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導讀:

技術賦能的《書畫裡的中國》不僅是北京衛視守正創新的一大步新鮮嘗試,更啟發著文化類綜藝的創作,動搖著大眾學習歷史的保守態度。

文 | 黎河

元豐五年三月,蘇軾在《黃州寒食帖》中有“死灰吹不起”的一時惆悵,但為什麼僅僅在四個月後,他又能“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做出一篇《前赤壁賦》盡顯人生豁達境界?

由中茶獨家冠名北京衛視《書畫裡的中國》最新一期節目走進蘇東坡的作品和故事,既從《西園雅集圖》的一次文人聚會中引出主人公,也在《黃州寒食帖》跌宕起伏的詩情和筆意中抒發人生之嘆,還在《前赤壁賦》和《赤壁圖》裡把煙波浩蕩、山石硬朗下的心境銳意表達。透過主題“達觀”,節目不僅讀懂蘇軾的人生,也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勾勒清楚。

“人在畫中游”技術賦能,

讓普通人與傳統藝術無邊界

萬千風物,一期一會。

從生機到知音,再從神逸到達觀,《書畫裡的中國》把眾多經典書畫和綿延千年的傳統文化都融入到這些能產生古今共鳴的主題之下。不僅有《早春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讓觀眾看到道家文化的形象表達和古人的時尚,還能在《伯牙鼓琴圖》《贈汪倫》中分享“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人間趣事,或是在最新一期節目各種與蘇軾相關的書畫中教會人們怎樣去面對人生的失意。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但怎麼把這些書畫與主題聯絡得更生動緊密呢?虛實結合的“人在畫中游”或許是答案之一。不管是在《臚歡薈景圖冊》之“香林千衲”中穿行,還是在《清明上河圖》的拱橋上眺望正在收帆的船,或是《西園雅集圖》中與各位書法家、畫家和詞人們高談論闊,透過數字繪景、3D復現技術、影視演繹等呈現手法,《書畫裡的中國》讓傳承千年的書畫文物及其蘊含的歷史故事“活”了起來。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打造文化精品,在新的時代則需要創造新的場景、運用新的技術、採取新的理念。廣播電視媒體已經進入媒體深度融合的發展週期之中,以這些新技術的應用為代表,《書畫裡的中國》在進行傳統文化的發掘和創新表達時獲得更多的技術賦能。

更進一步,靜態的書畫直接被演繹成鮮活的故事,節目在形式創新方面頗具巧思。節目根據畫中人物的身份和所處情景等,安排了迥異的“開口”互動場景,新鮮感十足。

不管是佘詩曼入畫尋找虢國夫人,還是吳宣儀入畫《宮樂圖》搶琵琶,或是陳都靈入畫探尋《重屏會棋圖》背後的秘密,穿梭其中,動靜相宜,視覺轉換美輪美奐,帶來了流暢的沉浸式觀賞和體驗。觀眾跟隨節目穿越時間和空間,打破了單一傳統的舞臺視角,創造了豐富、震撼的文化體驗。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節目因為這種創新意識,才能讓文化的表達脫離以往單純“解讀”的桎梏,成就了新的經典。每一期節目有特定的主題,但又不侷限於一幅書畫,而是層層推進,讓靜態書畫與動態影片、日常生活和藝術作品、藝術家和普通人之間的界限消失,當感官上的愉悅和無差別的審美沉思都在綜藝節目中融合,便沒有青年不看它的道理。

有細節、重史實,

“微傳播”裡有“文化大美”

“東坡”雅號的由來是什麼?蘇軾和朋友為什麼選擇大晚上在月光中游歷赤壁?《重屏會棋圖》中的棋為什麼全是黑子?舉止癲狂的懷素竟然是最早的“凡爾賽大師”?

