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社交牛逼症最近很火,但有一種人,咱們科研狗可是老早就認識了,他們一般出沒在「學術會議」上(畢竟科研狗需要社交的場合著實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他們就是: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他們不怕生,自來熟的表現讓我們這些學術會議乾飯人自慚形穢,不禁想高呼一聲:

什麼?學術會議不是來乾飯的嗎?

我也想得那個大病!

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病症」:

開會前

包裝自己的工作,挑亮點,忽略/掩蓋瑕疵。

一頓操作猛如虎,發現水平竟然有九十五。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儲備點課題的背景知識,哪怕文獻讀不完,同領域大牛的名字還是要知道。

不僅要爛熟於心,還要反覆練習,務必發音地道。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瞭解點學術圈的八卦段子,一定要無傷大雅那種,隨時可以活躍氣氛。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提前好幾天發朋友圈預熱,會議級別、會議地點、參加的大牛等資訊,一一公諸天下。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找 Tony 倒飭個精神點的髮型,起碼 200 塊;再買幾身精緻點的衣服,格子襯衣不要!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開會中

朋友圈全程直播。聽報告,跟大牛聊天要直播,住宿美食要直播,剛認識的朋友也要來張自拍發朋友圈。

配圖要美,文字要長,還得夾敘夾議,時刻閃現思想的靈光,一看就特有文化特有深度那種。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開啟專家/話癆模式。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滔滔不絕,憑藉對課題豐富的知識儲備把對方侃暈,恨不得把去離子水用的哪個品牌都告訴別人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的展板)一眼……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多微笑,多 say hi。

甭管是誰,見了先給一微笑,如果對方也禮貌地回以微笑,那就主動 say hi,沒準兒一段奇妙的緣分就這麼開啟了。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英語要說俚語。Yes 不說 Yes,說 yep;No 不說 No,說 nope;

千萬別忘了

bro, what’s up?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表情要誇張,肢體語言要到位。

反正戴著口罩,誰認識誰呢?

再說了,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開會後

想起被問的問題回答地驢唇不對馬嘴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實驗又卡住了。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被導師叫去談課題進度,目測可能要延期。

學術會議上我真的好想得那個大病——社交牛逼症

蔫兒了

以上為笑談,參加學術會議的本質目的無非是展示自己成果結識同行大牛,咱就大大方方的,有一說一,不卑不亢就好。提前做準備,記住別人的名字,這些都可以幫助社恐er們在學術會議上更加自信,但切勿讓學術會議淪為表演。

學術會議上,認識別人,給大牛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辦法,就是問學術問題,問到點子上。當然,這對大多數人而言很難,要不然大大怎麼會講那句話呢——打鐵還須自身硬!

這才是參加學術會議的硬道理。

漫畫:丸子好好吃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自制

排版:Lnysay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