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文/飛魚

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愛,老有所盼。

時光匆匆,人生一晃就老了,轉眼間,人到了晚年,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古來稀。

當人老了,其實最稀罕的就是子女了,有子女在家裡,有兒孫在,這個家才熱鬧,一家人開開心心過日子,團團圓圓的,比什麼都幸福。

而家庭的幸福,子女是否和諧,其實很大程度都來自於父母,當人走到了晚年,想要這個家依舊溫暖,子女團結,一起孝敬你,那麼作為父母,也是需要做好一些事情的,才不遭子女嫌棄,不然,子女也不願意回家,跟不想跟你生活在一起。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家裡有明白事理,開明的父母,子女自然是樂意回來的,家庭的分為也會其樂融融,而要是父母偏心,子女不和氣,那麼這個家人在心也不在一塊,很難美滿。

所以,人到晚年,做對了這三件事,才不會遭子女嫌棄,擁有美好的晚年生活。

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一、人老了,別倚老賣老,不講道理。

人老了,不能仗著自己的年齡大,就可以不講道理,倚老賣老,這樣是行不通的。

跟家人相處,還是有事說事,有話好好說,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子女身上,不要總覺得這是為子女好,其實子女大了,也有自己的判斷,你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

人到晚年,想要不讓子女嫌棄,那也需要做好自己,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子女的尊重,不讓子女嫌棄,跟子女保持好關係。

想起《喬家的子女》中裡面的喬祖望,他作為父親,其實一生都沒有受到子女的好感,子女對他,就只有義務,沒有更多的情分。

因為他作為父親,對這個家一點都不負責,對子女,也是當他們是自己的提款機而已,根本不會站在他們的角度想。

所以,他所有的子女對他,也是很嫌棄,他仗著自己是一家之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不跟子女商量,想一出是一出,甚至在晚年的時候,找了一個老伴,那個老伴目的不存,就是想要霸佔他房子而已。

喬祖望到死,都沒有見到子女最後一面,其實都是被他趕出去的,死之前,子女也很少回來看望他,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

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二、別在子女做事的時候,在旁邊亂說話。

為什麼很多人都對自己的父母很厭煩,其中原因都是父母太愛嘮叨了,子女在做點事情的時候,他們都會在旁邊說,或是說這樣做不好,這麼做不行,要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

所以子女才會厭煩。

阿寶在炒菜的時候,他媽媽進來廚房看到,又對他指手畫腳的,阿寶在幫侄女繫鞋帶的時候,他媽媽又說不是這樣弄的。

阿寶就對他媽媽說,“別人在做事的時候,你不要出聲行不行”。

其實也可以看出阿寶對媽媽的不耐煩了,因為自己做一點事情,媽媽都在說。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而作為父母,總是在不瞭解的情況下就愛說子女的不對。其實對不對,旁人是說不得,因為方式不一樣,沒有對錯。

作為父母,太愛嘮叨,還沒讓子女喘口氣,又在旁邊指指點點,會產生很多矛盾的,甚至會讓子女產生逃離,想要離開這個家,就是因為嫌棄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做事的時候,一直不停地說,一點空間都沒有。

父母的愛,或許是好意,但是要注意方式,方式不對,也會讓子女嫌棄,更會給子女帶來麻煩。

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三、不要挑撥離間,搬弄是非。

當子女都成家之後,或許作為父母的你,並不鐘意子女的另一半。

即使你不喜歡,看不上自己的兒媳或是女婿,但是也要尊重子女的選擇,不要在中間攔著,對他們挑撥離間,破壞子女的幸福。

人到晚年,不如做個安靜的看客,放下自己的成見,放下自己的意見和慾望,尊重子女的選擇,祝福子女的生活,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要是真的很閒,那就找朋友出去玩,出去旅遊,或是一起報個老年班學習,這樣有事做,打發時間,精力就不會總放在子女身上了,子女也因此感到高興。

人老了,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嘴,看破不說破,看穿不拆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喜怒不形於色,靜靜地做一個塵間看客,就很好。

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總之,人老了,有子女可以依靠,跟子女關係維持好,也會收穫很多幸福。

做好這三件事情,尊重子女,放手讓子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跟子女保持好距離,這樣,子女也會非常尊重你,孝敬你,給你養老,晚年的生活,也會其樂融融。

前半生的經歷,是在為後半生積福;前半生的付出,是在為後半生鋪路。

餘生路上,看看書,喝喝茶,養養魚,逗逗鳥。有雅緻的栽種種花。如此簡單靜謐的生活,卻是有福之人才能享受的。

人老了,做好三件事,子女不嫌棄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