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最近,一檔真人秀綜藝引發了全網民的“恐婚”。

綜藝節目《婚前21天》是一檔備婚生活記錄真人秀。節目邀請四組處在婚姻不同階段的夫妻組合,真實記錄他們親自籌備婚禮的全過程。節目旨在透過大眾對於婚禮淺層話題討論,深入剖析及展示當下社會不同年代的情感價值觀。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 《婚前21天》海報

本以為《婚前21天》又是一檔看各路明星撒狗糧的節目,直到奧運冠軍何雯娜與製片人梁超這一對,其衍生出的話題連環轟炸熱搜,將節目帶至輿論頂峰。比如,婆婆讓孕期反應強烈的何雯娜吃肉,兩家因為出閣酒、婚禮儀式及地點的爭執,梁超“百善孝為先”遷就父親等等。

二人引發的“先孕後婚”、夫妻關係、兩性平等、婆媳關係等現實話題形成了擴散式討論。#何雯娜家辦婚禮分歧##婆婆勸何雯娜吃肉#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一、二位。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何雯娜與婆婆

節目話題充足了,可觀眾慌了,這個“慌”大批量出現在未婚人群中,“恐婚”成了他們看完這檔真人秀後最真實的想法。吐槽聲中,夾雜著一些網友恐懼的表達:

“看得恐婚恐育了。。。。。 ”、

“真的是看的好無語,這個影片幾乎是這頓飯的完整版了,搞不懂梁超在兩邊取捨什麼,居然能說出來在爸爸和兒子中取捨,這樣的話,有沒有考慮到你的妻子呢?我要恐婚了。”

誠然,結婚、準備婚禮、懷孕的過程中,夫妻雙方、兩方家庭總有摩擦和需要溝通的地方,是存在的現實,也是備受關注的議題。從某種程度上,該話題確實擊中了觀眾的痛點,不少網友討論或表達了自己與節目中相似的經歷感受或經驗總結:不要閃婚,戀愛、訂婚、結婚、婚禮、過日子、懷孕、生子,一步都不能走錯等等。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部分網友微博評論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短片《安》海報

這部短片的名字是一個漢字。從它的書寫方式來看,它代表了在屋頂下(宀)的一個女人(女),這意味著女人留在家裡。安全、快樂、平靜和安寧,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然而對這部短片的內容來說,這個字卻是一種諷刺。

短片中,男女主都有著留學背景,他們在國外學習、相識,並結為連理,成家安居,除了對方,他們的家人均不在身旁。現在,他們生了一個孩子。一切都如此完美。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這位新手母親根本就沒有養育嬰兒的經驗,餵食、換尿布等讓新手媽媽手忙腳亂,而此時新晉奶爸卻選擇了逃避麻煩,自從孩子出生後就離開了家,並拒絕回家。同時,由於他們生的是女孩,他們典型傳統封建式的中國父母也不願意來幫忙帶孩子。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不幸沒有結束,初為人母的媽媽突然沒有母乳,這讓女主雪上加霜,陷入了產後抑鬱症之苦。很多人聽說過這種病,但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產後抑鬱症會很快消失,或者不會那麼嚴重,新手奶爸就是這麼想的。面對妻子的“發狂”,丈夫並沒有予以理解甚至白眼相對。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今天我們來聊聊“恐婚”

根據民政局統計的資料顯示,中國離婚率從2003年起連續15年上漲,結婚率從2013年開始連續6年下跌。婚姻關係日益脆弱的原因有經濟發展、社會結構、重新定義自我價值的各類因素摻雜其中。

婚姻是起初的激情與浪漫,也是相伴數十年後的默契與幸福;是兩個人相依偎的真誠與信任,也是兩個家庭的磨合與成長。從《婚前21天》到《安》,對現實婚姻痛點的反映,更加真實地展現出“中國式家庭”的繁雜瑣碎。

“恐婚一族”的謹慎和“離婚一族”的倉促都在指向同一個命題,即在一個全新時代下,如何定義“愛”與“責任”的關係。平衡好婚姻中的愛與責任,平衡好家庭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係,或許是當代“恐婚”年輕人需要學習的課程。

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組委會

部分文字來源:壹娛觀察、三聯生活週刊

圖片來源:網路

監製|孫見春

責編|劉路陽

採寫|韓嫣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