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切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切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13

2021。3

文/小牛君

對我們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浮躁的時代。網際網路的發達讓人生充滿更多可能性,同時也充斥著可能“毀滅”的誘惑。

除了“黃賭毒”,還有什麼是我們堅決要遠離的?

1

沉迷垃圾娛樂與短期快感

切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美麗新世界》作者赫胥黎說:

“人們會漸漸愛上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在當今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年代,很多人已經無法安下心來去深度思考。

在網際網路界有這麼一個現象叫——網際網路迴音壁。它指的是APP基於演算法推薦,會根據使用者的喜好去推送使用者想看到的產品和資訊。

從我們第一次開始使用,系統就會記錄你搜索什麼產品比較多,在什麼內容上面停留的時間比較久。

資訊科技和大資料發達的當下,所有獲取的資訊都是經過系統精心篩選過的,我們最想看到的。

大量的碎片化內容充斥著我們每天少得可憐的時間,除去工作、休息的時間以外,開始以更快的速度追求感官的愉悅和刺激。

而大腦刺激的閾值在提高,於是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會想方設法地幫你消磨時間。

有個同事說,現在上下班通勤,基本就是網上的各類短影片,以前難捱的一小時路程,現在拿起手機一會功夫就到了,用他的話說就是:

“上下班刷短影片還算好的,平時放假一天,除了吃飯,基本就是窩在床上刷手機”。

不得不承認,這些app真的很容易上癮。

一個手指滑動的動作,短短十幾秒的時間,各種好看、好玩、新奇的段子和場景,還有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未曾嘗試的事情。

長此以往,人們就會越陷越深,心甘情願被工具把控,一遍遍的接收回音壁傳達回來的資訊。

拒絕思考、及時娛樂、容易上癮,這些“抖音類”的軟體應用利用消費者不能輕易改變的消費習慣,無時無刻無孔不入地在蠶食著光陰。

英國詩人柯勒律治曾說:

“到處都是水,卻沒有一滴可以喝。”

當人們沉迷於各種誘惑,試圖走捷徑,漸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人離毀滅就不遠了。

那些提前享受的快感,最終都會換成等量的痛苦反饋到身上。

垃圾快樂一時爽,沉迷於垃圾快樂,就可能毀掉整個人生。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寫道: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沒錯,“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所以,一定要警惕那些讓人沉迷,那些投其所好的東西,不管是人還是物都一樣。

只有與廉價娛樂、浮躁心境和盲從揮手告別,才會看見不一樣的天空。

02

深陷消費主義陷阱

切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2020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2019年年末,中國的儲蓄率佔GDP中的比重降到44。6%,未來或還會進一步下降。年輕人靠借債過度消費讓人擔心。

過度消費主義操縱著人的慾望和情緒,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年輕人猶如待宰的羔羊,根本無力抵抗消費主義對脆弱的神經全方位的圍剿。

去年5月,12歲的小學生,玩遊戲花光3萬元。

媽媽是保潔員,月薪不到3000元。整整6年,起早貪黑、省吃儉用才攢下3萬塊錢,原本是給他上學用的,現在連飯都吃不上了。

每次看到類似的新聞,都很心痛。但現實生活中,悲劇卻不斷上演。

導演賈樟柯說:

“20歲有20歲的經濟模式,25歲有25歲的,不必試圖去跨越它。16歲的女孩,沒必要因為沒有LV或者迪奧的包而焦慮。現在很多年輕人,有跨越他年齡段的慾望。”

隨著“消費型社會”的到來,使日常生活商品化,我們生活中一個完全商品化的社會,無時不刻不在商業及廣告等的包圍之下。

那些耳熟能詳的消費主義話術也許你也很熟悉——

“精緻的豬豬女孩,怎麼能沒有一套XX的口紅;不穿XX怎麼勇敢做自己;奢侈的反義詞是粗俗,買XX,做一個優雅的女人;你不花錢寵愛自己的樣子真的很醜。”

