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與“單戀文學”:與愛無緣的人就沒資格談愛情嗎?

“單戀文學”並非因為缺乏具體的互動,顧影自憐的自說自話。我們也可以透過“單戀文學”看到主人公各自對愛情的想象和理解,以及這背後折射的社會文化結構。

稍作留意就可以發現,和愛情有關的話題總是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無論從明星的情感八卦、層出不窮的戀愛綜藝節目,關於愛情的討論總是塞滿了日常生活的每一縫隙。但這並不代表愛情在現實生活中唾手可得,事實上,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很少消除親密關係帶來的痛苦。伊娃·伊洛斯在《愛,為什麼痛》裡寫道:“如果社會學家可以聽到男人和女人追逐愛情的聲音,他或她會聽到持續和響亮的哀怨和怒吼。”而得不到迴應的單戀故事,也往往容易顯得苦澀、孤獨。

我活了二十六年了

那麼多人愛著我,那麼多人在深夜裡讀著我的詩歌。

關心我的住所,琴聲和口糧。

只有你還未曾愛過我。

詩人青木的《只有你還未曾愛過我》中的“你”雖然沒有具體的所指,但其中的孤獨和苦悶卻總能擊中那些暫時與愛情無緣的,在感情中鬱郁不得志的人的心聲。但單戀故事並非是顧影自憐的自說自話。事實上,單戀故事也可以是那些無緣置身於愛情中的人們的自白,用不同的方式摸索愛的意義與多種可能性。

本文試圖用幾個文字展示不同身份背景的主人公的單戀故事,以及背後折射的社會文化結構如何影響了他們對愛情的想象和理解。在韓國作家金愛爛的《你的夏天還好嗎》中,它可以是渴望被注意的,自卑的胖女孩證明自我存在的方式;也可以是臺灣作家蘇偉貞的《陪他一段》裡對愛情中“賠賺邏輯”的主動棄擲,抗衡虛無的“現代愛情”的方式;甚至可以是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單戀》中的小照則拋開了人們對單戀的誤解和偏見,脫離了標籤之後,完全關乎自身的一種極致體驗。

撰文 | 湯明明

被愛情遺漏的人:單戀的苦澀和封閉的自我

在臺灣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遊戲》中,“我”是一個時刻渴望躲藏的,敏感孤獨的少年,暗戀同班同學何雅琴,而她恰好是自己的鄰居。“我”除了會注意紅豆湯咕嚕嚕冒泡的聲音,還會偷聽何雅琴練琴,在日復一日的傾聽中知道了她總是在七點到八點彈奏,有時以福音歌曲結束,有時會念一段《聖經》,而“我”也會在自己的房間加入何雅琴父女的禱告,“向天父訴說貪婪的心願”。除了聽女孩練琴,“我”也會偷看她在合唱團的練唱並鼓起勇氣加入了合唱團,從此以後練唱和何雅琴一同回家就變成了最開心的時光。平常的風景在敏感的少年眼裡也變得浪漫起來,覺得沿路竹籬笆裡伸出的九重葛把小路點綴得就像結婚禮堂的步道,空氣裡也瀰漫著甜味。雖然最後這段沒有說出口的暗戀也隨著自己一併隱藏,小小少年的愛意卻也顯得輕柔又孤獨。

相比之下,韓國作家金愛爛的小說《你的夏天還好嗎》刻畫的單戀故事則顯得苦澀粘膩。小說以胖女孩英美的第一人稱敘述展開。故事的開頭,“我”因為收到了暗戀已久的前輩請求幫忙的簡訊忐忑不安,心想不怎麼求人的前輩要自己幫忙一定是出於信賴和肯定,因此死氣沉沉的自己也彷彿被激活了。於是“我”開始著手收拾冬裝,拿出象徵著更具生命力也更加輕盈的夏裝,期待被愛情“喚醒”。如同大多數的暗戀一樣,“我”不斷回憶和前輩相處的點滴,那些被放大的細枝末節也如同灼熱的夏日讓人躁動又忐忑。

七夕節與“單戀文學”:與愛無緣的人就沒資格談愛情嗎?

