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現實妄想以眼淚博取同情

“哪有一夜成名,只有百鍊成鋼。”一個人從困境中崛起,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當一個人負債累累時,人生也如同跌落到谷底,看不到出路,甚至沒有一絲陽光照進來。如何成為自己的擺渡人,需要有智慧、有行動,而不是胡亂踩“坑”。

不接受現實妄想以眼淚博取同情

01

不接受現實,妄想以眼淚博取同情。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個情節,講述的是男主角安迪第一天入獄的表現,他和其他犯人一起,被勒令脫得一絲不掛,接受高壓水槍的沖洗,被胡亂撒上驅蟲粉,眼睛被刺激得無法睜開,爾後,抱著衣服走進自己的囚禁室,度過他們在監獄的第一個夜晚。

這是一個艱難的開始,有人不願相信命運就這樣被囚禁了。就像那個大胖子,他哭喊著、哀嚎著,後來被值班的獄警打得再也發不了聲。他不知道,那個默不作聲的安迪,靠著隱忍和堅持,居然能在十九年之後逃出生天。

人生實苦,但活著就有希望。老話說的:“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人生不可能總是順順當當,遭遇挫折、遭遇失敗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個真正的成年人,就應當直麵人生。

他們懂得負債累累,總有還完的一天。最要緊的,便是從現在就出發,努力行動起來,等賺到了第一筆收入,焦慮和憂愁也會少了很多。當自己重拾自信和樂觀,那麼就會感染很多人,新的轉機、新的出路也就接踵而至了。

不接受現實妄想以眼淚博取同情

02

坐等“救援”,而不是主動“出擊”。

人們常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

一個負債累累的人,如果一味等著別人的幫助,那麼老天也只會讓他一直等下去。那個人到底會不會來,就像小說《邊城》中的結束語:“那個人也許明天就回來了,也許永遠都不會回來。”

這種忐忑不安和遙遙無期只是一種折磨,看起來充滿希望,實際上,只是一個泡影。等來等去,等自己老去了身心,也磨滅了鬥志。

想要走出困境,其實誰都指望不上。就連最親近的人,也愛莫能助。要幫也只能幫一時,幫不了一世。

比如,親戚可以動用自己所有的資源,介紹你去做工或者當學徒,但這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站穩腳跟,能否成為行家裡手,全靠你自己去努力。

成功的路有千萬條,別人的經驗未必適合你。你要做的,是“另闢蹊徑”,是敢闖敢拼,是主動“出擊”。

所謂的“時來運轉”,只不過是在努力了很久之後,漸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越做越順手罷了。

不接受現實妄想以眼淚博取同情

03

想賺“快錢”,愈發雪上加霜。

《論語·子路》當中說道:“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事不要急功近利,否則就會成為拔苗助長,得不償失。

負債累累的時候,當然最想要實現的願望就是:“賺錢還錢”。錢來得越快,那麼還錢的速度也就會越快,壓力就會小很多。

可是,哪有什麼快速致富的通道呢?被急昏了頭的人,便開始一門心思琢磨著一夜暴富的門路,決定鋌而走險,賭一把。

前兩年,我的表叔因為在城市辦企業破了產,被迫回到老家,另謀出路。習慣了在大城市生活的他,看到街頭上連出租車都沒有,頓時覺得找到了商機。

於是,他東拼西湊了一百多萬,在狹小的縣城做起了“共享汽車”的生意,還一度把網點,建到了距離縣城二十公里距離的鄉鎮。

起初,小縣城的居民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的確“嚐了一把鮮”,可很快,人們就因為充電不方便、價格不便宜而無人問津了。表叔借來的錢又一次打了水漂,就連老家也待不下去,只得去往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到工廠裡做工去了。

不接受現實妄想以眼淚博取同情

人越是在困境的時候,越要懂得沉澱自己,找到自己的長處,並將之發揮到極致。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學會借力,學會用巧勁,才能讓自己,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做出更多成效。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