為了激發大眾去“消費”,資本控制、操縱著大眾的慾望、需求和情緒,讓消費者主動追求被製造出來。

透過把消費與願景、意義掛上鉤,給大眾製造出這樣的幻覺——似乎只要消費了,就成為那樣的人。

李佳琦就曾在直播間勸退過未成年人。

當時有一個15歲的小姑娘,在直播間留言,稱很喜歡看他的直播。

但李佳琦很明確地說:“15歲,退出我的直播間。”

“你不能在我直播間買東西,除非是媽媽讓買的,否則這就和揹著媽媽玩電腦遊戲充錢一樣,是不太行的,因為這不是你賺的錢。”

之後,他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你有多少錢,你就過什麼樣的生活。”

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不透支消費,不在滿足物慾的狂奔中,迷失生活的方向。

事實上,人們難以完全擺脫消費社會對我們的影響,尤其對於剛剛進入社會,無多少社會經驗的年輕人。

生活在消費型社會,我們理應對這個商業社會的運作機制有一個較清晰的瞭解,學會生存之道。

每個人的消費能力不同,不結合自身情況理性思考,超越能力的縱慾式消費,最終的結果就是被人扒得精光,還覺得自己不虧。

大好的年紀,千萬別淪為過度消費主義的奴隸。

03

習慣性逃避

切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先講一個故事。

一個村莊的村民因為未知的原因死亡。

科學家前往調查,發現是一種居住在村民家泥牆內的昆蟲叮咬、毒害和殺死了村民。

科學家告訴村民,他們應該考慮殺死這些昆蟲,拆毀他們的房屋並建造新家,或者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去。

這些村民們說自己不願搬家也不想建造新家;他們寧願住在飽受致命昆蟲叮咬的家中,姑且碰碰運氣。於是他們繼續一個接一個死去。

這些村民如此習慣既有的生活方式,以致他們寧願冒死亡的風險也不願意作出改變。

他們希望會發生什麼來解救他們,但什麼好事也沒有降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到了火燒眉毛的程度,有些人也依舊拒絕改變,他們就像鴕鳥一樣,被逼走投無路時,就把頭埋進沙子裡,裝作什麼問題都沒有。

為什麼有些人拒絕改變呢?

因為維持現狀的一個好處,是讓你不必承認問題的真實存在;另一個好處是你不必採取行動、冒失敗的風險。

真實的問題和失敗的風險,都是我們難以承受的。因此,逃避和否認問題,成了我們面對問題時的心理防禦。

這裡出現了一個不那麼常見的詞“心理防禦”。那麼,什麼是“心理防禦”?

心理防禦概念的提出者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

用一句簡單的話解釋它就是:

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心理防禦就像我們柔軟的內心,與堅硬現實之間的一張緩衝墊。當現實迎面撞來時,它能保護心靈不至於被撞得粉碎。

但如果我們防禦過重,扭曲了我們看待現實的方式,遮蔽了我們所面臨的真正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努力卸下防禦,以更健康的心態去看待世界。

只有保持警覺,持續關注自身,觀察自己慣有的防禦行為,才能減少防禦帶來的制約。

正如《習慣逃避》這本書所說的那樣,

“從習慣逃避到刻意麵對,既是一種人生態度的轉變,更是一個重新開啟世界的過程。”

花些時間透過學習改變自己,提升自我價值感,停止向外索取,停止從他人或環境中索取。

只有停止逃避,開始面對問題,變好的過程才會真正開始。

說在最後:

時光易逝,青春易老,希望各位能把握住青春,多讀書,多歷練。當回首過往,不因碌碌無為而懊悔……

這個世界,誘惑太多,邊界脆弱。

不要做“娛樂至死”的工具人,不要做“網貸5000元要還20萬”的金錢奴,更不要做畏首畏尾的膽小鬼。

要讓自己有底線、知分寸,具備無畏的精神,並保持逆流而上的決心。

世界很大,未知有很多。

別搞砸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