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開端》大結局之後,

豆瓣評分從8。2來到8。0,所以有人說它爛尾了。

甭管爛沒爛尾吧,反正播的時候(包括播完好多天了),依舊天天屠版熱搜。

不少人還產生了劇後PTSD,聽見《卡農》就犯怵,看見高壓鍋恨不得跑到百米開外……

作為2022年第一部出圈爆款劇,雖然《開端》為今年的懸疑劇討了個好頭彩,但國產懸疑劇,依舊前路迢迢。

愛扎堆,又不專業?

要說2022的開年大劇,那絕對非《開端》莫屬。

劇名叫開端,也確實有點開端的意思。沒有更新的日子,全網集體找兇手、猜動機、盤細節,為了加更白敬亭都親自下場。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它完結的時候,朋友圈裡全是肖鶴雲和李詩情的“結婚證件照”——

末日情侶kswl。

國產懸疑,已經很久沒有擁有過這樣的盛況了。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自打《白夜追兇》證明了懸疑劇大有可為之後,資本就開始像沙丁魚遷徙產卵似地湧入這個賽道。

2021年各平臺共產懸疑劇達92部,在各型別劇中排名第五。

投放如此密集,但愣是沒掀起半點水花,92部劇還沒一部《開端》話題度高。

國產懸疑劇到底哪不行?

首先是對懸疑劇的定位不清晰。

以懸疑劇大佬——迷霧劇場為例,《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兩部優質懸疑劇讓它一戰成名。

但也就風光了一年,迷霧劇場就迷路了。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迷

霧劇場《誰是兇手》)

本以為《八角亭》會探討人性曲折,沒想到是一場家庭倫理;本以為《致命願望》是軟科幻推理,結果人家整了出賽博朋克。

沒有一部懸疑劇像懸疑劇。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迷霧劇場《致命願望》)

而最像懸疑劇,也最受好評的《叛逆者》,卻被歸類為諜戰劇,沒有在迷霧劇場播出。

儘管披著民國、諜戰、陣營的皮,但《叛逆者》,它時刻充斥著解讀密碼、推理迷案和人性考驗,妥妥的懸疑啊!

迷霧劇場選片的標準,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

電視劇《叛逆者》)

對電影感的盲目追求,也導致了懸疑劇的本末倒置。

曾經“電影感”是一部電視劇能否得到大眾認可的一種標準,任何電視劇只要攀上“電影”倆字兒立馬變高階。

但在千篇一律的電影感之下,大家都有點審美疲勞。

本來看電視劇就是來看故事核心的,真想看電影感直接去電影院好了。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網劇《雙探》)

就說《

東北二人傳

雙探》吧,該劇角色厚重,製作班底都有電影製作背景,相當令人期待。

說實話,當我第一眼看到蒼莽的東北雪林、門窗發黃的肉鋪、頹圮的工業基地、新舊案交叉的敘事時,有一種想要喊出:“國產懸疑劇活了!”的衝動。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網劇《雙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強調畫面的電影感和藝術性沒問題,但懸疑劇不是MV啊。

從《雙探》的內容來看,想要敘事清晰、節奏緊湊地講完這個故事,三個小時足矣。

整部劇的敘事內容永遠在隔靴搔癢,就像永遠差一刀的拼多多,讓人失去耐心。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網劇《雙探》)

相比之下,《開端》裡時間迴圈的設定,張力十足的劇情、動感緊湊的節奏,都讓小印找回了久違的懸疑劇的刺激感。

很久沒看過不需要2倍速的懸疑劇了,這上頭的滋味,太美妙了。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小印忍不住想大聲告訴其他懸疑劇:

“快看看你們的標杆,以後都按這個節奏拍!”

