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人為複製的生態系統,巨資打造的模擬地球,歷時兩年的封閉實驗,縝密計算耗資數億,只為建造一個新地球。萬眾期待信心滿滿,為何頂尖科學實驗最終卻淪為一場鬧劇?人類史無前例的最大封閉實驗,為什麼至今還讓人耿耿於懷?今天要聊的是,你不知道的

生物圈二號實驗室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1991年9月26日,一條震驚世界的訊息,幾乎佔據了各國主流報刊的頭版頭條,新聞的標題是:由美國太空生物圈風險投資公司,主持的生物圈二號,實驗基地正式建成並投入測試。照片上,8位被美國媒體歌頌為國家英雄,從無數志願者中嚴格篩選出來的科學家,滿面笑容地向大家揮手告別後,毅然決然地踏入了一扇密閉的大門。

這些身穿嚴密防護服的科學家,並沒有被送往太空,而是進入了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荒漠的一座鋼製玻璃房中,開啟了一場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實驗,而這個實驗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

生物圈二號

。什麼叫生物圈二號?這場實驗又憑什麼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從這項實驗被命名為生物圈二號,就可以窺探在實驗啟動之初,科學家們對其寄予的厚望,生物圈一號即為地球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的總和。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大家初中地理都學過,生物圈中包含了從大氣到海洋,岩石等各個存在生命的生態圈層,這些生態圈環環相扣,共同構成了一個可以自給自足,自我調節的封閉生態系統。生物圈二號,就如同它的名字,這項實驗即意在模擬地球的生物圈環境,為人類再造一個地球。有人可能要問了,我們在地球上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麻煩,再造一個地球出來呢?

可能大家不知道,從二戰以來,人類的科技進步,人口激增,使得地球上87%的土地都已經被人類活動所佔據。而據調查,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僅有3%的陸地未被人類所涉足,人類為了生存發展擴張生活領域無可厚非,但這種行為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原有生態平衡被打破,從而導致了生態結構及功能的退化,最終失去生產力。

簡單來說就是,生物圈的自我修護能力在逐漸喪失。而這會帶來土地退化,氣候突變,生物大範圍滅絕,水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可怕的後遺症。這些後遺症隨隨便便拉出來一個,都足以讓人類陷入焦頭爛額的生存困境。然而不幸的是,直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未找到切實有效的辦法,來制止生物圈的退化,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事實上,早在80年代就有科學家希望另闢蹊徑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移民外星球”,再造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生物圈。於是,在這種生存需求的威脅下,1982年世界頂尖科學家們開始提出一項實驗猜想,他們希望能夠在地球上建立起一個,完全密閉的小型生物圈,來為未來的人類提供可以生存的避難所。這項實驗懷揣著悲天憫人的情懷,為人類的未來進行未雨綢繆的謀劃。

因此,實驗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無數人的響應與支援,其中就有美國超級富豪艾德巴斯,與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了兩位超級富豪的支援,這項計劃很快就開始啟動了,按照最初的設計思路,生物圈二號需要在地球上建立起一個,密封玻璃球式的生態系統,利用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質並供給氧氣,動植物形成完整的食物鏈閉環,微生物對死亡的動植物進行分解,並生成二氧化碳和礦物質,最後開始新的迴圈。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這個超級工程從1986年開始著手設計,直到1991年才宣佈完工,在歷史的5年內,無數媒體駐守實驗基地,希望能夠獲得該項實驗的第一手資料。1987年的《發現》雜誌,更是將生物圈2號宣揚為繼肯尼迪總統啟動登月計劃後,美國最激動人心的科學工程。那麼這個歷時數年,耗資2億美金的超級實驗基地,到底長什麼樣呢?

科學家們選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荒漠中進行這一實驗,這裡日照強烈,可以更好地模擬太空場景,整個實驗基地佔地1。28公頃,由鋼筋玻璃密封出了20。4萬立方米的空間,並按照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與物質迴圈的原理,引入了3800多種生物,以此模擬出地球上多樣的生態系統,這些設計師在這個空前絕後的基地裡,儼然造出了一個小型地球,熱帶雨林紅樹林沼澤熱帶草原沙漠,以及佈滿珊瑚礁的海洋。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實驗基地中還設計了人造風雨系統農田,以及人類可以居住的場所等等。整個實驗基地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設計者們希望人們能在這個實驗基地中,實現長期自給自足的生活,從而為下一步開發太空提供支撐,隨著實驗基地的即將建成,一則招募志願者的公告更是將全球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了這裡。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科學家們,紛紛報名前來測試,但這場測試遠比選拔航天員要嚴格得多。

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超高的學科專業水平,對於體能以及心理素質等測試,也是相當的嚴苛,他們需要在一個極狹小的封閉玻璃空間內進行忍耐力實驗。很多實驗者在嘗試幾天後,就堅持不住選擇了放棄,而測試中最優秀的人則是在其中連續生活了3個月。一個由四男四女組成的科學家團隊,最終被選拔出來,開始入駐實驗基地。本來是關乎人類命運的實驗,為何卻成了鬧劇?