《你的夏天還好嗎》,[韓] 金愛爛 著,薛舟 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

“我”是一個自卑的胖女孩,患有“遊戲恐懼症”,總是聚會中那個被取笑的物件,難以融入集體。雖然“我”走在大學校園內,能感受到周遭湧動的濃烈的青春的荷爾蒙氣息,卻好像永遠在愛情故事裡缺席。因為常年受到忽視和對自己的不自信,前輩對自己的友好和尊重的態度就顯得尤其珍貴。“我”相信前輩是一個溫柔體貼、能尊重像自己這樣平平無奇的胖女孩的人。他能夠欣賞自己覺得土氣的書包,能夠發現自己在聚會上缺席,缺乏戀愛經驗的“我”認為“愛情就是知道我不在的人。”即使在同學口中不以為意談起的前輩不太順利的工作,在“我”看來也是堅持理想的表現。

然而到了電視臺,“我”原先在前輩身上填充的愛情的想象轟然坍塌。前輩需要“我”在大胃王的錄製現場充當一個群眾演員——成為食慾滿滿身材卻依舊苗條火辣的女郎的陪襯,任憑讓熱狗的番茄汁和沙拉汁流到手上。“我”不僅不是前輩可以心儀的物件,甚至被當作一個強化觀眾對胖女孩刻板印象的例項——因為不夠自律、貪吃所以身材走樣。這種羞辱讓“我”再次跌入了痛苦回憶:幼年時因為外形不夠好看,屢屢成為被譏諷和排擠的物件;中學時一向溫順的父親會在自己吃吐司時突然喝止,喊一句“別再吃了!”

“我”的自卑也折射了東亞社會文化對女性的身材規訓以及隨之帶來的女性的外貌焦慮。雖然近年來,韓國掀起了一股女性拒絕化妝的潮流,反抗對女性外貌的捆綁,但是這種焦慮仍舊存在在日常的大小縫隙。投射到日常生活中,“我”做不到像心靈雞湯宣揚的那樣相信“內在美”的重要性,甚至外貌的不自信也剝奪了自我探索的更多可能性。像“我”這樣的女孩無法把自己塞進BM服裝,無法成為前輩愛慕的物件。因此“我”只能不斷內化了這種焦慮,不斷自證自己是被邊緣和嘲諷的物件——在大胃王的錄製現場,只能沮喪地看著自己被塞進滑稽的服裝,讓腰腹部的贅肉一覽無餘。

“我”和讀者可能存在的期待就這樣隨著金愛爛的敘述逐漸倒塌,原本象徵著輕盈又富有生機的夏日也變成了苦澀粘膩的汗水,黏附在自己的黑色套裝上。夏日沒有喚醒“我”,反而將自己殘存的希望一併燒完了。“我”原先是打算參加同學的訃告的,但是現在就像溺水一樣掉進了偏見之海,而那“掛滿夏季衣服的二層衣架,淡淡地、久久地俯視著我,俯視著沒脫喪服哭泣的我”。

“古典愛情”可以抗衡“現代愛情”的虛無嗎?

臺灣作家蘇偉貞的短篇小說《陪他一段》裡的費敏是一個笑起來很好看的女孩,她在大學期間拒絕了所有的追求者,直至畢業認識了學雕塑的藝術家。但藝術家不僅難以放下舊愛,甚至丟掉了“戀愛的心境”,一直與費敏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待費敏還不如前女友十分之一的好,即便如此費敏仍舊想要“陪他走一段”。

