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文/一一

“標籤化”的現實主義電影。

papi醬電影銀幕首秀、《滾蛋吧!腫瘤君》和《後來的我們》編劇袁媛導演處女作、賈樟柯監製。對於《明天會好的》來說,這部電影在外在“輔助”上擁有了很多標籤。而在“內在”上,電影更是直接把標籤打在海報上,“27歲”被刻意放大、九塊九唇膏被廣泛討論,看上去這部為“小鎮青年”量身定製的電影,卻早早的翻車了。

儘管電影在海報上還有“我用盡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併為此而驕傲”,但因為故事的平平無奇和“販賣焦慮”的質疑,讓其口碑迅速下跌。除了豆瓣可“預見”的5。7分外,貓眼和燈塔觀眾評分也僅有6。7分,在整個清明檔裡表現最差。

儘管電影在四線城市的佔比達到了47。5%,女性觀眾的佔比達到了82。6%,30歲以下觀眾佔比達到了89。1%,但是對小鎮青年的“精準投放”並沒有換回滿意的回報,反而是在較低的口碑和較大的爭議中早早掉隊。

打上“標籤”不再能討好小鎮青年,這固然是這兩年所謂話題性現實主義電影的“一次失誤”,但實際上也有著很多非常無奈的背後原因。大眾對於《明天會好的》這樣的電影變的越來越苛刻,寄希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可以展現“真實”,但又不能販賣焦慮;寄希望女性主義創作者可以關照女性,但又不能消費女性。

但《我的姐姐》在“社會話題”的爭議中還沒有成功脫困時,《明天會好的》早就已經淹沒在此。大眾評論的“社會化”,讓現實主義電影需要重新去尋找創作的錨點,而這種過分“抽離的社會評論”對於這類電影來說看上去根本不是一個可能完成的任務。

1

—精準投放—

一部標準投向“小鎮青年”的電影。

《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袁媛此前最為知名的兩部作品,一部是《滾蛋吧!腫瘤君》,一部是《後來的我們》。前者一度代表華語電影“衝奧”,後者又是破10億的劉若英“處女作”。但兩部作品更重要的都是主打“現實標籤”,觀眾在前者中看到了“北漂”青年抗擊癌症的堅強,在後者中看到了“北漂”男女尋找愛情的果敢。

儘管兩部電影各有各的問題,但也在各自的年份裡成為了國產片很重要的話題作品。可以看出,兩部有著相似背景和相似命題的現實主義電影,讓從河南小城到“北漂編劇”的袁媛迎來了自己的人生拐點。最終在導師的建議下,袁媛決定親自上陣。

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袁媛表示現在回看之前的作品,受制於篇幅、能力和導演的意願,多多少少都有缺憾,有些地方說教的意味過濃。首次當導演可以放開手腳的“黃金編劇”加上papi醬銀幕首秀,《明天會好的》自然擁有著較為不錯的賣相。

《明天會好的》2018年以《西曬》這個片名開機,在經過了三年的起起伏伏,最終成功上映。袁媛將自己一貫的“北漂”母題慣用其中,再沒有太多外在“限制”的情況下,終於讓自己有了彌補缺憾的機會。

但《明天會好的》卻並沒有讓觀眾買賬。“故事流水線”、“販賣現實焦慮”、“消費女性題材”成為了這部電影的映後標籤。但這並不能否認電影在尋找核心受眾上的“精準”,作為一部話題性的現實主義作品,《明天會好的》迅速的圈定了“小鎮青年”。

《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在貓眼的想看使用者畫像裡,電影累計想看裡女性佔比達到了82。6%,年齡佔比裡29歲及以下受眾佔到了89。1%,四線城市佔比達到了47。5%,三線城市佔比達到了13。2%。言下之意,《明天會好的》是一部精準投放“三四線女青年”的現實主義作品,這和電影裡所渴望聚焦的北漂一族有著很大的耦合度。

但精準投放並不意味著轉化,電影終究還是因為自身的口碑沒能依靠“小鎮青年”成為黑馬。而除了受困於電影本身的口碑外,電影還在同檔期內遇到了《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同樣在“小鎮青年”中有著極大的關注度。在同檔期內,兩部現實主義影片在受眾畫像上如此“撞型”在此前的電影市場並不多見。

電影想看使用者畫像裡,女性佔比達到了83。6%,三四線城市佔比達到了63。7%,29歲及以下觀眾佔比達到了82。7%。

從資料反饋來看,《明天會好的》在三四線城市並沒有太過於獨到的題材優勢。反而《我的姐姐》因為“重男輕女”的歷史問題、二胎政策的現實困境,反而擁有了更大的現實橫切面。

2

—故事“共情”—

觀眾不買賬。

《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無論是核心受眾的“精準”,還是電影題材本身所擁有的“話題”,都不應該讓這部電影奉上如此表現。

電影的貓眼觀眾評分從開分的6。8分跌落至6。7分,燈塔觀眾評分也保持了同步,在同檔期裡《明天會好的》毫無疑問成為了主流影片口碑最差。對於一部現實主義電影來說,倘若沒能擁有口碑助力,也就基本失去翻盤可能。

