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怒懟遊客背後:兒子沒死就得進去購物,不能只看眼前利

摘要

中青評論

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日前,一段“導遊怒懟遊客稱孩子沒死就得進去購物”的影片在網上熱傳。據報道,此事出現在知名旅遊地西雙版納。當時,遊客齊某被安排位於景洪工業園區的品翠軒珠寶店購物,進店時正好接到家人的影片電話,被告知“兒子生病要做手術”。

導遊怒懟遊客背後:兒子沒死就得進去購物,不能只看眼前利

有點人性的人都會明白,此時此刻遊客哪裡還有心思遊山玩水,至於進店購物更無興致。誰能料到,涉事導遊見到遊客不去購物,竟然口出惡言,在患者家屬的心頭上戳刀子。對此,西雙版納州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西雙版納釋出 表示:“對旅行社和導遊展開調查,並關停涉事店鋪。”

這個官方態度可謂來得及時,及時消解了不少網民的怨氣,避免西雙版納在旅遊市場上的形象受到更大影響。參團出遊本應該是高高興興的事,沒有人願意遇到糟心事,如果不幸遇到了,身為導遊,應該有最起碼的同理心與同情心,儘量給遊客排憂解難,怎能口出惡言?這豈不是雪上加霜嗎?

因此,不論是出於人性原則來考慮,還是基於導遊的職業道德準則的要求,如果涉事導遊確實存在上述錯誤行為,就必須為此付出相應代價。導遊服務態度不好,甚至逼著遊客去購物的現象,其實並不少見。很多遊客對這種現象很有怨氣,卻又無法改變,真遇到了這種事,一般也只能認栽。

導遊怒懟遊客背後:兒子沒死就得進去購物,不能只看眼前利

早在2015年10月1日,當時的國家旅遊局就釋出《關於打擊旅遊活動中“欺騙、強制購物行為”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大對‘欺騙、強制旅遊購物’的打擊力度,主動協調公安、工商、商務等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共同淨化旅遊購物環境,推動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各地針對旅遊服務過程中強制購物的現象,展開了多輪整頓。

其實,導遊也好,一些旅遊路線上的店鋪也罷,如果真的想做長期的生意,樹立自己的口碑,就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把遊客“哄”進店裡,甚至使用某些“手段”,賣出一些東西,或許能收穫短期利益,但遊客買到的商品並不稱心如意,甚至連質量堪憂,這又會帶來何種負面影響呢?想必不難作出判斷。

此事給人的教訓,不僅是導遊要提高個人素質尤其是言語表達素質,更在於它引人深思:到底以何種態度對待遊客,才能給導遊和商家帶來長遠收益?是逼著患者家屬去購物,還是看似“賠本”卻給足了遊客溫暖與關懷?

撰文/黃帥

編輯/王鐘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