在這段關係中,費敏不斷地放低自己,讓對方佔據自己的全部生活,“跟他在一起,家裡的事不提,自己的工作不提,自己的朋友不提,他們之間的濃厚是建立在費敏的單薄上。費敏的天地只有他,所有他的天地愈擴大,她便愈單薄,完全不成比例。”這種失衡的感情逐漸變成了費敏一個人的單戀。費敏對藝術家說:“人魚公主的夢為什麼是個幻滅,我現在知道了。”而她本人也像是小人魚的現代演繹,小人魚為了心愛的王子獻出聲音,化為泡沫,她在燃燒完所有的愛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費敏對藝術家的愛放在現代社會的標準下並不“健康”,如果把費敏的故事放到豆瓣小組上,藝術家難以擺脫渣男的嫌疑,費敏在愛情中完全喪失自我的行為,在不斷強調女性自我意識的當下也十分不討喜。儘管費敏儘可能地給出了全部的愛,但是卻從未得到過對等的迴應,她隨記者團外出採訪,給他寫信訴說自己的想念,卻始終沒有迴音,把自己親手編織的毛衣寄給他,他卻更不把她放在心上,甚至到最後還要問她借錢給前女友的父親治病。如果簡單地用現代社會的標準去評判費敏的生命悲劇或許會覺得她咎由自取,不懂得從不對等的感情中抽身,任憑自己不斷墮落下去,從一個能把生活過得新鮮生動的人變得鬱鬱寡歡,獻祭般地讓渡了自己的主體性,既而毀滅。

七夕節與“單戀文學”:與愛無緣的人就沒資格談愛情嗎?

《穿過荒野的女人》,蘇偉貞、劉俊 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然而費敏並非不在乎“自我”,在遇見藝術家之前,她對現代社會通行的戀愛模式報以警惕和懷疑態度,常常會一本正經地說:“戀愛對一個現代人沒有作用,而且太簡單也太苦!”蘇偉貞、劉俊主編的批評文集《穿過荒野的女人》指出,費敏對“現代愛情”的不滿源於消費文化對愛情的入侵。《陪他一段》發表於六七十年代末的臺灣,當時無孔不入的消費文化無疑改變了人們對愛情的想象。表面上費敏雖然看似輕描淡寫地說著“我陪你玩一段”,卻拒絕將愛情當成消遣,而是反其道而行,追求“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的古典愛情。

費敏的“奮不顧身”在男女交往過程中潛在的彼此算計和自我掂量的現代社會顯得不合邏輯和匪夷所思,但是她對“賠賺邏輯”的主動捨棄恰恰是試圖抗衡虛無的現代愛情,反抗消費文化對愛情的入侵和改寫。而費敏的困境在當代社會仍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雖然現在的人們從未停止過對浪漫愛情的想象和嚮往,但是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中,愛情似乎已經與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講和,與更多的消費行為連結在一起,經過不斷地闡釋和包裝後,變成一種粗製濫造的想象和浪漫主義的陳詞濫調。在這樣的背景下,愛也變成了空洞的能指。費敏的生命悲劇也並非是喪失了主體性的結果,而是愛情的神聖性消解的現代社會踐行“古典愛情”的失敗嘗試。

值得深思的是,雖然“陪他一段”的決定是費敏獨自前往蘭嶼旅行,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

她也心甘情願地付出自己的愛,但仍然會在這個過程中質疑愛情是否使她失掉了自我,她對“古典愛情”也存在疑惑,不確定這種反其道而行的方法是否行得通,這種撕裂感一直伴隨著費敏的始終。她發現自己和藝術家之間,“沒有現代式戀愛裡的咖啡屋、畢加索、存在主義,她用一種最古老的情懷對他,是黑白的、人性的。他們兩人都能理解的,矛盾在於形式,不知道這種形式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單戀》:與愛無緣的人也在思考愛的問題

相比英美獨自消化自己的情緒,費敏對虛無的“現代愛情”的牴觸和厭倦,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單戀》裡的女孩小照對阿守的感情則到了“執迷不悟”的地步。即使小照自己也覺得,一百個人裡有九十九個女孩都不會覺得阿守好看,但還是瘋狂地愛上了平平無奇的阿守。阿守並不願意讓小照成為自己的女朋友,卻對她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讓她受盡了旁人覺得難以忍受的委屈和羞辱,即便如此小照仍舊心甘情願地付出自己的愛。

七夕節與“單戀文學”:與愛無緣的人就沒資格談愛情嗎?

