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大案讓李世民心灰意冷,無奈發動玄武門之變,他只是想活下去

今天我們來講講影視劇中熱播的玄武門之變的橋段。早在玄武門之變發生之前,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早已日益激化,近乎水火不容,身為當朝天子、寬仁愛子的堂皇李淵不能夠容忍兩個兒子繼續如此明爭暗鬥,為了阻止史書上記載的那那些手足相殘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公元六二六年七月二日,李淵決定找兩個兒子好好談談。

然而正當他準備攤牌的時候,卻傳來了他最擔心、害怕,也最不願意聽到的訊息。秦王李世民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元吉作亂為由,將二人誅殺在玄武門外,自己則被尉遲恭代駕逼崩,被迫將大權交給了李世民,如此的激辯絕不會無語。無故地突然爆發玄武門之變,其實早已醞釀多時,這與李世民、李建成和李淵三人父子之間的矛盾和關係變化是分不開的。早在李淵與晉陽起兵反隋的時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的關係非常要好。李淵在長安建立唐朝之後,長期帶行家長職責的嫡長子李建成便順理成章地被立為了太子。

兩件大案讓李世民心灰意冷,無奈發動玄武門之變,他只是想活下去

從此兩人的政治軌跡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分化,只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人能想到兩兄弟會有朝一日互相廝殺。首先是發生在玄武門之變七年之前的劉文靜案,劉文靜是李淵晉陽起兵時的重要功臣,與李世民關係相當不錯,唐朝建立後被任命為宰相,他和另一位官位和賞賜都遠高於他,卻同是晉陽起兵功臣的陪祭,互相很不對付。公元六一九年的一天,劉文靜酒後胡言亂語,揚言要殺了裴寂,因而鋃鐺入獄。在判罰過程中,李世民苦苦為劉文靜求情,但皇帝李淵卻明顯偏向太子李建成和宰相裴禁一方,劉文靜案最終以劉文靜人頭落地告終,李世民久久不能釋懷,十分悲痛。只此一遭,間接地塑造了李世民後來對於親情的冷血和對於權力的更大渴望。

劉文靜案過後唐朝內部開始出現第一道裂痕,然後是玄武門之變發生前兩年的楊文幹事件,楊文幹事件發生在公元六二四年,當時李淵正和李世民在玉華山避暑度假,宮裡事務全權交由太子李建成處理。一天,李淵得到訊息,李建成結交君臣,慶州都督楊文幹私自招募兵勇密謀發動政變,被負責運送鎧甲的人告發。得知訊息後,李淵一面急召李建成進諫,李建成以極其誠懇的態度認錯請罪,被打入大牢。

兩件大案讓李世民心灰意冷,無奈發動玄武門之變,他只是想活下去

另一面,往企圖謀反的慶州都督楊文幹那裡打探訊息,結果沒過多久楊文乾果真起兵,李淵於是派李世民前去鎮壓,還許諾得勝歸來後把太子的位置讓給李世民,至於李建成如何處置李世民自己看著辦。於是李世民滿心歡喜地前去討伐叛軍,過程異常順利,僅僅四天便剿滅叛軍,結束戰鬥。但當叛亂平息,李世民班師回朝後,李淵卻毫無緣由地出爾反爾,反倒是把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打五十大板,革除,流放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名謀士,其他一切照舊。太子仍然是李建成,也沒有對他有任何進一步的懲罰,兩人之間視力平衡,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太子李建成在楊文幹事件中,很可能就是被李世民設計冤枉的,由於缺少證據,李世民平定楊文幹叛亂也確實有功,而李建成私慾夾住的罪名也無可辯駁,兩人都有不對的地方,於是李淵只能做出各打五十大板的決定,流放了那個給李世民出謀劃策的謀士楊文幹。事件可以說是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互相爭鬥的一個縮影。

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之間的爭鬥越來越明激烈,楊文幹事件實際上是在李世民後來發動玄武門之變以前,最接近權力中心的一次,就連父皇李淵都許諾評判之後把太子的位置交給他,但同時這件事也是對李世民打擊最大的一次,父皇親口許的諾,隨時都可以再親口收回。

這讓李世民清楚地認識到,要想靠常規手段奪取太子的位置,怕是再也行不通了。也激發了李世民,在兩年後發動玄武門之變,靠武力奪取政權,於是便有了後來發生的玄武門之變。

公元六二六年六月,李世民密告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禍亂後宮,唐王李淵召集李建成、李元吉前來接受問詢,由此可見當時兩人的關係已經到了勢同水火,無法並存之地步。

兩件大案讓李世民心灰意冷,無奈發動玄武門之變,他只是想活下去

如果兩人之間的爭鬥不能儘早解決,李世民如果無法在短期內發現太子和齊王營亂後宮的真憑實據,父王李淵必將為了江山大局出發,忍痛做出選擇,到時候李世民大機率會成為最終的輸家。李世民心中其實非常清楚這一點,這也是他確信李建成、李元吉會如約前來接受父王李淵問話的原因。若兩人託顧不來,反倒給人心虛的印象。

待兩人走到臨湖殿時,遭遇早就埋伏好的秦王府,伏兵先後被射殺。全副武裝的尉遲恭在宮內面見李淵,並請他宣佈讓所有軍隊聽從李世民的指揮,最終隨著李淵釋出皇帝詔令,以及李建成、李元吉兩人的頭顱被斬下,至此玄武門之變結束,李世民最終成了最後的贏家。

兩件大案讓李世民心灰意冷,無奈發動玄武門之變,他只是想活下去

作為玄武門之變的始作俑者,李世民同樣得接受弒父殺兄這個人生中永遠無法洗刷的汙點,而後來當他得知自己的兒子李承乾也準備效仿玄武門之變從父親手中奪過皇權時,我們也同樣能夠從他一度想自殺的舉動中體會到李世民心中難說的孤獨與悲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