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親男孩劉學州:他只是個不受這個世界歡迎的人

(1)

劉學州,2006年出生,時年不過是個16歲的未成年人;

成長的過程中得知自己一出生就被親身父母賣掉,又被養父母領養的曲折經歷;

而養父母在自己四歲時雙雙離世;

偶然的情況下,網路上找到一個和親生父親同名的人;

幾經聯絡,最終確認;

沒錯,他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丁先生。

尋親男孩劉學州:他只是個不受這個世界歡迎的人

親人相認,血脈歸宗,尋親成功;

這本是一部集親情,血緣,養育之恩和人生幸福感為一體的暖人劇本;

然而,劉學州並未得到他想象中的愛和溫暖;

反而在1月24日當天,在海南三亞的海邊服藥自殺了。

現實超出我想象;

究竟在認親之後發生了什麼?

又是誰殺死了他?

(2)

雖然找到了生父母,然而他們早已離婚了,又已各自成立了另外的家庭;

如果沒有劉學州的出現,可能親生父母之間早已變成陌生人了。

劉學州的出現,對於生父母來說沒有絲毫期待,更多的是焦慮和擔心;

擔心自己平靜的生活被打亂;

畢竟往事不堪回首。

尋親男孩劉學州:他只是個不受這個世界歡迎的人

雖然是親生,但劉學州與父親,母親的距離,無論是物理上還是心理上,依然很遙遠;

生父丁先生並未立刻來見自己的兒子;

而是隔了幾天,才在警方,相關親戚的陪同下見到了這個從未喊過自己一聲爸爸的兒子。

而生母,自始至終未見面,只是打過幾個電話聯絡。

之後有一次,劉學州在電話中告訴母親:“我想要一個家,不用在外面飄著了;

母親表示沒有能力為他買房,與自己住在一起更不方便;

因為還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叔叔。

劉學州又和生父說:“我就是要一個住所,在我們這邊和你們那邊買或者租一套一室一廳的就可以。”

然而,生父卻說劉學州不管父母的死活,是白眼狼;

母親甚至拉黑了他。

而這個過程被媒體放大到網路上,就變成了認親後直接要房子;

網路上的噴子,鍵盤俠,有意無意的一股腦的網暴;

稱劉學州是“心機婊”,“噁心”,“去死”。

(3)

按照這種節奏,劉學州應該是遭受網路暴力而自殺身亡的;

然而,實際上,劉學州是被親情謀殺的;

他是一個不受親生父母歡迎的人;

網路暴力只是充當了助攻作用,為這場謀殺添足了燃料而已。

十幾年前被賣掉時,他就是個多餘的累贅;

否則不可能為了湊足彩禮就直接把孩子賣掉。

十幾年後回來了,更是父母的拖累。

血緣是真的,而情感不在;

沒有共同的相處,接觸和內心體驗,情感無法建立聯結,讓真正的親人依然陌生和冰冷;

認親不過是不得不做的表面妥協。

尋親男孩劉學州:他只是個不受這個世界歡迎的人

沒有信任,人與人之間就容易錯誤解讀對方的意圖;

一個說自己想要一個家;

另一個人就理解成:啊,你在問我要房子。

一個說自己就是要個住所;

他的本意是想說,和父母,弟弟妹妹住在一起,成為完整的一家人;

另一個人就理解成:你在逼我離婚,逼我為你買房。

即使就是想讓父母給自己買房,以一個16歲孩子的心智,也並非出於佔有財產的目的;

而是希望能和親人住在一起,能夠有個固定的住所,不再顛沛流離了。

至於網路上的顛倒黑白,人身攻擊,和每一次悲劇事件中如出一轍;

極個別的少數人想要顯示存在感,就要抓住點什麼,然後不斷放大,擴大事態;

剩餘的大多數人是沒腦子的跟班瞎起鬨;

共同構建了一個不明真相卻吵吵嚷嚷的虛擬世界;

而主角心智不夠成熟,強大;

最終淹沒在毫無價值的詆譭中。

(4)

很多小時候被拐賣的人,或者各種錯誤的原因帶來的親人失散流離,長大後該不該找回親人,認親?

可能要分兩種情況;

如果是陰差陽錯導致的,而且做父母的這麼多年一直在尋找,一直在期待重逢;

認親就是場激動感人,心血澎湃的泣歌。

而如果是有意為之的買賣交易,那麼認親不次於一次平地春雷,把父母平靜的生活炸開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認親反而平添矛盾,帶來互相猜忌,在舊有傷痕上再增添一條疤。

尋親男孩劉學州:他只是個不受這個世界歡迎的人

(5)

沒人能夠體會劉學州是多麼渴望親情,多麼嚮往正常的家庭,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親戚鄰居;

不用總是被議論抱養的,是被賣掉的;

不用因為勢單力薄而被欺負。

然而,或許劉學州根本就不應該尋親;

親生父母並不需要他,並不歡迎他;

就帶著對養父母,對養父母家裡人的感激和眷戀,帶著對親身父母的美好想象,繼續走自己的人生;

讀書,學習,考大學,然後工作,賺錢,成立家庭;

反而能平安的度過一生。

尋親男孩劉學州:他只是個不受這個世界歡迎的人

血緣有時很重要,有時也沒那麼重要;

當這個世界拋棄你時,自己不要拋棄自己;

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自己給自己溫暖,支援和愛;

然後堅定的走完一生,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見證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的殘缺不應讓一個孩子來承擔。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歡迎留言給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