1991年9月26日,在8名實驗成員轉身走入基地的大門後,實驗正式宣佈開始,令人意外的是,這場耗資無數,萬眾矚目的歷史性實驗,卻一步步地淪為了眾人眼中的鬧劇,實驗計劃的關鍵測試維度便是自給自足,當實驗一旦開始,為了保證基地生物圈的封閉性,便不再允許任何人物的進出。然而意外卻來得太快,在進駐基地的第12天,一位名叫簡波因特的生物研究員,在使用打穀機時中指指尖被不慎切斷,即便團隊中的醫生對傷口進行了處理,但波因特的傷勢依舊不斷惡化。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於是,實驗中心不得不將大門開啟,將波因特送出基地進行治療。這次意外似乎已經預示了實驗的失敗,更不用提波因特在治癒迴歸時,竟然還帶進去了兩個行李箱。行李箱中到底裝了什麼物品,我們至今不得而知,但整個實驗的可信度,從此開始就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隨著意外的風波漸平,這些科學家們的實驗生活也開始步入正軌,他們不僅要讓生物圈二號,這個龐然大物不停地運轉下去,還需要對各個環境要素進行監測與記錄,他們甚至還需要自己種植口糧。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生物圈二號的漏洞逐漸顯露出來,首先被暴露出來的是物種的失調,設計者們將生物圈進行簡化後,搬運進實驗基地,但顯然這些生物並不能很好地形成生物迴圈,短短兩年裡,被引入的25種脊椎動物就有19種消失了。而隨著花粉傳播動物的死亡,許多種植物不能夠被正常授粉,實驗員們的糧食危機也開始出現,儘管入駐的八位科學家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業界精英,但唯獨缺少了擅長種植的農民,雖然基地設計了大片的農田區,但在這八位科學家的手中,水稻麥子不結籽,餓肚子逐漸成為了常事。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當兩年後成員們被放出實驗室時,所有人的膚色都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橙色,據說就是因為在實驗基地,他們只能依靠根莖類植物為生造成的。而土壤大氣,以及海洋的佔比問題,使得生物釋放的二氧化碳量遠遠超過了植物所能吸收的含量,而植物製造的氧氣不僅要供給實驗人員,以及數量眾多的動物,就連海洋的分解作用,也在消耗這些來之不易的氧氣。隨著氧氣含量的降低,實驗室內的二氧化碳,氧化亞氨等氣體濃度逐漸升高,幾度越過了警戒水平。

以二氧化碳為例,在實驗被迫結束的1993年,實驗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為4000ppm,幾乎是地球正常值的12倍,而氧氣含量更是從21%降到14%,相當於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生活,實驗室內狀況頻出,為了成員的生命安全著想,在兩年的試驗期中,大門被數次開啟以補充食物與氧氣,而生存環境的惡劣,使得實驗成員間人際關係也出現了問題。成員間拉幫結派,彼此互不理睬,甚至出現激烈的爭吵與鬥毆,控制中心不得不請來心理專家為他們進行診斷,這場浩浩蕩蕩的標誌性實驗,最終淪落成為世人眼中的一場鬧劇。

耗資數億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為何失敗收場

而實驗得出的許多研究記錄,因為並沒有做到遵守實驗規則而成為了一紙空談,這場實驗最終走向失敗。但實驗的初衷以及對人類的警示意義是不容抹殺的,生物圈二號實驗基地在幾十年後的今天,被改造成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旅遊基地,它的存在似乎在告誡每一個來到這裡,以及聽過這段故事的人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的奇蹟不可複製。

人類破壞生物圈的行為還未停止,但最終結下的惡果,我們並沒有能力去承擔,一旦地球生態進入了臨界值,我們就絕不可能獨善其身,只能和其他生物一同走向滅亡。因此,與其將精力全部集中在,虛無縹緲地複製地球奇蹟上,還不如從現在做起,將地球生物圈的保護工作提上日程。小夥伴們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咱們評論區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