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1918年,葉聖陶來到蘇州看望顧頡剛,這一年,顧的髮妻剛剛病逝,酒過三巡,顧頡剛突然拍案生氣地吼道:“想起這婚姻,真覺得滿腔悲憤!我老婆剛去世呀!他們就逼著我再婚。”

因髮妻只為顧家留下2個女兒,祖母和父親以孝道和子嗣傳承為由,敦促顧頡剛趕快續絃再娶,家人對妻子的“冷漠”令他難以接受。

人情淡薄,世態炎涼,這一切讓25歲的顧頡剛備感心寒,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多年後,他自己也將變成一個“涼薄之人”。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葉聖陶

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一生對待婚姻的態度,就像深藏在重重迷霧之中的“歷史”一樣,很難說到底什麼才是真相。

1911年,18歲的顧頡剛將年長自己四歲的吳徵蘭娶進了家門,這是父親在其13歲時定下的親事,顧頡剛知道,這件事,他躲不了。

多年的新文化教育,讓他對“包辦婚姻”十分不滿,但又拗不過家中長輩,索性認了命,經營起了這段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

吳徵蘭是一個地道的舊時女子,目不識丁,為了讓妻子能夠在思想上儘量與自己契合,婚後顧頡剛充當老師,開始教她識字讀書。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雖說“先結婚後戀愛”的成功案例並不多見,但夫妻二人相敬如賓,日子過得倒也簡單、安逸。

因婚後小兩口整天“膩”在一起,顧家祖母對此十分不滿,常常對這個孫媳婦苛責刁難,顧頡剛為從中調和常常絞盡腦汁。

舊時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無才學”不代表“無事做”,作為媳婦,吳徵蘭每天除了侍奉祖母,照顧女兒,還要操持所有家務。

大家庭生活的複雜與艱辛,讓本就身體孱弱的她不堪重負,在那個“媳婦熬成婆”的年代,吳徵蘭常受到顧家祖母與繼母的欺凌。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左五)

1918年,吳徵蘭生下第二個女兒,眼看又不是男丁,長輩們再也沒了好臉色,沒出月子就氣急敗壞地指使她幹活,吳徵蘭因此染了風寒。

暑假回到家中的顧頡剛,發現妻子咳嗽得厲害,多次想要送她去醫院,卻被祖母以過於“嬌氣”為由冷言拒絕。

拗不過長輩的他只得休學回家親自照顧妻子,無奈吳徵蘭病情越來越嚴重,幾個月後,便撒手人寰。

妻子的離世讓顧頡剛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如果說這個封建大家庭是“兇手”,他自己莫不也是“幫兇”。

他因為“拗不過”家庭娶了她,又因為“拗不過”家庭害了她。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祖母與父親馬不停蹄地催婚,讓剛剛喪妻的顧頡剛悲憤不已,而他的悲憤也只是一種毫無用處的情緒,為一個女人叫囂著這世間的淒涼。

如果死的人是他,她的一生就結束了,而她死了,他的故事還長著呢。

是的,經過了一次不幸的婚姻,顧頡剛打定主意,下一段婚姻一定要自己做主,他的“懦弱”害死了妻子,而妻子的死卻讓他變得“堅毅”。

在妻子離世一個多月後,顧頡剛經好友王伯祥介紹,結識了王的女學生殷履安,殷履安的出現,讓顧頡剛看到了愛情散發的曙光。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顧頡剛曾對朋友說過,他認定的所娶之人,必須符合以下兩點:

其一,“須有學問上之興味,無論現在程度高下惟不可不有求學之志願,學校成績不必都優,而不可無一二科之專心致志。”

其二,“須淡泊寧靜,不染時尚,不好浮華。”

與吳徵蘭的目不識丁相比較,殷履安出身書香世家,是一個接受過新文化教育的知識女性,溫柔賢淑,樸實無華,令顧頡剛十分心儀。

在王伯祥的撮合下,二人很快便談婚論嫁,作為才華橫溢的北大高材生,顧頡剛在殷履安心中亦是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右)

為了保證殷履安與自己的文化思想能夠契合,顧頡剛還特意寫信給王伯祥,求他將殷履安寫過的作業、文章等秘密寄與他一閱。

在王伯祥的回信中,顧頡剛得知殷履安畢業於第五高等小學,算是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曾寫過演講詞,因此對其頗為滿意。

然而,這段婚事卻遭到了顧家的拒絕,原來,殷履安患有盆腔結核不能生育,在顧頡剛的父親看來,這樣的女人娶回家一點用都沒有。

相較於吳徵蘭,殷履安無疑是幸運的,面對家人的阻撓,顧頡剛不再軟弱,他據理力爭,竟用新思想說服父親默許了這件婚事。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1919年,顧頡剛與殷履安正式完婚,婚後顧頡剛回到北大求學,新婚夫婦聚少離多,大多時候,他們只得透過書信往來。

