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公元前200年,劉邦已經當了7年大漢皇帝,結果這時,韓王信叛變,勾結突厥,圍攻太原,劉邦如何能忍,率30萬大軍,御駕親征,一路追至大同平城,為了不讓匈奴逃脫,劉邦不顧勸阻,帶著先頭部隊,輕裝上陣,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人層層包圍,幸虧手下謀士陳平獻上“美人計”,劉邦才僥倖活了下來……

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公元209年,此時朝代更替,已經到了唐朝,3年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殺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著老爹李淵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同樣志得意滿,然而,李世民此舉,卻引起突厥頡利可汗不滿,聽說中原王朝政局不穩,帶著10萬大軍浩浩蕩蕩殺了過來,攻打原、靈,包圍涼州,進而侵犯涇、原,直逼渭水,無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御駕親征,在渭水之畔,與頡利可汗簽訂了恥辱的“渭水之盟”!

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無論白登山之圍,還是渭水之盟,對於劉邦和李世民來說,都是一生恥辱,然而,李世民僅僅用了3年時間,便將渭水之盟的罪魁禍首頡利可汗生擒,圈養在長安,而劉邦終其一生,都沒能洗刷白登之恥,死後還害得呂雉被矛盾單于羞辱,為何李世民能雪恥,而劉邦卻不能呢?原因有三,最後一點很無奈!原因一:李世民志在掃除外患,劉邦忙於平定內憂渭水之盟,唐朝已經建立11年,此時的唐朝,在李淵手中,基本上已經消除了所有的內患,而李世民是在公元206年登基稱帝,經過3年的努力,到頡利可汗進犯之時,已經將朝堂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可以說,國內基本上沒有敵手!

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而劉邦就不同了,漢朝建國之初,勢力錯綜複雜,異姓王數不勝數,而登基稱帝的劉邦,已經54歲,在漢朝,這已經算是高齡,劉邦的第一要務是剷除國內異己,消滅韓信、消滅彭越,消滅英布,甚至連最忠心的小弟樊噲,都沒打算放過……劉邦忙著殺大臣,哪有精力對付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冒頓單于?而李世民就不一樣了,國內安定,登基之時年僅29歲,正值壯年,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光,不要說頡利可汗惹了他,就算不惹,李世民就能任由他逍遙自在?

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一個志在剷除外患,一個憑死解決內憂,這是李世民花3年時間便能一血前恥,而劉邦一生無法洗刷恥辱的根本原因!原因二:時局不同,將士心態不同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可以說,李世民稱帝,是一個新政權的開始,新朝伊始,一切都是全新的,李淵時期的老臣,想要又富又貴,那必須想辦法獲得李世民的認可,參與玄武門之變的那些人不用說,必須抱緊李世民大腿,李世民倒了,他們就是亂臣賊子,必須支援,而像投降過來的魏徵,薛萬徹等人,則需要在李世民面前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得努力,像李靖這種,在玄武門之變,持觀望態度的人,更需要證明自己的忠心,因此,李世民簽訂渭水之盟,可以說給這些人提供了一個表現的機會,誰不是嗷嗷往前衝?一個頡利可汗,哪裡能夠抵擋想立功想的發瘋的大唐臣子?

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而劉邦時期就不同了,首先,經過多年征戰,手下臣子,該撈軍功的,基本上已經老足,剛剛建立了新國家,享受,才是第一位的,而且,當時劉邦已經開始著手鏟除異姓王,臧荼、張敖、韓王信被廢殺,過大的功勞,已經成為大漢勳貴們的催命符,這個時候,誰還敢當出頭鳥,蟄伏起來,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誰會為劉邦出頭?原因三:韓信已死,李靖尚存漢朝有位戰神叫韓信,唐朝有位戰神叫李靖,韓信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可以說,劉邦有一半天下,都是韓信幫忙打下來的,而李靖,也不比韓信差,從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憑軍功成為大唐武將第一人,然而,二人結局卻截然不同,韓信被呂雉帶著一幫婦人,用棒槌活活敲死,李靖雖然也受到猜忌,但依舊有機會領兵出征,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又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白登之恥,劉邦一生無法洗刷,為何僅3年,李世民便能生擒頡利?

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夠生擒頡利可汗,恰巧便是李靖的功勞,假如劉邦能牢牢掌控韓信,讓韓信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命,在臨終之前,讓白登山之圍的冒頓可汗,給自己在皇宮跳舞,也不是不可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