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公元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的李世民稱帝;但在下一年,當時的天節將軍、燕郡王李藝(羅藝)就悍然在幽州起兵造反。

羅藝為啥如此衝動地以卵擊石?是出於心虛;為啥心虛?極有可能是站錯了隊。

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看看羅藝的發家史,我們就能明白啥叫“亂世出梟雄”。

羅藝本不是關隴人士,祖籍襄陽,跟著父親寓居關中、投身軍旅。他的父親羅榮曾擔任監門將軍(隋唐時期中央十六衛之一的主官,正四品),羅藝本人也在年紀輕輕時從軍,算是將門世家。

據稱羅藝性格狡猾、剛愎自用、兇悍無情,簡單來說就不像個老實人,但硬實力卻相當了得:精通騎射、善使馬槊,“勇於攻戰”——即打仗很生猛。

這種人物,在尚武的隋朝是極有市場的。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年間,羅藝屢立戰功,逐漸官至虎賁郎將,駐紮在北平,受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統領。

不過,羅藝的軍旅生涯並不如意。在業務層面而言,他久經軍旅、能力極強,是帶隊伍的一把好手;但在另一方面,由於性格兇悍任性、經常觸碰規則,他沒少遭受上司李景的收拾。

若在治世,羅藝這樣的軍人也許不會有什麼大的前景,但“所幸”他迎來了亂世。

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隋朝末年、民變四起,各地逐漸陷入混亂,而羅藝所在的涿郡則成了各路義軍的集火目標。這裡向來物產富饒,加上之前隋煬帝三次遠征高句麗以此為基地,在這裡囤積了大量軍備、物資,殷實的家底讓各路人馬眼紅不已。因此,不斷有義軍前來攻打。

由於多年的混亂,當時的隋軍戰鬥力下滑嚴重;面對這種架勢,留守涿郡的趙什住、賀蘭誼等將領毫無章法、難以抵擋,只有羅藝所部奮勇作戰,屢屢獲得勝利。這種戰績讓他在軍民中的威望日漸提升,但卻也“功高震同僚”,遭到了趙什住等人的嫉恨。

但羅藝並非善類,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在一次出征途中,他成功煽動了將士們對留守官的仇恨,隨後返回城中、控制了局面。

緊接著,羅藝一邊以鐵血手段清除異己,一邊大度地賞賜將士、賑濟百姓,迅速地博取了幽州軍民的擁護。隨後他自稱幽州總管,成了亂世中的一方豪傑。

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雖然出身軍旅,但羅藝並不是一個只懂打仗的軍閥。他不僅善於收買人心,政治覺悟也相當高超,善於判斷形勢走向、選定押寶物件。

公元618年,發動江都政變、弒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率軍西歸,在遭受李密的阻擊後退往山東,隨後派人招攬羅藝。但羅藝義正辭嚴地斷然拒絕:“我,隋臣也!”隨後斬掉宇文化及使者,為隋煬帝發喪。

不久後,河北梟雄竇建德、高開道也都派人前來拉攏,但羅藝敏銳地判斷,在當時的格局下,無論是竇建德、高開道還是宇文化及,都成不了大事,只有唐公李淵未來可期。於是他決心歸唐,甚至明確表示,敢反對這一決定的殺無赦。

隨後羅藝上表李淵、表示歸順,被正式任命為幽州總管。

這種局面,眼前的梟雄竇建德當然不樂意,為避免陷入唐軍南北夾擊,他親率十萬大軍北伐幽州。

雖然實力處於絕對下風,但羅藝不僅本人精於攻戰,手下還有薛萬均、薛萬徹等強悍的將領協助。經過持續百天的的鏖戰,竇建德絲毫佔據不了上風,只好訕訕地撤軍。隨後雙方屢次交手,但羅藝總能讓對方吃虧。

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從隨後的記載來看,羅藝與李唐王朝之間關係並無嫌隙,甚至可以說是極為和諧。

公元620年,羅藝被封燕王,賜姓李;

公元622年,竇建德餘部劉黑闥造反,李世民率軍征討,羅藝也帶領本部將士積極配合,並在徐河大敗敵軍、俘斬八千人。

下一年,羅藝入朝叩見李淵,得到了隆重的優待,並被拜為左翊衛大將軍(正三品高官)。

然而,隨後的畫風卻突然改變。

史書稱:“藝自以功高位重,無所降下,太宗左右嘗至其營,藝無故毆擊之”。即:羅藝自恃功高、待人驕橫,李世民的幕僚來到他的軍營被其毫無理由地親自毆打,雙方由此結下了樑子。

因此,到了公元627年,隨著李世民稱帝,羅藝“懼不自安”,悍然在幽州起兵,結果被自己的部將擊敗、悽慘地死在逃奔突厥的途中。

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從表面來看,羅藝貌似是因為得罪了李世民,做賊心虛、故而造反自保,說白了就是被自己的任性害了性命。

但從羅藝前期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並不是個莽夫,為啥非要無故得罪當時被封為天策上將、地位僅次於儲君、在軍隊中威望無人能及的李世民?

原因很簡單,他選擇了李建成的山頭。史書中有三個細節證明了這一點:

第一,公元623年,太子李建成親自征討劉黑闥,此時的羅藝積極帶兵前來會師,並且在洺州見到了李建成。在此事之後,羅藝才入朝拜見了李淵,從此越發官運亨通。

第二,羅藝毆打李世民的部下,是在他進京朝見之後。而對於這一犯上之舉,李淵起初“怒,以屬吏”;但沒過多久就將其釋放、和好如初;

第三,公元626年的玄武門之變,薛萬徹、謝叔方率領李建成的2000親兵圍攻李世民所部,讓後者一度岌岌可危。而薛萬徹,當初正是羅藝的親信:“薛萬均,世雄之子也,與弟萬徹俱以勇略為藝所親待”。

李世民剛剛稱帝、羅藝就舉兵造反,只是因為私仇?站錯隊才是關鍵

以上幾點聯絡起來,不禁頗有深意:

李建成與羅藝面談了啥,為啥後者迅速入朝、面見李淵?

羅藝為啥無厘頭地得罪李世民,而且還能被迅速赦免,李建成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羅藝的心腹薛萬徹,為啥成了太子府的頭號將領?

只有一種相對合理的解釋:羅藝選擇了李建成的山頭。

這一決定並不愚蠢,畢竟當時的李世民麾下武將雲集,不缺一個羅藝;而李建成而與李世民爭奪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對於羅藝這樣的人可謂“求賢若渴”。

所以,毆打李世民部下這種看似“幼稚”的手段,實際上是向李建成繳納“投名狀”而已。

只可惜,羅藝這次押錯了寶,最終全盤皆輸。如何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站好隊,向來是一門難度極高的學問,假如羅藝學學兩不相幫的李靖、李世勣,也許結局會有所不同。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