《單戀》,[日] 角田光代 著,嶽遠坤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6月。

在外人看來小照就像一個完全被感情支配的“可憐蟲”。小照接到阿守發燒生病的電話後,立馬趕過去給阿守做飯、收拾屋子,但是小照卻在半夜被阿守趕了出來,身上連打車的錢都沒有,只能落魄地打電話向朋友葉子求助。但即便在這個時候,小照也想不到自己的“自尊”,反而是反思自己哪一步做錯了;只要阿守長時間不聯絡小照,她就會胡思亂想、失魂落魄,甚至讓自己髒兮兮地蜷縮在房間內閉門不出,任憑浴室的地板發黴,而阿守一發出邀約,她就會立刻恢復活力,元氣滿滿地出現在阿守面前,彷彿她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等著阿守的電話,第一時間向喜歡的人奔去。

這場單戀逐漸掠奪了小照原有的正常生活。原先她有正式的工作,和同事也相處融洽,但是認識阿守之後,小照為了阿守多次放棄和朋友規劃已久的聚會,逐漸被同事孤立,午餐時間只能一個人在公司附近的公園吃便當;為了能隨時接到阿守的電話,總是潦草應付工作、提前下班,最後被老闆辭退。但小照並沒有因為滑出正常生活而後悔或幡然醒悟,反而認為自己有了大把可以支配的時間,能夠在阿守需要自己的時候出現在他身邊。

小照似乎對社會身份、名譽財富毫不關心,也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和宏大的理想,彷彿除了愛情,她對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小說中,小照的朋友葉子和高中同學山中吉乃代表了大多數人對愛情的看法,對小照的行為加以制止,勸她放棄,認為這是完全喪失了自我的喜歡,是降低自我價值的“賢惠女”。這樣一個“戀愛腦”無論在日本還是國內都不會討喜,甚至會被牴觸和嫌棄。但是小照卻全盤照收了自己遭受的忽視與侮辱,更不在乎外人貼在自己身上的各類標籤,近乎盲目地愛著阿守。

七夕節與“單戀文學”:與愛無緣的人就沒資格談愛情嗎?

由角田光代小說《單戀》改編的電影 《愛情是什麼》(2018)劇照。

小照的確也有委屈和挫敗的時刻,她怕阿守愛上家附近咖啡館裡相貌姣好的服務員,發現情敵壽美禮後,覺得被奪走了所有的幹勁、行動力和自信。但是小照並沒有像英美一樣因為自卑退縮,也不像費敏一樣覺得愛情越用越陳舊,不得不以結束生命逃離愛情,但小照卻絲毫不覺得自己有去無回的愛是一種負擔,她就像是一個不懂得放棄的人,每次都能“重振旗鼓”,生命力也越燃越旺。她從不在乎現代男女交往講究的“好聚好散”,也不懂得知難而退和及時止損,甚至也全然不在意“自我”,彷彿她的存在就是要浪費自己、消耗自己,不斷地折磨自己。

雖然小照的行為往往不被大多數人理解,也難以加以效仿,但在小說構築的世界裡,她的痴纏卻得到了安放。在她的自我敘述中,這場不被外人看好的單戀遊戲,似乎到最後都不再需要對方的回饋和互動,而她也試圖跳出了所有的評判和標籤,拒絕被任何理論或主義解釋,純粹將個人感情發揮到了極致,在拋開他人對喜歡的定義的同時,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去體會“愛到底是什麼”。

作者 | 湯明明

編輯 | 王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