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作者:洞見·晨夕

怕什麼萬丈深淵,跨過去就是鵬程萬里。

提起民國才女,世人多數會想到張愛玲、林徽因、楊絳、冰心……

但其實有這樣一位女子,雖然出身社會底層,才華和成就,卻不輸以上數人。

她就是被譽為“一代畫魂”、“中國女梵高”的

潘玉良

潘玉良的人生起筆非常低,甚至一度淪落風塵,但她卻憑藉一腔孤勇,將命運安排的崎嶇坎坷統統打敗,最終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畫家。

老天有時候真的不公平,分給你一手爛牌,讓你看不到翻盤的希望;

但它也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的人。

只要你不放棄,就能重新洗牌,為自己贏得一個王炸般的人生。

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01

1909年的一個早晨,一個長得賊眉鼠眼的男子,帶著一個13歲的女孩來到了 “蘭心院”,那是蕪湖最有名的妓院。

老鴇用犀利的眼神上下打量著小女孩,隨後嫌棄地說:

“小眼睛、厚嘴唇,這底子怎麼長也長不成美人,她吃不了這碗飯。”

男子央求道:“就留下做燒火丫頭吧!”

老鴇不耐煩:“兩擔大米。”

這個只值兩擔大米的小女孩,名叫張玉良,而賣她的人是她的親舅舅。

張玉良,原名楊秀清,一歲喪父,兩歲胞姐去世,八歲那年相依為命的母親也撒手人寰。

母親臨終前,將她交給舅舅撫養,改名為張玉良。

可沒想到,六年後財迷心竅的舅舅親手將她推向了萬丈深淵。

雖然張玉良沒有讀過什麼書,但她自知“青樓女”的人生是沒有尊嚴的,骨子裡清高的她怎麼甘心過這樣的人生。

為了重獲自由,張玉良開始逃跑。

她前後逃跑五十多次,次次都被抓了回來,每次等她的都是嚴刑拷打。

為了制服張玉良,老鴇使盡招數,她命人將貓放到張玉良的褲襠裡,然後用棍子抽打貓,捱打後的貓開始在褲襠裡亂跑,抓的張玉良滿大腿都是傷口。

人在最絕望時,要麼選擇生,要麼選擇死,逃不掉的張玉良選擇了後者。

張玉良嘗試了很多種死法,她把自己關在屋內上吊、跑去跳河、用繡花剪刀割脈、甚至嘗試過喝藥……只可惜一次次地被老鴇救了回來。

不過,這麼折騰下來,老鴇崩潰了,她自問:“我在妓院做了幾十年,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剛烈的女子!”

萬般無奈下,老鴇決定讓張玉良改做藝妓,特意找人教她學琵琶、唱曲、京劇。

藝妓雖然同樣地位卑微,毫無尊嚴,但起碼能保全自己不跌到最底層。

這個薄命女子,在苦難中蟄伏,因天資聰慧,又勤奮好學,幾年後便成為蕪湖最有名的藝妓。

出身貧苦,被賣入青樓,這萬般不幸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她有一萬種墮落的理由。

但張玉良卻偏偏不低頭,她猶如一株蒲草,縱命運無情,仍挺拔依舊。

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02

受盡磨難後,張玉良保全了清白,直到遇到那個不計較她的過去,願意將她拉上岸的男人——潘贊化,她才終於等來了觸底反彈的一天。

那日,蕪湖商人為了拉攏新上任的海關監督潘贊化,特意在“蘭心院”設宴,席間,獻曲的歌妓就是張玉良,她輕撥琵琶,用悽婉悲涼的曲調唱了一曲《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去。

一曲終了,潘贊化心中一顫,他忍不住仔細端詳了幾眼張玉良,竟有種遇見知音的感覺。

一個是青樓賣藝女,一個是出身富貴、儀表堂堂的海關監督,他們原本是兩個軌道上的人,命運卻偏偏讓他們交織到了一起。

這次相遇之後,他們私下相約幾次,張玉良的遭遇和眉眼間的風骨,讓潘贊化心疼不已,原本他們只是讀懂彼此的人,誰知竟然有人造謠說,潘贊化不理公務,沉迷女色。

潘贊化聽後,大為憤慨,決定為張玉良贖身,納她為妾。

結婚當日,張玉良決定冠以夫姓,改名為潘玉良。

在世人眼裡,張玉良和潘贊化似乎並不相配。

但愛情從來是不講道理的,若是遇到對的人,出身、經歷都不再重要,只要他們能讀懂彼此,就是最大的般配。

就像劇作家廖一梅所說:

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

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03

有些人一旦從底層爬來以後,就會被眼前的繁華安穩迷住雙眼。

但潘玉良則不同,雖然她有了依靠,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她並沒有就此止步。

婚後,潘玉良和丈夫定居上海。

她虛心和丈夫學習讀書識字,同時每日去找美術老師洪野作畫,回到家後再刻苦勾勒。

很快她的刻苦和繪畫天賦被老師洪野發現,並斷言:

“此女子一經雕琢,定會成光彩奪目之器。”

之後在陳獨秀的建議下,潘玉良剪掉長髮,考上了上海美專。

當時的繪畫藝術已開始融入大量的西方藝術風格,潘玉良在學校的第一堂課,就是人體裸體素描。

潘玉良對繪畫近乎於痴迷,甚至跑到浴室去偷畫別人的身體,她天真地以為自己只是想畫好人體寫真,卻忘記了自己的做法有欠考慮。

有一次,她在畫別人身體時被發現,結果那些人抓住她,一邊打一邊喊:

“快看,這有個不要臉的女人,把我們不穿衣服的樣子都畫下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的同學打聽到了她的出身後大加汙衊。

每當潘玉良走在校園裡,迎來的都是同學鄙夷的目光。

但潘玉良並不理會外界的目光,只醉心於自己的藝術世界,她關起家門,對著鏡子畫自己的身體。

在國內,潘玉良的繪畫之路走的太艱難,最終為了理想,她選擇遠渡重洋去法國。

遠離故土的潘玉良,日子並不好過,有段時間因收不到家裡的補助,不得不和飢餓做鬥爭,甚至連筆都握不住。

即便如此,潘玉良也始終沒有向命運屈服,依然堅持夜以繼日地學習和創作。

終於,她的作品在異國他鄉得到了肯定。

她的習作不但獲得了義大利國際美術展會金獎,還拿到了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

人生就是如此,只要自己不放棄,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那些傷害你的閒言碎語,終將會成為你的護盾,助你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

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04

留學8年後,在國外榮譽滿身的潘玉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此時的她,早已今非昔比。

上海美專請她當老師,中央國立美術學院請她當教授,而她的畫展也辦了一次又一次,次次都是爆滿。

甚至徐悲鴻為了看畫展,也要提前一天來排隊。

徐悲鴻說:“當時的中國畫壇,能夠稱得上畫家的人不過三人,其中一個就是潘玉良。”

然而,縱然她的作品已經得到了無數人的欣賞和認可,但關於她的流言蜚語卻從未中斷過。

潘玉良回國後,每個月會固定給洪野一些錢,外界開始傳言她的畫都是洪野代筆。

事實卻是,那會洪野身體不好,妻兒無收入,潘玉良只是為了報恩。

“代筆”風波未平,潘玉良又遭遇了更大的風浪。

1936年,她在南京舉辦第五次大規模畫展,其中有兩幅畫非常惹人注目,一幅叫《人力壯士》,另一幅叫《大中橋畔》,這兩幅畫都蘊含著抗擊日寇的含義。

然而,在畫展上出現了讓人憤怒的一幕,《大中橋畔》被人用刀子劃出了幾道長長的口子,《人力壯士》也遭到破壞,破壞者還留下了“妓女對嫖客的歌頌”的骯髒字樣。

這次畫展給潘玉良的打擊很大,連起碼的尊嚴都得不到,還提什麼理解和支援。

此時巴黎正在籌辦萬國博覽會,這也是展示自己作品的絕好時機。

深思熟慮後,潘玉良決定再次奔赴法國。

1937年7月,黃浦江頭人頭攢動,潘贊化在這裡送別妻子。

此時國內正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中,國外也並不安穩,分別顯得格外沉重。

最後告別時,潘贊化送給妻子一塊懷錶,並說:“如果想我了,就聽聽表的聲音吧!”

淚流滿面的潘玉良,拼命點點頭,最後用力擠出一句:“保重,等我回來。”

不曾想,此次一別,竟是永別。

她出身貧寒,卻畫出了一幅畫,一生坎坷,卻成為民國最負盛名的女人

05

潘玉良這次去法國,日子並不好過,她棲居在郊外,靠教學和賣畫勉強度日。

但她依然活得有骨氣,並立下了“三不原則”:

永不加入外國國籍;永不戀愛;永不和畫商簽約。

憑藉傳神的畫作,潘玉良獲得了法國國家金質獎章、法國文化教育一級勳章、比利時金質獎章等高階獎章。

雖然在國外得到了無數讚譽,但潘玉良內心並不快樂,她時時刻刻都牽掛著自己的愛人和養育自己的那片故土。

這期間,最讓她開心的便是時常可以收到潘贊化的家書,信中潘贊化也多次提及希望她可以回國。

但在1958年,潘贊化卻在信中說:“國內氣候寒冷,回國路途艱辛,暫緩為宜。”

潘玉良不明所以,只能靜靜等待。

誰知,次年就收到了潘贊化因病離世的噩耗,潘玉良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自從後她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愛人不在了,回國的路那麼遠,潘玉良的生活充滿了淒涼感。

1976年,潘玉良給繼子寫信說:

“我的精神很痛苦,總是想回國,你喜歡吃我的紅燒肉,等我回去做給你吃,只要能回國,我的病就好了。”

可是,她並沒有等到踏上歸途的那一天。

1977年,潘玉良因病在巴黎去世,臨終前她向好友留下遺言:

“將所有的東西都帶回祖國,交給贊化的子孫們,還有那張自畫像,也帶回去,就算我回到了祖國……”

潘玉良這一生,坎坷和成就相伴。

她才華橫溢,卻難融於故土;她努力向上,卻有人挑剔她的出身;她用情至深,卻與摯愛天各一方。

她就像走在刀刃上,每一步都是鮮血淋淋。

但她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即使在風中搖擺,她始終不肯倒下。

最終憑藉不屈的精神和超越常人的毅力,將自己從泥沼中硬生生地“拔”了出來。

人生,迷茫有時,挫折有時,苦痛有時。

如果你暫時看不到生活的方向,不如讀一讀潘玉良:

看她出生卑微,永不言棄的樣子;

看她遭受誹謗,毫不畏懼的樣子;

看她掉進低谷,從未服輸的樣子。

怕什麼萬丈深淵,跨過去,就是鵬程萬里。

點個

在看

,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