顧頡剛曾直言不諱地向妻子坦白:“我之所以立志聘你的緣故,只因為你很是好學。”很難想象,促成一段婚姻的理由,竟是“好學”。

在顧頡剛看來,理想中的婚姻是夫妻雙方“精神和思想的契合,互動砥礪,使學問之樂與家庭之樂相一貫。”

起初收到妻子的來信,無論信中說什麼,顧頡剛都十分開心,於他而言,能讀書寫信,就有了思想契合的基礎,有了他理想中妻子的樣子。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後排左二)

可是,殷履安畢竟只讀過高小,與就讀於北大哲學系的顧頡剛相比,仍是無法在思想上達到同樣的高度。

顧頡剛深知妻子與自己的差距,但他相信只要妻子“好學”,總會有出師的一天,誓要把妻子打造成他心目中完美的“新女性”。

為此,他不僅常常在信中對文學作品進行長篇點評,為妻子開出了一大摞必讀書單,更是要求妻子像交作業一樣,在信中寫下讀書的心得。

不得不承認,上了火車,隔著千山萬水,有時候空間和時間一樣使人淡忘。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成了顧家的媳婦,又豈是有大把時間可以讀書寫信的?殷履安每天忙於家務,伺候長輩,還要抽空讀書,她簡直比北大的高材生忙多了。

有一次,殷履安因忙於家務,十幾天沒給丈夫回信,顧頡剛很是不滿,竟寫信揚言自己有了婚外戀,故意氣她。

殷履安讀了信,自是感到晴天霹靂一般,不知所措,還好在信的結尾,顧頡剛說明了這是“捏造”的事實,才使她鬆了一口氣。

從此,她再不敢怠慢丈夫的來信,不僅通訊頻繁,更是將自己在家中所受的委屈一一向丈夫傾訴,夫妻的感情也愈發親近了起來。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1924年,顧頡剛的祖母去世,於殷履安而言,她的頭上少了一座大山,沒有了祖母的刁難,殷履安打理家務顯得從容了一些。

對待前房的兩個女兒,殷履安視如己出,關懷備至,閒暇時還會幫丈夫整理書籍和手稿,顧頡剛對妻子很是感激。

不過,殷履安在他的心中仍不算完美,他還是希望妻子可以走出“舊家庭”,擺脫家庭的拖累,成為時代的新女性。

很難說,顧頡剛對殷履安的改造是出於對妻子的愛,還是出於自己對“完美妻子”的理想。

可是,“走出家庭”對於殷履安來說,又談何容易,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傳統女子,舊時家庭的倫理、道德、命運已經壓在了她的身上。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前排左)

顧頡剛不在家的日子,殷履安便代他行孝,封建家庭對媳婦的嚴苛,讓她在公婆面前表現得如履薄冰,作為舊時兒媳,哪個能一帆風順?

其實,這一切顧頡剛又何嘗不知,而他對此卻毫無辦法,他在給好友羅家倫的信中,曾感嘆過這個家庭可悲的境遇:

“祖母是嗣祖母,母親是繼母,妻是兩女的繼母,家中的系統不一致,精神上很痛苦,加以姑媳之間亦不融合;四代之間,變成了六國。”

事實上,顧頡剛一生都苦惱於原生家庭的困擾,女兒顧潮曾這樣評價身處錯綜複雜親緣關係之中的父親:

“即使他在最高學府中有批判古今權威的勇氣,但在這封建家庭的牢籠裡他只是一個無助的囚徒,對於長輩只有孝敬和服從,難以反抗。”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潮

即便如此,顧頡剛還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妻子的身上,讓本就處於“可悲的境遇”中的妻子,更加不堪重負。

此時的殷履安身處於“新文化”與“舊思想”的旋渦之中,兩邊都在極力拉扯她,幾近將她撕得粉碎。

丈夫在信中“循循善誘”,要她在國文上務必要有“深造”,並且每日看一看藝術,學一學外文。

而公婆對傳統兒媳的“規訓教條”則是:“起床後,應以持家為己任,不得常在房中,置家事一切於不問。”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一邊以家庭為重,做萬千舊時女子中的一員;一邊是脫離家庭,要她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具有獨立人格的人。

不能說顧頡剛對妻子的“期望”是錯誤的,但他從未設身處地考慮過她的境遇,他只是一味要改變她,男人說白了,還是自私。

殷履安就這樣在“夾板”中度過了20多年,常年受家務所累,又要忙於丈夫安排的課業,她患上了嚴重的胃病。

1943年,殷履安的母親病逝,由於過度悲傷,導致她的胃病惡化,又突患惡性瘧疾,高燒不止,上吐下瀉。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中)

