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最怕的就是被道德綁架,因為道德綁架就是人們利用自己的言語讓別人不得不屈服於當時的形勢做出一些行為。

許多時候人們很難將這種形而上的思想達到全部統一,所以人們會透過心理學角度分析道德綁架的本質,讓人們能夠清楚的瞭解自己正在施加或者承受道德綁架。

這4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一、空地上的奶牛

空地上的奶牛是心理學認知論領域的一道最經典的題目。要想思考這個問題,需要大腦進行飛速運轉。

一位農民養了一隻奶牛但是又擔心自己的奶牛會跑丟了,於是農民將自己的奶牛放在農場的一塊空地上飼養。

農民雖然將奶牛放在空地上,但是在自己忙碌的時候心裡總會想起自己的奶牛,擔心自己的奶牛是否還在空地。

一天農民遇到了送奶工,他向送奶工詢問是否在空地上看到自己的奶牛,送奶工告訴農民說奶牛還在那片空地上。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農民在忙的時候也會遠遠地眺望那片空地,好像看到奶牛黑白相間的樣子,於是心裡放下心來,一直認為奶牛還在那片空地。

而送奶工回去的時候經過那片空地時,發現奶牛已經不在空地,空地上只有一張塗著黑色和白色的紙而已。

去尋找發現,原來奶牛已經走遠,進入到了附近的一個小樹林裡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農民工一直認為奶牛丟失,但是他認為的是奶牛一直在空地上沒有離開。

實際上奶牛已經轉移到樹林中去了,這也與農民的認知產生了偏差,也可以認為農民的認知不是正確的。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所以人們在潛意識中將自己相信的真理變成既定的書本里的知識,但是人們認定真理需要經過人們不斷的實踐反覆驗證之後才能確定其正確性。

如果經歷了錯誤的研究和推斷後得出了正確的結果,那麼這個錯誤的方法將會被人們繼續使用。

二、電車難題

這也是心理學中倫理學方向的難題之一,題目是一邊五個孩子在軌道玩耍的時候有一輛電動車正面駛來無法避開,而旁邊一個孩子在廢棄的軌道上玩耍。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這個時候是否選擇將電車變道到廢棄鐵軌上,用一個孩子的生命換取五個孩子的生命安全嗎?這道題考驗了人性和取捨的問題,也反映出人們的功利心。

這也使人們都傾向於人多一方的心理,即使一小部分人們因此犧牲也會選擇性忽略掉。

三、特修斯之船

這道題是假設這艘特修斯之船已經連續在海上航行了數百年之後,船體內部可以無限制更換所有的部件來保證其正常航行。

人們對其產生了爭議,在不斷的更換各部件之後,這艘船還能稱為特修斯之船嗎,它已經無數次的更換了所有的配件,它的每個部件都可能被更換了無數次。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那麼這艘船還能被認定是最初的那艘嗎?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下一個問題緊接著而來,從什麼時候能夠認定它開始不是原本的特修斯之船?

這個問題的思考被人們用於人體新陳代謝的研究,和整體、部分之間組成的問題研究。

例如,如果人體所有的細胞都在不斷地經歷死亡和創生,那麼人體能成為原來的自己嗎?這一問題的思考和研究,對人們對各種問題的梳理提供了思路。

四、炸彈難題

炸彈難題是心理學中研究人們道德良知領域的難題之一。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題目是你現在知道自己附近有一顆炸彈並讓自己生命受到威脅,通過了解你知道了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在面對自己處於被炸彈威脅到生命的情況下,你還會考慮到人道主義對待他呢?還是採取任何手段逼他就範只為自己炸彈的資訊嗎?

這一個問題也在考驗著人們的人性,人們在生命危急關頭,都會對知情人士施加言行逼供,為自己爭取存活下去的機會。

但是如果這個知情人士跟自己有關,甚至是自己的親人又該如何做,往往人們會對於自己熟悉的人動了惻隱之心,從而感到無法抉擇。

由此可見,人們在自己的群體利益受到威脅和影響的時候,人們會將群體根據自己距離遠近進行劃分,在之後的選擇中更好地做出取捨。

這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看似簡單,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透過以上四道詭異的道德難題,是從心理學角度設定的難題,至今也沒有人能給出正確的答案。

但是人們可以從任何角度和學科進行辯論和思考,也可以透過專家或者普通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正是這些問題引起人們從各角度各個方向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能夠體現出這些命題的價值和意義。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