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前兩天,我們分析了李雲迪翻車的事情,不過是從“生理”的層面分析的。

今天,我想再換個層面深入聊聊李雲迪的心理。

01

想要了解一個人,當然得從他的家庭開始。

1982年李雲迪出生,那個時候他還叫“李希”,3歲時改名叫李希熙,5歲又改名叫李雲迪。

三次改名,可見家人對他的重視,又在他身上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1歲時,李雲迪就展現了自己的音樂天賦,只要開啟收音機就能停止哭鬧,還跟著哼唱。

為了讓孩子發揮天賦,母親張小魯給四歲的他買了一架手風琴。

5歲時,他就憑藉手風琴拿下了大賽第一名。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張小魯見狀,決定讓他改學鋼琴,這樣能夠有更深的造詣。

學藝有多苦,大家都知道,不止孩子苦,大人也苦。

為了讓兒子好好學藝,張小魯每晚都陪兒子練琴三個小時,有時一邊織毛衣一邊陪練,聽到錯誤的地方就用毛衣針打過去。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小孩子貪玩,偷偷開啟電視機看動畫片,結果被張小魯發現了,她直接把電視機從家裡搬走。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愛打乒乓球的他,只要聽到一句“你媽來了”,就會扔下牌子撒腿就跑。

因為在媽媽的計劃裡,李雲迪白天上課,晚上練琴,不應該有時間做別的“閒事”。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當然,張小魯也不是那種“唯成績論”的媽媽,她對李雲迪的品德也有要求。

看到他成名後自己什麼都不拿,讓做助理的爸爸提著大包小包的,她批評到:“別以為你現在是明星了,就要別人伺候你。”

她也常提醒李雲迪要感恩,讓他在春節的時候手寫賀卡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在“虎媽”的教育下,李雲迪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可在他決定赴德國留學的時候,一切都開始變了。

他拒絕了媽媽“陪讀”的請求,而是自己租了個公寓。

雖然生活無法自理,但他吃泡麵、麵包也非常開心,因為他終於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他開始頻繁跟不同女生交往,他的緋聞都成了留學生的談資。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當然無法容忍。

2004年,李雲迪和一個臺灣女子鬧出緋聞,他給她送奢侈品、送鑽戒,似乎走到了訂婚這一步,但卻被李雲迪的父親阻止了。

2013年,他又曬出女友田霏,結果談3年還是分手了,據說這一次是母親不滿意。

原本只是“小放縱”的李雲迪,從那以後就好像破罐子破摔了,身邊人一個一個的換,卻從來不公開。

還高調發表言論:“戀愛一個月就可以發生關係”、“時間太長熬不住”…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再加上進軍娛樂圈後疏於練琴,原本的“天才”徹底走向了“嫖客”。

02

李雲迪的原生家庭是有問題的,這一點我不否認。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是每個人對待原生家庭的態度是不同的:

有的人會不停怨恨,把所有的不幸都歸咎於原生家庭;

有的人會拼命出逃,把原生家庭中的匱乏都加倍補回來;

有的人會努力和解,消除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

很明顯,李雲迪不會是最後一種。

《哥哥》中有個細節:

在公共空間裡,別的哥哥都在聊天時,他卻對那臺復古遊戲機著了迷。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在採訪中,他解釋道:“小時候,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的時間,我都用來練琴了。”

這件事透露出兩個資訊:

一、他對於原生家庭的壓抑耿耿於懷;

二、過去缺少的東西,他都要補回來。

去德國留學的時候,他不停談戀愛也是一樣的。

因為他覺得“初戀最好的年紀是16歲”,可他那個時候忙於練琴,所以現在要補回來。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童年期缺少遊戲,補回來;

少年期缺少戀愛,補回來;

青春期缺少叛逆,補回來;

成年期缺少自由,補回來。

自己內心缺乏什麼就去補充什麼,這原本沒錯,可沒人告訴他該怎麼正確地補充。

所以,他會沉迷遊戲,會不停換女友,會做一些挑戰父母甚至法律底線的事情,用一種“自毀”的方式來對抗父母的高期待。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03

儘管李雲迪已經快要40歲了,但他的很多表現還是停留在“兒童”的狀態。

“採訪”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來:

2010年,接受謝楠採訪時,他緊張得直捏手。

受邀參加校友會時,他上臺只說了幾句話,也就不再吭聲了。

直到今年參加《哥哥》,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遇到回答不了的問題,還是習慣用眼神向助理(李雲迪父親)求助。

說的再難聽一點,娛樂圈這麼亂,情色交易甚至有較為完整的產業,前陣子被王校長曝出來的“Amy姐”,不就是聯絡漂亮女孩的中間人嘛。

可李雲迪還是因為嫖娼多次被抓,真是做個壞事都漏洞百出。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都說“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更準確的說,是他們的心理就停留在童年,沒有辦法走出來。

李雲迪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很多人討論了他的原生家庭問題。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原生家庭問題應該分為兩部分:溯源、和解。

給大家舉個例子,看看我們的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兩步的:

閨蜜小艾是因為總跟老公吵架才找到我們的,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老公每次去應酬,她明明很擔心,但脫口就是:“又掙不著幾個錢,天天不著家”。

瞭解過後,我發現她也生活在一個“嚴厲”的家庭裡,父母對她非打即罵。

雖然這也是一種“愛”的表達,但小孩子不明白,她從小就覺得父母不愛她。

成年後,她瞭解了原生家庭相關的內容,知道父母不是不愛她,而是對她寄予了厚望,但她依然不能原諒,回到家聽到父母的嘮叨依然想發脾氣,甚至她自己也變得不會表達親密,對待越親密的人說話越狠。

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帶她思考了五個問題:

人前偶像,背地渣男:究竟什麼把他坑這麼慘?

覆盤結束後,她才驚訝的發現,自己和父母如出一轍。

在老師的帶領下,她試著用更柔和的方式去表達需求,果然也收到了老公更柔和的迴應,很多場爭吵就這樣避免了。

小孩子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心理上停留在童年時期的人同樣也不能。

只有一個心智成熟、方法專業的“成年人”,才能夠把你從原生家庭中解救出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