當顧頡剛從外地趕回家中時,妻子已經昏迷不醒,在醫生打過強心針後,殷履安才勉強睜開了眼睛。

“真高興……終於……可以休息了……”殷履安虛弱地望著病床邊的丈夫,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刻的病房裡沒有家務,沒有課業,只有純粹的兩個人,她就這樣望著他,像是隔著幾千裡,遠遠的,美好卻並不親切。

他點了點頭,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午後的陽光瀰漫在寂寂的空氣裡,像金色的灰塵,揉進眼睛裡,和成了泥——看不清的世界。

在殷母去世幾天後,殷履安也跟隨母親的腳步離開了人世。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

這一段持續了24年的婚姻,隨著妻子的離世而宣告終結,此後的顧頡剛鬱鬱寡歡了好一陣,確切地說,是15天。

僅僅15天,顧頡剛便從悲傷中走了出來,重新投入到了新的愛情追求中,這突如其來的轉變,不禁讓人感嘆人性的飄渺。

眼淚是真的,移情別戀也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他感激她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但他忍不住要去追求自己的愛情,這該死的蒼涼的人生。

在妻子離世15天后,顧頡剛為自己心儀已久的學生譚惕吾寫下了萬字情書,向其傾訴自己長達二十年的愛慕之心。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譚惕吾

譚惕吾是顧頡剛在北大執教時的學生,其實早在與殷履安結婚後不久,她的名字便出現在了顧頡剛的日記中:

“予於同遊諸人中,最敬愛譚女士,以其落落寡合,矯矯不群,有如幽壑絕澗中一樹寒梅,使人眼目清爽。”

正如他所說,譚惕吾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崇尚自由,思想進步,不僅是“驅張運動”的健將,更是湖南學界的風雲人物。

後來,譚惕吾來到北大求學,參加五四運動,此後的人生軌跡與顧頡剛有頗多交集,可以說譚惕吾完全符合顧頡剛心中完美女性的形象。

顧頡剛選擇妻子的標準,不是花容月貌,不是溫柔賢淑,而是文化和思想上的高度契合,從這一點看,二人的確是十分相配。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譚惕吾

1934年,顧頡剛為譚惕吾寫下詩句:“取法英賢原不遠,嶽王墓在俞樓西”,鼓勵她效仿岳飛精忠報國,這和譚的想法不謀而合。

譚惕吾亦曾在寫給顧頡剛的回信中說道:“最知我者惟先生。”

彼時的顧頡剛早已成家,對於後來譚惕吾寫下“明知花事隨秋盡”的詩句,在他看來,無疑是“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悲秋之作。

也許是這樣的“誤會”,讓顧頡剛對譚惕吾始終念念不忘,像一個深藏在保險箱裡的秘密,安全的,卻隔著厚厚的鐵壁。

直到妻子殷履安去世後,這段被塵封多年的秘密終於得見天日,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人世間處處透著悵惘與蒼涼。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與張靜秋

譚惕吾早已身許革命,“明知花事隨秋盡”也不過是對兒女情長的闊別罷了,並不針對任何人。

被譚拒絕後,顧頡剛沒有再多做糾葛,這段“完美無瑕”的愛,將來是要放在水晶瓶裡捧在手心上看的——他那沒有得到過的完美愛情。

1944年,在殷履安去世一年後,51歲的顧頡剛經朋友介紹,與36歲的張靜秋結婚,算是了卻了自己一樁娶到知識女性的心願。

張靜秋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是一位有志於教育救國的女子,抗戰勝利後,她曾擔任徐州女子師範學校的校長。

而正當張靜秋打算一展拳腳之時,卻因連續生育了兩個女兒,家務繁重,不得不辭去學校的職務,過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妻子去世15天,顧頡剛“轉身”給女學生寫情書,傾訴20年愛慕之苦

顧頡剛全家福

顧頡剛的三段婚姻,展現出的卻是同樣“不堪重負”的悲劇,吳徵蘭、殷履安、張靜秋不過是不同時代婚姻的犧牲品。

誠然,時代思潮、社會情緒,甚至是家國命運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時空再次回潮,但這些女人的生命卻如過了季的花朵,永遠地凋謝了。

在“新女性”與“舊倫理”永恆不變的夾擊下,婚姻顯得蒼白無力。

有人說,婚姻是殘缺的,卻也構成了一輪新月的美,可月牙涼薄地掛在天空上,寂寂的,總讓人覺得不那麼圓滿。

即便有圓滿的,也無非是八月十五的月亮,靠夜色烘托著,月光隔著38萬公里冷冷地灑下來,再好看,也難免帶點淒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