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戚相處,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謹慎,避免“扯不清”

曾聽過一句很火的話:

人到了一定年齡,最好丟掉四樣東西:不愛你的人,沒意義的酒局,虛情假意的朋友,看不起你的親戚。

是的,即便和我們有沾親帶故的人,也不例外。

當經歷過了人情冷暖,你就得明白,血緣關係有時真的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

親戚之間,甚至比朋友更難相處,尤其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謹慎,以免避免“扯不清”!

和親戚相處,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謹慎,避免“扯不清”

一、金錢上,別糾纏不清

有人說,在中國最容易因為借錢撕破臉的,是親戚。

現實也確實如此,每個人身邊都少不了原本很親密的人,借錢借得就徹底翻臉斷了聯絡。

我老家的鄰居,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當年他和自己的表哥關係還好時,兩家你來我往,羨煞了不少人。

後來他表哥要做生意從他家借了一大筆錢,出於信任,沒說還款的期限,更沒立什麼字據。

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眼看著表哥家過得越來越好,鄰居就是等不來還錢,倒是對方逢年過節都會送些東西過來,不過也聊勝無幾。

在爆發了一次爭吵後,兩家人就老死不相往來了,所謂的欠債也成了橫在他們之間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真的,還是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

親戚間關係再好,在金錢上也要慎重對待,該走的程式要走,千萬不要因為面子把錢隨隨便便借出去。

相反我堂弟兩人因為年紀相差不大,各方面往來都有底線,遇事也是能幫則幫,反而越走越親。

不得不承認,能碰到這樣一個明事理的親戚,真的是種福報。

所以說,

不管是親戚向你借錢,還是你向親戚借錢,都應該立下字據,做到理智對待,千萬別盲目相信親戚間所謂的“信任”。

和親戚相處,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謹慎,避免“扯不清”

二、家事上,儘量少摻和

眾所周知,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私密的空間,很多事也都是關起門來自己解決得好。

可現實中總有些親戚喜歡摻和別人家的事,甚至還引以為傲。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大家子的人,就都被“神出鬼沒”的大伯母折騰得夠嗆。

她隔三岔五就會出現在你家裡,跟你聊這聊那,恨不得把家底都刨乾淨,這樣她去下一家就有了話頭。

直到有一次,小姑和姑父在家鬧矛盾被她撞見,便用自己長輩的身份勸說了幾句,可沒想到第二天周邊就傳開了小姑要離婚的訊息,還愈演愈烈。

而始作俑者,就是我那個大伯母。

自此兩家人也成了冤家,凡是大伯母出現的地方,小姑決不踏足一步,頗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記得亞里士多德就曾說過,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雖然親戚比外人親,但也無權干涉彼此的隱私,哪怕出發點是好的,也會無形中造成傷害。

要知道,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和你關係不大的事,最好不要隨便參與其中,因為你也解決不了。

記住,遠離親戚的隱私,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分寸和素養。

和親戚相處,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謹慎,避免“扯不清”

三、生活中,適當保持距離

每到過年時,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會火,親戚們哪些方面讓你感到最恐怖?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

“你的每件事,都能成為親戚的談資,並且他們會投射自己的感情色彩,新增自己的猜測。”

是的,一旦過年回老家或者和親戚們住得近點,就要隨時遭受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嚴刑拷打。

問工作,問物件,逼婚,逼生孩子……恨不得包攬你的整個人生。

可事實上呢,他們不僅都幫不上什麼忙,還會讓你心生各種焦慮,連手頭最簡單的事都做不好。

真的,親戚之間,不管是住的距離還是心的距離,都最好遠點。

有一季的《奇葩說》中,陳銘就分享過他父親的一段經歷。

在那個年代,他父親透過自己的奮鬥搬到了城裡,當著警察,日子過得很不錯。

於是有些親戚就找上門來,不是讓找工作,就是解決戶口問題,最後惹得陳銘的父親發飆:“別認我這個親戚了!”

可沒想到的是,此後雖然大家心有點遠了,關係卻比之前親厚多了,來往都有了分寸。

在英國就有句廣為流傳的諺語:

“愛你的親戚,但不要住得離他們太近。”

是的,任何時候千萬別和親戚走得太近,只有保持恰當的距離,關係才能溫暖長久。

和親戚相處,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謹慎,避免“扯不清”

很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和親戚之間,要留有一碗湯的距離。

因為如果太近,親密過度,容易招來各種麻煩;太遠,又顯得感情淡漠,可有可無。

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正好,不會因為太燙而傷到自己,也不會因為太冷寒了人心。

總而言之,經營親戚間的關係,是每個人後半生都逃不出的難題。

不如去做真正聰明的人,遇事多點“謹慎”,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自然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你學會了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