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生處事,須分清本末

孟子:人生處事,須分清本末

一、

人生處事須分清本末,“本”是以良知為根本的謀事基礎,也是做事的本質追求,而“末”則是做事的方式方法。而在這個方式的背後,更重要的則是自己平衡問題的思維。

根本不能變,因為人生不管身處何時何地,都需要有一個主宰,這個主宰也是自己內心的良知,更是世間道義的準則;

而“末”不可不變,人生謀劃事也是需要常變的態度,隨時而變,隨事而變,只有變化,才能以適宜的方式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以合於理的方式達到道義的目的,這樣的方式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建功立業,同時為世間百姓謀求福祉,二者需兼得,才可成人生內聖外王之事業。

生活中有兩種典型的錯誤形式,都是兩者未能兼得而造成的典型偏頗案例,一種是過於圓滑,而一種是過於偏執。

圓滑者沒有以良知為底線,他們為了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會選擇毫無底線地行使手段,這樣的人就是術有餘而道不足,即便能達到目的,但是這種目的也多半是為了滿足於自身利益而行使的苟且手段。

而另外一種偏執者,就是心中有底線,外在卻少了一份圓潤變通的智慧,他們只知自己堅守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有時卻缺乏了靈活退讓的一面,甚至會為了自己所謂的堅守而拋棄可以謀劃事業的機會,然後處處碰壁,最後抱憾終生。

孟子:人生處事,須分清本末

《孟子》之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對話:

淳于髡說:“男女之間授受不親,這是禮制嗎?”

孟子說:“是禮制。”

淳于髡又說:“嫂嫂掉進水裡,用手拉她嗎?”

孟子說:“嫂嫂掉進水裡,而不拉她,是豺狼。男女之間授受不親,是禮制。嫂嫂掉到水裡,用手拉她,則是變通的方法。”

淳于髡說:“當今天下都掉到水裡了,先生不拉一把,為什麼?”

孟子說:“天下掉到水裡,要用‘道’來救援,嫂嫂掉到水裡是用手去救援,你想用手來救援天下嗎?”

在這一番對話之中,淳于髡的本意是勸孟子出手救天下,但是他沒有直接說,而是舉了一個男女授受不親,但是卻要救嫂子的例子,來表述當今天下都在水中,為何孟子不出手相助。

孟子則認為自己已經在救了,而且是以道相助。

在孟子看來,當今天下於水中,自己用道去救援,行使的是變通的方法,這就像嫂嫂掉入水中用手去拉她的道理一樣,都是懂得權衡利弊之後的權變智慧。

孟子:人生處事,須分清本末

二、

淳于髡和孟子兩個人看待問題的態度,剛好是我們今天所說凡事不可執著於形式的道理,很多人在世俗中生活的時候,往往都會過度執著於良知本身,而忽略了需要圓潤變通的智慧,最後過度死板地執著於形式。

比如有的人在生活中,總以為自己能夠堅守底線,但是在很多時候,卻恰恰因為自己不懂變透過度死守底線而形成無形的錯誤,在這個時候,堅守也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義。

所以對於內心的堅守來說,它是人生的一個主宰,我們需要以此主宰去謀劃事業,但是卻不能一味死守於其中。

這是平衡人生知與行的道理,也是人生內聖外王的準則,若將這個準則放入世俗之中,也可作為謀求事業的基礎。

對於一件事情來說,怎麼去做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遵循道的根本法則,最後達到良善的目的,如果在面對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時候過度執著於形式,那麼自己所努力的就只是事情本身,而不能透過方式達到合理的目的了,而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犯的錯誤就是執著於事情本身,同時因為過於執著於形式而錯失了達到目的的機緣。

就好像當嫂嫂落入水中,為了遵守授受不親的禮節,而棄之不顧的道理一樣。

《孫子兵法》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根據敵情變化而靈活運用戰術,即使把勝利擺在眾人面前,眾人還是不知其中之妙。人們只知道我取勝的作戰方法,但不知道我是怎樣根據敵情變化靈活運用各種作戰方法的。

作戰方法是“術”,能夠懂得根據敵情變化而靈活運用作戰方式的則是道。

孟子:人生處事,須分清本末

人生所有的策略、動作,都需要依照良知為基礎去行,才能算得上智慧,否則只是自作聰明的手段,而人生至上的智慧,則是能夠以良知為基礎,在輔以靈活運用的作戰思維,這也是道的存在狀態。

所以,能以良知為基礎,靈活變化方式,而不是一味堅守著自己的準則不放,甚至為了道德準則而喪失可以有效利用的機會,這才是我們應該理解的關鍵點。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