萬物皆可“懸疑+”

既然是“懸疑+X”模式,那打頭陣的肯定是懸疑,其他元素是輔助。

最不濟,“懸疑”也應該與“X”平分秋色。

但現在看懸疑劇,都像開盲盒一樣刺激。

你永遠不知道它瓶子裡賣的什麼藥。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迷

霧劇場《八角亭迷霧》)

“懸疑+古裝”“懸疑+諜戰”“懸疑+甜寵”……

後面的才是重點,懸疑只作為一個小元素偶爾穿插其中,成了點綴劇集的一盤不咋精緻的小菜。

聽咱一句勸,別叫什麼“懸疑+”了,直接“+懸疑”吧,真誠點不好嗎?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

電視劇《風聲》)

而且定位的模糊,直接就帶來了專業性不夠,過度渲染設定的問題。

去年爭議不斷的《風起洛陽》即被歸為“懸疑+古裝”型別。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

電視劇《風起洛陽》)

市井人間、廟堂江湖,情懷有了,要說懸疑感,前幾集也還中規中矩,但是劇方偏要宣傳製作精良、考究。

抄襲其他設計師的團扇可以道歉,但滿屏的日式建築讓人尷尬,海報建築還被扒出是日本神社的樓門。

服化道精良只是影視劇製作的本分,將其當做賣點宣傳,本末倒置。

在處理專業知識上,也不夠用心:柳木造建築,純銅做兵器。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

電視劇《風起洛陽》)

《錦衣之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該劇是所謂的“懸疑+古裝+甜寵”模式。

女主是捕快,稱自己擅長追蹤之術。

本來以為終於來了個專業的,沒想到拿著放大鏡看了好幾遍,推出來的全是生活常識。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相比之下,《御賜小仵作》就表現得好很多,起碼對女主仵作的職業有相當的尊重。

以類似單元劇的小案件展現女主的職業素養,推動劇情和男女主的感情。

當然,後期劇情拖沓也是個懸疑劇的老問題了。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網劇《

御賜小仵作》)

唉,不吐槽了,

我先去取消連續包月。

無IP,不成活?

有一說一,國產懸疑劇的半邊天都是IP撐起來的。

發行方為啥沉迷IP不能自拔呢?

因為IP改編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低風險高酬勞。

相比原創劇集,IP本身有粉絲基礎,還可以降低劇本開發的成本和週期,實現在市場上的迅速投放。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電影《誤殺》海報)

但是為了湊熱鬧、趕檔期,懸疑劇文字打磨的時間越來越短。

這也就讓懸疑劇的內容高度同質化。

拿去年的三部懸疑劇:《雙探》《誰是兇手》《八角亭迷霧》來說,除了《雙探》走硬漢派推理風格外,其餘兩部都跟了20年社會派推理的風。

清一色地採用了“新案突發——引出舊案——抓捕罪犯”的經典三件套。

案中案的模式本身是吸引人的。

雙線並行產生的資訊差天然就帶來懸念,時間的跨度也能豐滿人物形象,但

再有效的結構用多了也會疲勞,更何況是如此高密度的投放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圖:迷霧劇場

《八角亭迷霧》)

劇方在敘事重點的把握上也越來越模糊。

既想製造懸念,又想影射社會現實。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重點不明確帶來的就是自說自話和故弄玄虛。

比如《八角亭迷霧》,過度追求反轉和懸念,反而把它真正想探討的家庭問題邊緣化。

網友吐槽節奏緩慢,邏輯不清,還被說是審美不夠。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大概是IP快翻到頂了,這幾年他們開始翻拍影視劇了。

但人類從幾十萬年前就開始進行影象記憶和思考,對影象的記憶能力一騎絕塵。

況且大家英語都不差,看懂故事沒那麼難,真的不需要同胞再翻譯一遍相同的故事。

毫無新意的改編,真的沒必要。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最後,讓我們回到今年的“懸疑標兵”《開端》。

同樣是書改劇,《開端》保留了書裡的核心元素,還加入了對社會的現實觀照,人物像原著裡一樣智商線上,沒有加入家長裡短,甚至也沒有多角戀情……

刷完《開端》,我想吐槽一下國產懸疑劇……

這個假期你在刷什麼劇?

本文授權自印客美學【id:ink20160101】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