每一幅書畫都從細節處得到解讀,不管是人物的著裝、勾勒的筆觸,蘊含的隱喻等,都在節目中有著深刻的解讀。《書畫裡的中國》帶我們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化背後的根源,釋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無窮的傳統文化魅力,讓更多年輕人走進書畫、瞭解中國。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更關鍵的是,這些細節本身就蘊含了各種奇趣之處。基於歷史真實進行合理發揮、大膽提問,闡述古畫背後的文化內涵,從容而詼諧的敘事基調之間,洋溢著對傳統文化的自信。

很多人會擔心,對歷史的敬畏和傳播的創新之間怎樣找到最佳平衡?《書畫裡的中國》對書畫的演繹和解讀尊重歷史,不迎合、不媚俗、不獵奇,每期節目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解讀書畫作品,讓東方氣韻因其內涵而打動人心,傳頌四海,而不是讓書畫淪為消費品。

某種程度上來說,書畫成了歷史的鏡子,也在記錄歷史的答案。正如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常務副會長祝帥說,“時過境遷,歷史總是在不斷地變換。但是人們透過書畫作品,來記錄下來歷史上的某些片段的傳統和習慣,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書畫裡的中國》每期不僅介紹書畫相關的知識,更從歷史中尋找新的啟示,成為了迷思之中的一道“光”。

不同於其他文化節目的呈現模式,而是從書畫故事的角度,試圖去呈現華夏文化發展傳承中值得反思的點,例如從《清明上河圖》中看到北宋的興衰,也得到“居安思危”的道理。這種解讀歷史的新鮮視角,成為了整檔節目的亮點所在,也構成了其最為珍貴的意義。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在舉重若輕間,《書畫裡的中國》向觀眾傳遞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更傳遞了優秀傳統文化承載的自信和情懷。節目總撰稿和總編劇喬魯京表示,“此類節目要注意將專業的精英意識轉化為大眾化表達。這需要創作者瞭解和熱愛這個領域,要有自己的專業判斷、價值判斷。在創作過程中要把握正確的創作方向,能夠在正史、野史、戲說之間有明確的判斷和認知。”

助力文化自信,創新文化傳承,

在書畫裡“講好中國故事”

當下,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漸加大,“講好中國故事”越來越成為我國向世界展現文化自信、溝通與各國情誼的重要方式。

從文明古國到文化強國,最直觀地體現在於文化自信的迴歸、東方文明的重塑,這是我們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一方面,藝術上我們自信,那些結構複雜、氣勢奔放的書畫有極高的藝術造詣,一舒一頓盡是人生;另一方面,思想上我們自信,不管是逆境中的豁達堅韌,還是流離下的家國情懷,都讓我們更有勇氣面對未來。

《書畫裡的中國》植根於中國人對於審美的追求,它從形式上逐漸喚醒中國人細胞中深遠的記憶,這些記憶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積澱。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此外,這些藏在博物館裡的書畫真實地透過電視走進我們的生活,讓價值傳播更有力量。在目前一大堆致力於文化傳承的綜藝節目中創新突圍,真正讓傳統文化在火起來、活起來後能內化成當代人的價值內涵。

事實上,《書畫裡的中國》廣受好評的原因在於,它讓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承煥發新生,把古代真實的“頂級流量”轉換成當下的流行表達。因為只有在體驗式、感官式的呈現,而非機械式、標準化的重複中,大眾的審美理解力和文化創造力才能被啟用。這種不按常規出牌的創新突破,也是當下文化類綜藝節目創作最需要的。

走進“書畫”、瞭解中國,這檔綜藝如何增加公共文化厚度?

從綜藝節目面向觀眾的那一刻起,討論文化藝術時就多了一個廣為人知的腳註,而這正是多數大眾通俗文藝作品最渴望獲得的社會價值。不僅當青年再度走進博物館時,腦海裡想起曾經看過的某一個細節,聽過的某一種解釋,書畫便有了新的生命力;而且書畫中傳遞的歷史經驗又會幫助個人、集體乃至國家做出新的抉擇,真正在以史鑑今中繼往開來。

站在新時代的開端,歷久彌新的北京衛視再次推出這樣一檔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統一的精品力作,用看得見的文化自信,聽得到的歷史迴響,在書畫中探尋中國文化、凝聚起中國精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