱怨“上班如上墳”,我竟可以感同身受。

我想了很多方法找突破口,最終咬咬牙決定去轉專業留學,補充商科背景,為更長遠的職業生涯鋪路。

在美國讀研的時候,我身邊的同學來自全世界各地,他們當中很多都是有工作經歷的,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們在相處中也交換故事,很多同學是在工作中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更加確定要往某個方向去走,讀碩士的目的很明確,更加清晰自己想要什麼。

回國之後我進入了一家外企,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和留學學校的校友合夥創業,我不確定未來面對的道路會更輕鬆,但我慶幸當初做了辭職去留學的選擇,沒有在一個地方熬死,才會遇見現在的精彩。

【留學生的真實經歷】工作7年,裸辭去留學,留學是不是作死了?!

04

全職工作經歷是 MBA 申請必備

——Vincent

先積累工作經驗再去讀書這件事本身就在我的規劃當中。我申請的專業是 MBA(家裡沒礦,也沒有家族企業要繼承)。

我是學會計出身,本科輔修了英語雙學位,在國內讀了一碩,畢業後進了某四大,工作了三年之後,我開始準備申請 MBA。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升職加薪,或者去到更高的平臺。職業生涯很長,我不覺得年近 30 歲再去讀書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即使我還是會因為同輩壓力而焦慮。

我拿到 offer 的學校是我的夢校,雖然不是 M7(美國擁有 “Magic 7” 之稱的七所頂級商學院),但學校氛圍很好,也很支援創業風氣;上課的教授部分是學術界的,部分是資歷較深的商界精英。

班裡的同學大概分為這麼幾類:

為了積累國際人脈,拓寬就業領域的人;

原公司贊助讀書,要回原公司管理崗的人;

非商科背景,讀 MBA 做跳板轉行到金融或者諮詢的人;

還有前面提到的:要繼承家族企業的富二代。

我算是第一類,積累人脈是讀 MBA 公認的最大收穫之一(所以我也提醒大家,如果希望在國內尤其是國企往上晉升的,國內 MBA 會比出來讀 MBA 有優勢),在讀中我還發現這個專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和升級國際化的商業思維,看問題的格局和視野會不一樣,這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重返校園的失與得

當你決定重返校園,你將面臨什麼?

比如將暫別打拼多年的事業、較為舒適的環境、積累已久的人脈;將重新開始闊別已久的考試、寫文書,甚至回學校去要推薦信;可能面對質疑的聲音,承受孤注一擲的心理壓力和如影隨形的同輩壓力;畢業後可能和更年輕的“小朋友”競爭工作崗位、卻比同齡人少了 1~3 年的工作經驗。

但同時你也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比如 Yuki 更清楚自己想幹什麼,完成了轉行的夢想,證明自己賺的錢花在自己身上,就是很值;Joy 的留學目的很明確,“實踐+理論”結合,對教育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Shirley 突破了“天花板”,找到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Vincent 憑著工作經驗,達到了申請要求,去到了夢校……

決定重返校園的他們都想好了自己想要什麼,It's your turn.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