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物誌】魏月德:鐵觀音挑擔馬幫的營銷歷史,古代賣茶歌謠

這幾年,有關鐵觀音的書籍有很多,如夏煒著的長篇小說《鐵觀音》,林榮溪與陳德進著《中國鐵觀音》,池宗憲著《鐵觀音》,張木樹著《烏龍茶審評》《鐵觀音種植技術》,李偉才著《百茶詩》,《百茶詞》。李啟厚著《鐵觀音》。王永建著詩集《鐵韻茗香》……

【茶人物誌】魏月德:鐵觀音挑擔馬幫的營銷歷史,古代賣茶歌謠

最近,有幸拜讀了《鐵觀音秘笈》。魏月德著《鐵觀音秘笈》一書中有《古代賣茶歌謠》,記敘了鐵觀音挑擔“馬幫”辛酸的營銷歷史。如“挑到汕頭路如天。”營銷買賣烏龍茶時須“算件買賣是固定,分散買賣勤經營,烏龍色種一枝春,觀音量小要互分。”也述說當年鐵觀音曾是潮汕地區茶行的鎮店之寶,好茶鐵觀音量小稀罕,自然成了茶客搶購的緊俏貨。

“觀音出口泉州港,廈門口岸也有人,裝配上船南洋送,安溪出名茶葉香。”飄香千萬裡的安溪鐵觀音也曾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的重要出口茶葉,為國家創收了不少外匯。在南洋一帶,暢銷不衰,也為泉州繁榮做出了貢獻。“飄洋過海南洋送,人人呵咾溪茶香,觀音氣味蘭花香,南洋華僑人人講。”

“安溪真是種茶人,技術採摘真用功,茶青採摘不用講,技藝精湛質無雙。”一泡好茶需要種茶人的匠心採摘,更要精湛的曬青,搖青,炒茶,烘焙,揉捻,剔梗等工藝,每一道製作環節都要有好的狀態,才能製出人人呵咾的安溪茶香,民謠裡禮讚了茶農,讚美了茶人……

【茶人物誌】魏月德:鐵觀音挑擔馬幫的營銷歷史,古代賣茶歌謠

通俗易懂的《鐵觀音秘笈》不愧是一部創新的民間珍貴罕見的書籍。一部能用閩南方言可歌可唱可朗讀的鐵觀音歌謠,一部記錄鐵觀音發展茶史的寶貴資料。用歌謠形式敘述了中國烏龍茶傳統技藝製作過程,比如;“觀音採摘看天時,落雨茶青無人碟,採茶一定要注意,講究天時加地利……”採茶歌謠裡積累了安溪茶農採摘的經驗教訓,也科普了採茶知識。茶青放置久了會流汗發酵燒傷茶青,茶農有空須將茶青及時挑擔送回家。保持茶樹鮮葉的鮮銳度。“茶青下袋找遮陰,茶青才會活靈靈,若無找著樹下放,也要選擇放石空,若是路近趕緊送,防止發熱會變紅,若是路遠不挑重,茶青最怕熱變紅。

製作鐵觀音過程中,搖青的重輕或次數的多少?起到了一泡茶或優或劣?譬如;“一遍落茶也篩勻,二遍落茶趕水分,三遍落茶要香醇,四遍落茶搖音韻……”

手工炒茶,鋼鍋的溫度,炒茶的適度是關鍵。“下鼎時間掌在先,心正氣和必賺錢,火度控好是關鍵,葉葉芯芯軟如棉……”

【茶人物誌】魏月德:鐵觀音挑擔馬幫的營銷歷史,古代賣茶歌謠

風趣幽默的踩茶歌。“有人踩茶不怕燒,有人踩茶趴趴搖,有人踩茶吱吱笑,有人踩茶喊真燒,有人踩茶好馬勢,有人踩茶像狗爬,有人踩茶沒功夫,有人踩茶像佝僂……”

包揉歌裡很形象地記錄了腳揉捻茶團的過程。如“前腳揉壓後腳推,茶團袋內結為堆,踏松推緊巧配合,條形捲曲重如錘。”茶農腳踩揉茶是極消耗體力的勞動,腳揉時需要球團的火候溫溼度,還須講究腳揉的力度與技巧,前腳揉,後腳用力推壓緊。

茶葉的烘乾度關係到茶葉的品質,俗話:“茶為君,火為臣。”譬如;“焙茶溫度要均勻,先薄後厚慢慢燉。香留骨骼水甘醇,結實茶形冷火燉。“

誠如作者前言;”學茶虛心,做茶用心,賣茶誠心,品茶靜心。“只有匠心方能製作出一泡鐵觀音好茶,激勵更多茶人鑽研茶技,創新茶葉工藝,將鐵觀音茶文化發揚光大。

圖:葉景燦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原創:微影片】

【茶人物誌】魏月德:鐵觀音挑擔馬幫的營銷歷史,古代賣茶歌謠

鐵觀音茶文化:tieguanyin0595

本號由安溪鐵觀音茶文化推廣中心提供,目前已經成為安溪鐵觀音茶友中訪問量最大、影響力最廣、轉發率最高的公眾號之一!安溪鐵觀音茶文化推廣中心是非盈利性組織,以傳播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為己任,致力於提供最具價值的茶葉資訊,搭建合作雙羸的同業交流平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