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生命彷彿是一條小河,時而蜿蜒流淌,時而奔湧湍急。心情鬱悶時,覺得一切都令人煩惱;而心情舒暢時,卻感到整個世界都如此親切可愛。修行和禪悟,可以幫助人們看清方向;沉靜與穩重,也讓自己更加成熟,不會隨意地抱怨,更能用平常心對待得失。下面分享南宋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送存書記南宋:樑棟一聲兩聲松子落,一片兩片楓葉飛。夕陽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歸。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樑棟在南宋鹹淳四年中了進士,曾擔任錢塘仁和尉,宋朝滅亡後隱居山林。茅山是一座著名的道家聖地。詩人的弟弟樑柱也是山中的一位道士,已經在此修行了很多年。詩人喜歡讀書,更愛好鑽研各種佛道理論,可謂儒釋道知識俱全。他經常借書回家翻閱,遇到精彩的地方就謄抄一遍,不懂的地方也記錄下來,等到還書時一併請教。有一次他去弟弟那裡送還存書,回來時有所感悟,便寫詩記錄自己的心情。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茅山風景秀麗。這裡不僅有奇峰怪石,還有古松清溪,春天時萬物生機、草木旺盛,秋天裡滿山紅楓、果實累累。一年四季都是遊人如織,四面八方都有高士前來拜訪。詩人隱居之後,也是這裡的常客,但每次來此都有新的感悟。一年的秋天,詩人來此還書,他與弟弟也有很長時間沒有會面了。二人互道問候,又拉起了家常,然後詩人就開始虛心地請教一些問題。不知不覺已到傍晚時分,弟弟請哥哥用膳留宿,詩人不願打攪弟弟的生活,於是婉拒後就要下山。弟弟趕緊為哥哥送行,二人邊走邊說,很快就來到了半山腰。清風徐徐、松濤陣陣,青山巍峨、白雲繚繞,詩人更覺心情舒暢。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前兩句採用以動寫靜的手法,似乎得到過盛唐詩人王維的妙傳。樹林裡不僅杳無人跡,甚至連飛鳥也尚未歸巢。而松子落地、楓葉飄飛的聲音極其細微,詩人卻感覺聲音好像很清晰,可見山林中環境極其幽靜,讀者也彷彿感覺到柔風細細、果實累累的生動畫面。“松子落、楓葉飛”,不僅展現出秋天的季節特徵,而且借山林的幽靜氛圍,表現出禪者心境的寂靜閒適。“一聲兩聲、一片兩片”,讀起來十分舒緩,也很悅耳,更彰顯出詩人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後兩句描繪傍晚時分的景象,夕陽落山、明月初升,一僧一道、結伴前行。這裡的道人是弟弟,僧人則是詩人的自稱。弟兄倆在夕陽下也形成了一個生動的剪影,而落日與新月則一西一東,相互映襯,展現出一幅靜謐、柔美的黃昏圖景。詩人緩步行走在這種幽靜的環境中,禪心豁然洞開,更領悟到了禪家空寂和虛無,同時也抒寫了詩人心中澄明的感受。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以動寫靜,全文未提一個禪字,卻禪意濃濃

細味南宋才子的這首禪詩,語言樸實、清新暢達。作者雖然並未提及一個禪字,但透過對山林中幽靜氛圍的描繪,以及自身禪悟的敘述,表達出作者對禪境的無限嚮往。而作者以動寫靜的方法雖然不是獨創,卻臻於完善,幾乎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最後兩句的景語,可謂充滿了禪意,也令人有一種心如止水的感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