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2012年,著名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獎,在他的諾貝爾獎致辭中,講過一個故事:

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連吃飽飯都是奢望。中秋節那天,家裡難得吃頓好的,大家包了餃子,每個人雖然只能分到一碗,但也非常開心和滿足。

大家正準備享用美食的時候,突然來了個老乞丐。

莫言回憶道,他當時看老人非常可憐,出於同情,他去廚房給他端了半碗紅薯幹。但不曾想到的是,老乞丐非常憤怒,指責莫言道:

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在家裡吃著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有良心嗎?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本來一家人其樂融融、開開心心地在家吃餃子,卻被一個老乞丐莫名其妙地罵“心是怎麼長的”,莫言感到很氣憤。

可是他觀察到,老乞丐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義正辭嚴、擲地有聲,彷彿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彷彿是打心底認為自己不尊重老人、無禮至極。

但是,不論老乞丐怎麼想,莫言聽了這些話還是感覺很不對勁,但天生愛思考的他並沒有趕走老人,他一邊思考著老乞丐的話,一邊把家裡僅剩的半碗餃子端給了他。

老乞丐成功地對莫言進行了道德綁架,但是當時根本沒人知道這個概念。

現在我們知道,道德綁架其實就是一種道德上的邏輯混亂,簡言之,道德綁架就是一種社會知覺偏差,是錯誤的、扭曲的道德。

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壞人心中並不認為自己是壞人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當一個人做了壞事之後,我們希望他改過自新、懸崖勒馬,我們猜測他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整日處於焦慮與自責之中。

但是卻不能一概而論,要分幾種情況:

第一種人,他內心的善念尚未完全失去,他或許能夠如人們所想,改過自新。

第二種人,他打定了主意要當一個壞人,那麼他便會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自我價值保護傾向會讓他遠離道德規範的譴責,為自己開脫。如果他不為自己開脫,內心就會焦慮,會產生認知失調。

這時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就會強制性地驅使他為自己開脫,因此為了維持自我一致性,為自己開脫是這種人的必然結果。

第三種人,他從小就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在他的世界中,某些在我們看來是錯誤的行為卻是正確的,正如老乞丐一樣。

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希特勒的暴行讓世人以為他是大魔頭,是邪惡的化身。

如果他是第二種人,那麼在他發動戰爭暴行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自欺欺人,努力說服自己是為了偉大的目標而產生這些行為的。

如果他是第三種人,那麼他幹什麼就都不奇怪了。或許,在希特勒眼中,屠殺猶太人是個合理得不能再合理的決定,就像老乞丐一樣。

壞人和好人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的人能戴金子做的腰帶,修橋補路的勞動者死後卻連屍骸都找不到。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似乎已經不那麼靈驗了。

那麼我們到底是應該做壞人,還是應該做好人呢?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認為:你應該做好人。

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他曾經寫過一本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從人際交往中利益得失的角度將人分為了三種:給予者、獲取者、互利者。

給予者樂於助人,照顧別人的想法;獲取者只顧自己,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互利者強調互利共贏、平等交往。

格蘭特說,雖然給予者容易吃虧,被人利用並拋棄之後會陷入低谷,但是仔細觀察,能發現在那些地位最高的人當中,也存在著大量的給予者。

比如那些社會最頂層的成功商人,他們每年都會捐贈很多錢給慈善機構,既能提高公司的名望,也能幫助貧困的家庭,可謂一舉多得。

對於上述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斯坦福大學的傑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教授認為,壞人更容易取得權力。

顯然,他所指的這類人擁有巨大的野心,成就動機水平非常高,為了成功能夠不擇手段,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更易掌權。

不過,我們應該始終記得一句話:壞人會贏得戰役,卻會輸了戰爭。

聯絡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處在一張相互聯絡的大網之中,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都是其中的一個小點。

當壞人贏得了一場戰役,沾沾自喜的時候,卻對因此而啟用的節點渾然未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