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那個做繼母的秋嬸

文:無敵丁老頭

圖:來自網路

二嬸是得心肌梗塞離世的,從發病到死亡,加起來還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在縣城教書的二叔,匆匆忙忙趕到家時,二嬸的臉上已經被蓋上了蒙面紙。

二嬸走了,留下了兩子一女三個年幼的孩子。大的9歲,小的才3週歲。二叔想把孩子交給父母撫養,但又談何容易,二叔弟兄四個,家家都有幾個不成年的子女,父母一碗水無法端平,在父母面前,二叔剛要開口,就被他們擋了回去。

從縣城到家,有近40裡的路,二叔知道自己不可能天天來回趕,再看看幾個可憐的孩子,他每天長吁短嘆,愁得沒有辦法,二叔既不能耽擱了教書,又不能怠慢了孩子,那可咋辦啊?

我們村,那個做繼母的秋嬸

頂著村裡人和孩子姥姥家那邊的罵聲,二叔在媒婆的介紹下,娶來了秋嬸。就這樣,秋嬸成了三個孩子的繼母。

秋嬸不姓秋,因為她的小名叫秋芹,也是為了喊著方便,大家都叫她秋嬸。

秋嬸天生麗質,亭亭玉立,兩隻眼睛大又亮,人見人誇,大家都說二叔有福氣,娶的這個秋嬸出塵脫俗,嬌豔如花,比原來的那個二嬸可強多了。

秋嬸心直口快,與人為善,嫁過來不久,她家門前的大楝子樹下,成了最招惹人的地方。每到中午,樹下的一片空地上,坐滿了村裡的男男女女,男人們在“叭嗒”著抽菸,閒扯著陳年舊事,女人們則是搓麻線、納鞋底,秋嬸則是搬出家裡的縫紉機,用心的做衣裳。

秋嬸曾有過一段婚姻,但她一直不能生育,求藥問醫也沒有效果,三年之後,他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在她離開的時候,她沒有任何怨言,誰怪自己不能生呢,她把這一切歸給命運。

二叔娶秋嬸時,也沒有擺酒席,秋嬸也沒有任何嫁妝陪送,唯一帶過來的一件像樣傢俱,就是她那部上海牌的縫紉機了。

秋嬸來了,二叔也放心多了。他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吃飯穿衣的事了。

我們村,那個做繼母的秋嬸

秋嬸的行事為人,在村裡有口皆碑,她的勤勞賢淑,成了村裡男人們訓斥自己老婆的“口頭禪”——你看看人家秋嬸,再看看你!

平常的日子,秋嬸和普通農村婦女並無二樣,她每天給孩子做飯洗衣,飯後到田間鋤草施肥,但一到農閒的時候,她就給村裡的人砸衣裳(做衣服),但大多是免費的。秋嬸心靈手巧,只要她看到的樣式,就能“照葫蘆畫瓢”,給人做出來。

由於價格便宜,做工好,再加上款式新穎,天長日久,她的名聲傳遍周圍的十里八村。

在以往,村裡的人做件衣服,都要跑到十五六里路的鄉鎮上,如今秋嬸有這樣的手藝,村裡人也省時省心多了。

好的技能,也給她帶來相應的回報。由於接的活越來越多,秋嬸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尤其是晚上,等三個孩子都睡下了,她在燈下,開始忙碌,她腳踏縫紉機的聲音,可以傳到十幾米之外的地方。

如果是春節之前,前來做衣服的人之多更是讓人咋舌,在她家的小院裡,每天前來拿衣服的,送布料的,人來人往,簡直和趕集一樣熱鬧。

聽母親說,有一次去秋嬸家,發現她家的條几上、凳子上、八仙桌上,甚至案板上,都放滿了五顏六色的布料。秋嬸是個守信的人,她說,普通老百姓能穿件新衣服很不容易,既然接了人家的活,哪怕半夜不睡覺,也要給別人趕製出來,不能耽誤人家的孩子過年穿新衣!

記得在那個時候,秋嬸做的大衣、褲子和中山裝特別受人青睞,即便活很多的時候,她依然都是一絲不苟,衣服完工之後,就用熨斗燙的平平整整,有角有楞,前來拿衣服的人,都讚不絕口。

記得在我讀四年級的那年冬天,母親在集市上給我買了一塊藏青色的布料,帶著我去秋嬸家做大衣。由於兩家相距不到30米,過了兩天,秋嬸拿著疊的闆闆正正的衣服,就來到了我家。

秋嬸對我說,孩子,趕緊床上試試,要是哪點不合身,我再拿回去給你修一修!

我穿上嶄新的大衣,心裡美極了,衣服的長度和寬度,剛剛適合,母親說,真的是沒有一點瑕疵。如今,我已年過50,那件藏青色的大衣,我始終沒捨得丟棄,一直儲存著。

好像是1995年吧,二叔的工資一下子長了一大截,秋嬸家的日子更好過了,展現在她面前的,是一副燦爛無比的畫卷。

時光在日出日落中滑過,在秋嬸的呵護下,三個孩子相繼進入小學、初中、高中。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卻發生了。

一年的暑假,二叔從凳子上站起來時,突然暈倒了,拉到醫院時已迴天無力。臨走時他微微睜開眼睛拉著秋嬸的手說:“秋芹,能娶到你是我一生的福氣。你心眼好,人勤快善良,我走了也什麼擔心的。”

我們村,那個做繼母的秋嬸

秋嬸緊緊攥住二叔的手,淚如雨下,“成均(二叔的名字)!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孩子們,我會操持這個家,把他兄妹三帶好,供他們讀書上大學。”在場的全家人聞聽,哭成一團。

在給二叔送葬那幾天,秋嬸忙裡忙外,日子在繼續,秋嬸把悲痛埋在心底,在丈夫走後的日子裡,用柔弱的臂膀,獨自扛起了這個家。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秋嬸的幹勁更足了,那時,我正在鄰村讀初二,每天早晨上學走時,天還漆黑一團,就看到秋嬸家的燈已經亮了。她為了這個家,為了三個孩子,披星戴月,廢寢忘食,但她全然不顧這一切,雖苦猶榮。

功夫不負有心人。秋嬸操心沒有白費,汗水沒有白流,雖說臉上早已爬滿了核桃皮似的皺紋,但是,三個孩子總算是長大了,兩個兒子考上了大學,高中畢業的女兒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當人們問及這事兒時,秋嬸總是笑眯眯地說:“哎,孩子們長大了,再苦再累,總算熬出來了!”

“喜在桑榆晚年樂,晚霞燦爛黃昏時。”如今,秋嬸已年近七十,在家給女兒看孩子,盡享天倫之樂。兩個兒子,一個在徐州,一個在南京,他們總會抽空回來看望自己的母親。

去年的國慶節,我回了一趟老家,也順道去看望了一下秋嬸。她看到我時,親的不行,拿出小凳和我在家門口拉呱,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

秋嬸說:“兩個兒子都想把我接到城裡,我不想去,在農村呆了大半輩子了,城裡會很不習慣,再者女兒家的孩子,現在才上幼兒園中班,需要她幫忙,如今兒子們每人每月給我郵寄500元,這些錢,我打著滾也花不完。秋嬸說著,一臉的幸福。”

我們村,那個做繼母的秋嬸

眼下,秋嬸家的那臺縫紉機,已經被“束之高閣”。然而,想到秋嬸為村人起早貪黑做衣服,供養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三個孩子的往事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為秋嬸祝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