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的人生,關鍵在於:內外平衡

文:閒時翻書君

恰到好處的人生,關鍵在於:內外平衡

“我要靜聽內心的聲音,看看自己是一塊什麼樣的材料,便用來做什麼樣的東西——而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

——三毛 《親愛的三毛》

一個人是怎麼把自己弄丟了?

答案是:迷失在了外部評價之中。

“外部評價”這個詞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如果稍稍留意,便能發覺:一個人幾乎很難逃過它的包圍。

這一點在孩子身上看得最明顯。管束和教育孩子是家長的職責,良好的教導對於孩子今後適應社會生活所必須的。但客觀來說,這一個過程也正是一個人的人生接受外部評價的開端。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衣食之源,其權威不容挑戰,但兒童時期卻也是自我意識最為強烈的一個階段。

看到過一些爸爸媽媽為輔導小孩做作業氣得跳腳的短影片,覺得父母也很無奈,怎麼教都教不會;孩子也挺可憐,不明白為什麼要學這些。

恰到好處的人生,關鍵在於:內外平衡

童年開啟了人生一個永恆的問題:如何平衡自我需求與外部評價?

遺憾的是,我們似乎太過強調人的社會屬性,而輕視傾聽內心聲音的重要性。

顧此失彼,以至於存此去彼。

大概,這就是現代社會人類心理問題凸顯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外部評價”並非是不重要。

它就像是一種標準,一個模具。如果把工作單位比作執行有序的機器的話,崗位就意味著需要我們符合某種規範,能夠實現一些既定甚至是讓人驚喜的功能。

外部標準,對我們來說,意味著與社會形成有效的連線。

但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借它來與自己的內心形成聯結。

恰到好處的人生,關鍵在於:內外平衡

這一點聽上去有些抽象。

如果說“外部評價”讓我們調整自己以適應社會,因此被稱為“對外聯結”的手段,那麼“對內聯結”意味著什麼呢?

難道,我們和自己的心還有可能是分離的嗎?

這個問題,正是核心所在。

問自己一個問題便知一二。

如果擺脫掉一切關係和虛名(無論好壞),問問自己價值何在?

重視外部評價的人,一旦離開了自己所擁有的金錢、職位,失落感會明顯刺痛他的內心。

懂得自我價值意義的人,大概反而會覺得一身輕鬆吧。

恰到好處的人生,關鍵在於:內外平衡

在《親愛的三毛》中,三毛給出的一些人生觀點,很值得我們思考。

讓我來做一個總結吧。

“我們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我們不可能逃避“外部評價”。我們只能儘量調整自己,善用這個評價去維持和社會的良心聯結。

“我首先必須是我自己”,所以我們要主動去接納自己,去肯定自己的價值,去傾聽內心的聲音。

文字之美,穿透字面,直達內心。“閒時翻書君”感謝你來閱讀。

喜歡的話,歡迎點選關注,每日與你相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