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在去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獎的

《正發生》

,可謂屬於這個時代的電影。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這個上世紀60年代法國女孩艱難墮胎的故事,穿越了時代與地域的迷霧,與世界各地的我們產生著共振——比如我們身邊的新聞與熱搜,比如美國女性的墮胎權正受到“羅訴韋德案”可能被推翻的衝擊。

墮胎原本只是一種“行為”,但在時代與律法的限制下,逐漸已經變成訴諸女性身體、尊嚴、自由的“戲劇”。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確實已經可以把這類題材的無數作品稱為“墮胎情節劇”。不過相比之前的那些作品,《正發生》的特殊之處,正在於它沒有那麼情節化。

《正發生》改編自安妮·艾諾的自傳性作品,1963年的法國不允許墮胎,女孩子們要享受性愛,就必須承擔受孕和流產的風險。

我們的主人公是個有著寫作夢想的、充滿活力的學生,當她知道自己懷孕後,幾乎沒有什麼猶豫,便決定終止妊娠。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影片的大部分時間都聚焦她尋求流產途徑的過程,“正發生”這個概念也因此具有了三重的指向。

它一面體現在片中以懷孕的週數作為章節體劃分影片段落,讓人緊張於這綿長的懷孕現在時;一面則是尋求墮胎方法的進行時;與此同時,它還指向主角身邊的女孩,甚至世界範圍內無數被流產問題困擾的女性。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透過女孩之間的聊天我們得知,在這個流產非法的國度裡,有無數女孩因為地下墮胎失去自己的生命,運氣好的那些,則能被送到醫院,在好心的醫生的幫助下,被診斷為“自然流產”。

由於其自傳體的性質,也由於導演奧黛麗·迪萬那貼近人物身體的鏡頭,《正發生》顯得極其私人。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雖然主角安妮總有三兩好友,但整部影片依舊透露出一種強烈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一方面來自流產手術必須掩人耳目的地下性質,另一方面也來自她獨自作出決定、獨身前去手術——並且還是兩次——的痛苦。

在長達數分鐘的流產手術中,我們與安妮共享了她緊迫的呼吸,以及醫療器械碰撞時的冰冷金屬聲。

這種孤獨感同時也是法理和道德層面上的,是時代與不公正的律法,把這些女性推到了這個位置。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正發生》所處的60年代還提供了一種極具諷刺性的對比,在影片的其他時刻,我們能看到主人公們在舞會上律動身體,在課堂上恣意討論,在閨蜜會議時交流高潮奧秘,這些場景與女性形象,和我們印象中的現代法國沒有任何不同;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但鏡頭一轉,我們看到的是水煮消毒的器具,是醫生討論著流產時的漂白粉如何殺死了女孩,是狹長的器具插入下體。

在這些時刻,法國和女性們的遭遇又變成了前現代的。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在這樣鮮明的對比下,過去和未來都成為利刃,不管是以異託邦把女性作為生育機器的恐慌推到極致的《使女的故事》,還是這部以今日的自由視角去重讀過去法國的《正發生》,都展示了一個事實——

女性所面臨的那些痛苦與撕扯,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有本質性的變化,它們與性別彷彿締結了永久契約,一切都是現在時,一切都是正發生。

無關時代與地域,她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