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虧欠的,你可以自己贏回來

原生家庭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童年經歷為什麼會影響現在的你?或許你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得到答案。

有一個小女孩,在她一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她的父母本來就沒有感情基礎,在家裡的安排下結了婚,所以生活中的常態就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父母離婚以後,這個小女孩就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在她之後的生活中,她只見過爸爸2次,父愛對她來說是嚴重缺失的。她的媽媽對前夫充滿怨恨,覺得是這個男人毀了她的人生。

然後隨著這個小女孩慢慢長大,她長得越來越像爸爸。一個對前夫充滿怨恨的女人,發現她的女兒竟然越來越像爸爸,她會怎麼做?她很有可能會把對前夫的怨恨都發洩在女兒身上,她對待女兒的方式就是忽視和打罵。

可以推測這個小女孩長大後很可能過得不太好,感情生活會不太順利,包括她和自己孩子的關係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原生家庭虧欠的,你可以自己贏回來

小女孩“很有可能”過得不好,並不是說一個人小時候遇到什麼樣的經歷了,她長大之後就100%會怎麼樣,我們是受到原生家庭以及成年後各種經歷交織的影響,所以就算一個人的童年經歷不是那麼好,依然有機會過好這一生。

上面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吳綺莉。你可能會想到她未婚生下了“小龍女”吳卓林,她曾經因為涉嫌虐待女兒,被警方帶走,而且還是女兒報的警,之後又爆出她嚴重酗酒、女兒出櫃,好像關於她的新聞大部分都是負面的。

我們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到吳綺莉的感情生活、跟孩子的關係,包括她自己的狀態都一度很糟糕。而這些都是受到了童年經歷的影響,

童年經歷就像是我們生活的基石,

小時候的自己如何影響現在的自己,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做“依戀關係”。

依戀關係就是從你出生開始,你和父母或者是其他的照顧者之間形成的情感依附關係,也就是當你哭鬧的時候,需要照顧的時候,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吸引父母注意的,父母是怎麼迴應你的。

這是你人生中建立起來的第一個關係。你可以把依戀關係理解為是你之後所有關係的一個底稿。比如說,一個女生小時候向父母求關注求抱抱,但得到的迴應總是拒絕,那她可能就會在心裡形成一個預期:如果我提出要求,別人會拒絕我。

原生家庭虧欠的,你可以自己贏回來

那麼她長大之後,在和男朋友相處的過程中,也不敢提要求,因為她會預設為,男朋友會拒絕她。其實,不僅僅是戀愛關係,你和朋友的關係,和自己孩子的關係,都是在這個底稿上進行演變的。

這個底稿我們可以分為2個大類,

一類叫做安全型依戀,一類叫做不安全型依戀。

比如說,一個孩子小時候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捱罵受罰,被忽視,然後媽媽總跟他說:“真後悔生你”;“家裡有你,真是倒大黴了”,那這個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不被父母愛的,在這個家裡是不受歡迎的,可想而知,他之後在和其他人相處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很本能的反應就是,我媽媽都不喜歡我,其他人怎麼會喜歡我呢?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他所形成的就是不安全的依戀。

相反,一個孩子從小在家裡,爸爸媽媽都很愛他,尊重他,支援他,他就會形成安全型的依戀。

彬彬幫的一檔節目《解憂魔法學院》,其中有一期的嘉賓就是吳綺莉。在那一期的節目中,吳綺莉談到了她自己的童年經歷,她小時候經常是一個人待著的,媽媽不在身邊,她甚至已經感覺不出來小時候經常一個人是一種孤單,因為那就是她生活的常態。

原生家庭虧欠的,你可以自己贏回來

一般我們會覺得一個小時候沒有受到媽媽足夠關愛的女孩,在她做了媽媽之後,她一定要加倍對自己的孩子好,要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對不對?

吳綺莉也是這樣想的,她想要對女兒好,想把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的關愛,都加倍給女兒。在吳卓林9歲前,每天早上都是由吳綺莉抱著上廁所的,吳卓林15歲前,每天早上還沒起床,吳綺莉就幫她穿好衣服了。

吳綺莉希望女兒能按時睡覺,這一點和很多父母都一樣,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吳卓林沒有按時睡覺,吳綺莉是怎麼做的呢?她會讓女兒開著燈熬通宵,讓女兒在紙上寫“我不睡”這三個字,寫到第二天早上五點多,只要停下來就打。”

我們可以看出來,吳綺莉關心女兒,但她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導女兒,在女兒不聽話的時候,她能想到的方式就是打罵,這和她自己小時候所經歷的是一樣的。

吳綺莉和女兒的相處方式,最終導致了女兒跟她關係破裂,離家出走。

吳綺莉和女兒的關係就是她跟媽媽關係的翻版。

那為什麼明明她心裡想的是要好好愛女兒,最終卻導致了母女決裂的局面呢?這個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

原生家庭虧欠的,你可以自己贏回來

比如說,你明明想找個能對你噓寒問暖的男朋友,卻總會找到一個忽略你冷落你的人,甚至在你生病的時候,他連一句“多喝熱水”都不願意跟你說;再比如說,你明明想升職,好不容易等來一個重要的會議,能展現自己的能力,你偏偏把會議要用的檔案弄丟了,結果不僅沒升職,連工作都差點兒保不住。

有的人會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命,或者說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但其實影響你的不是命,而是你的原生家庭,是你和父母的依戀關係。因為你和父母的依戀關係,決定了你為人處世的方式,你對其他人預期,以及你怎麼看待自己。

如果想要改變原生家庭的影響,首先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依戀型別,

可以從以下場景中切入。

第一、你和男朋友約好了下班後一起看電影,你到他公司樓下的時候,看到他跟一個女同事有說有笑地一起走出來了。雖然你當時什麼也沒說,但是看電影的時候就一直在胡思亂想,擔心男朋友對那個女同事有意思,控制不住地拿自己和那個女同事做比較。

第二、你出差的時候,收到了男朋友發的資訊,說他想你了。你剛高興3秒鐘,就開始擔心,男朋友會不會是做賊心虛,趁你出差做了什麼虧心事,於是一個電話就追過去了。

原生家庭虧欠的,你可以自己贏回來

第三、男朋友心情不好,你過去安慰他,沒想到他沒好氣的跟你說了一句:“你能不能讓我安靜一會兒”,於是你默默地走開了,心裡想的都是: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他是不是煩我了?

第四、同事約你下班以後一起吃飯逛街,你明明沒有其他安排,卻還是跟同事說已經有約了,因為覺得同事、朋友什麼的都靠不住,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是隻能靠自己,所以乾脆不要浪費時間。

上面這些場景都是不安全型依戀的表現。如果你覺得這些情況在你身上都有,也不用著急,就像文章開頭講的,就算一個人的童年經歷不是那麼好,依然有機會過好這一生。

關注我,後面的文章中,帶你瞭解為什麼會形成不安全的依戀,以及如何才能獲得安全的依戀模式,過好之後的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