此外,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電影上座率從首日的12。5%下滑至第二天的8。9%,位列單日票房前七名中的倒數第一。而到了第三天已經下滑至6。9%,成為了單日票房前十名中最差。

作為一部主打“現實”賣點的影片,究竟做了什麼讓觀眾如此不買賬?雖然電影一開始就打上了“現實焦慮”的話題標籤,電影的題材和故事也和廣大受眾有著共情的基礎,但對於此類電影而言核心已經不在於故事共情而是情感共情。

無論是800萬北漂大軍還是上億在外漂泊的打工一族,《明天會好的》的確是一個具備共情基礎的故事,但電影本身的“能力不足”讓觀眾會形成極大的落差。

從整個故事的主線來看,電影陷入了導演對於“北漂慘狀”的自我感動。透過一個流水賬的故事,融入了北漂青年在現實中的種種碰壁和困難,看似在故事的核心上很豐滿,但實際上卻因為失去重點而無法讓觀眾獲得滿足感。

《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而在細節上,電影細節處理的“不合邏輯”也極大的影響了觀眾的觀感。例如蕭渝周圍閨蜜的“臉譜形象”以及忘記房子已經“轉租”的智商漏洞,實際上都讓觀眾對於“真實”本身存在著一定的質疑。

獲得了相對“自由”的編劇袁媛,並沒有藉助這一次機會讓“北漂”這一命題更深入的挖掘,而是陷入了一種“大而全”式的閱兵式焦慮呈現。對於當下觀眾而言,現實焦慮本身並不陌生,觀眾對於呈現焦慮本身也並沒有獵奇感。缺乏足夠的深度,觀眾對於故事本身也自然不會滿足。

而且新人導演往往會在電影創作時犯下兩種錯誤,一種是“獨白”,透過人物獨白來進行一種抒情式的臺詞朗誦,企圖透過這種直接的“主題”偷喂讓觀眾明白自己的表達。另外一種則是“文藝”,透過閃回和“幻想”等種種方式,來將自己和普通“商業影片”迅速的割裂。

但處理方式的稚嫩才是對於觀眾來說最無法忍受的“低劣”和“俗套”。首次轉型做導演的袁媛,實際上應該去思考背後犯下的種種錯誤。如何透過“北漂”這一母題去洞察當下觀眾對於“現實”的尋求,可能才是日後創作的一個核心。

3

—討好大眾—

大眾評分的“失焦”註定讓很多電影的評論不再關注於電影本身。

《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同檔期裡,《我的姐姐》的“結尾”引發了極大的爭議,甚至演變成了一個社會話題的修羅場。而《明天會好的》同樣如此,電影在營銷時直接讓現實焦慮打在海報上。“27歲”、“用九塊九唇膏”、“不會開車,沒有出過國,沒有護照”佔據著海報上很大的比例。

但沒想到,電影的“話題營銷”卻一開始就陷入了爭議。電影直接被打上了“販賣焦慮”的標籤,還未上映就被一小部分人所抵制。

這些人的“勇氣”來自於電影不應該販賣年齡焦慮,也不應該消費普通人。因為中國有12。6億人沒有出過國,10億人沒坐過飛機,購物app裡10元以下的唇膏很多都銷量領先。言下之意,這就是中國現實,你為什麼要“看不起普通人”呢?

但事實上,這種所謂的社會評論對於電影而言一點也不公平。12。6億人沒出過國並不代表著沒有護照就不焦慮,6。8元唇膏銷量第一也並不代表著用9塊9的唇膏就不焦慮,“呈現焦慮”和“販賣焦慮”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同樣,電影呈現出了北漂女編劇閨蜜的“情感選擇”,但僅僅是一種群體呈現就被打上了“消費女性題材”的標籤,這和《我的姐姐》“姐姐的抉擇”所遭遇的爭議如出一轍。電影似乎成為了一個洞察現實困境並且給出現實方案的“學術論文”,而不是一部有藝術加工也有藝術寫照的電影。

《明天會好的》口碑同檔期最差,是導演的問題也有觀眾的鍋?

電影的確在技法上存在著諸多缺陷,但用“社會化”的評論去推翻“藝術化”的創作,這可能是當下國產電影面臨最可怕的難題。評論語境的“抽離”,讓電影只是社會話題的一個切口。一旦電影無法滿足觀眾期待,就會被迅速淹沒在口水裡。

事實上,在這樣的大眾評論語境下,很難有電影可以獲得極高的大眾滿意度。

無論是流水賬式的故事通病還是隔靴搔癢式的“雞湯文”套路,在電影本體上的不足是主創應該消化並且改正的。但是僅僅因為營銷打上的“販賣焦慮”,因為展現群體被質疑“消費女性”,這些嚴重超綱的評論語境對於電影來說是極度不公平的。

對於故事更高的“藝術要求”是如今小鎮青年成長的地方所在,所以單憑社會話題和現實題材無法“討好”這一群體,但與此同時在一個極度抽離化的“社會評論體系”裡,主打現實主義國產片究竟怎麼做才能不出錯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