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2001年4月15日,電視劇《大宅門》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首播。

這部劇的故事取材於導演郭寶昌的家族史。全劇圍繞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怨為敘事線索,譜寫了一段激盪人心的年代傳奇,並以最高17。74%、平均15。01%的收視率,創下了新世紀以來的最高紀錄。

昨天,距離《大宅門》開播已過整整20年。

記者見到郭寶昌導演的時候,他還在用微信跟《大宅門》的演員商量20週年重聚的計劃。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郭寶昌年過八十,精神矍鑠。前不久,他的新作《東四牌樓東》登陸北京衛視。這部劇拍攝於2018年,曾在多家地面頻道亮過相,幾經輾轉後成功上星。它講述了前清貝勒哈嵐,無意中得到一部記載皇陵寶藏的密疏,從此人生髮生鉅變,並在時代的滾滾車輪中成長的故事。

開播之後,《東四牌樓東》的評價較為兩極,喜歡的滿分力挺,不喜歡的人一星表態。對此,郭寶昌十分坦然,“如果人們想看我再拍出一部《大宅門》,對不起,做不到。但《東四牌樓東》也不是一部糊弄人的劇,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反常規’。”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以下為郭寶昌自述——

破落王孫的故事,我見過

近些年,雖然我拍的劇不多,但其實一直有劇本找上門來,型別五花八門,其中宅門戲最多。

說實在的,我這人有個習慣,不管送來的劇本水平如何,我都會從頭到尾給人看完,哪怕在住院期間也是如此。確認這部劇不適合我之後,再回絕人家。尊重編劇的創作成果,是一個導演的基本道德。

2016年的時候,我接到了《東四牌樓東》的劇本,當時的劇名還叫《風雨翠華樓》。我一看,這戲的立意一下子把我震住了。

因為我在劇本里見過太多的英雄人物了,每個人都一身正氣。我說這可能嗎?拍出來有人看嗎?反正我接受不了。

但《東四牌樓東》還真不太一樣。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它寫一個破落王孫,這是一個慫人。但從整個內心來講,他又是非常誠實、執著,而且很仗義的一個人,給我的感覺就很生活化。我就覺得,如果能從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入手,去揭示他在時代鉅變下的內心世界,開啟他的生活天地,會非常有意思。

最重要的是,這種落魄子弟我見多了,小時候接觸的幾乎都是這幫人。所以自己嘗試改寫了兩集,覺得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心裡一合計,我得拍這個,但故事得重新寫。

這部劇的編劇是三個年輕人,他們對那個時代不太熟悉。這個沒辦法,有些東西你就算有才華,或者去查閱資料也沒用。除此之外,戲的結構上存在一些漏洞,一些自以為有戲的地方,其實都是小噱頭,沒有跟人物性格有機地結合起來。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我就把這三個年輕人組織起來,說故事的整體結構還按原來那樣走,但得重新編織一下故事。

所以我們就在賓館開了一間套房,每天下午1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除了吃飯,都待在房間裡。大家夥兒拿一個小黑板,想到什麼就寫下來,一集一集地順,然後由一個人負責整理,形成文字。

這樣弄了一個多月以後,我就覺得,這戲有了。

至於改名字,那也是後來的事兒了。我這人有個小毛病,老是喜歡在作品的名字上糾結。寫《大宅門》的時候也是,好幾年我都想不出來名字,每天都為這事兒糾結。

有一天我在深圳,半夜睡到3點多鐘,突然就醒了,起來就是一句“大宅門”,心想這名字可真不錯,然後就滿足地睡著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死活想不起來了。

這下可好,我一天都幹不成活兒,滿腦子想昨晚的夢,一直想到晚上7點。我當時剛做完飯,一出廚房,我一拍腦門,想起來了。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東四牌樓東”這個名字也是我們在一起討論的時候,突然脫口而出。當時就覺得特別滿意,一是很有京味兒,二是比較抽象,再者也比較符合我們這個故事的氣質。

定了,就它了。

打破常規的演法,都生疏

我們這部劇請到的都是相對成熟的演員:富大龍、郝蕾、於震、劉佩琦、李誠儒……

但在拍攝的時候,就有好幾個演員跑過來跟我說,“導演,我也演了十幾年戲了,到您這後我不會演戲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部劇是反常規的。從表現手法到演員的演法上,我都希望儘量做出差異。

溥儀為什麼就非要坐在寶座上?貝勒為啥就得正正經經、規規矩矩?審訊戲為啥就非得把犯人綁起來?我不要這些。

所以,觀眾看到了,即便是住在皇宮的溥儀,也不坐龍椅。他幹什麼呢?打打網球,騎騎腳踏車。這都是我們從資料中搜尋來的,包括溥儀什麼時候打過網球,都跟誰打過。所以他跟別的皇帝不一樣,但我們又有史實作依據,保證它不失真。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再說審訊戲。很多戲都是把人綁起來,再弄上幾道血印子。我們如果也這樣搞,能有意思嗎?我所有的審訊戲都不按套路出牌。

比如說,汪四海(於震 飾)的手下逼問哈嵐密梳的下落,哈嵐(富大龍 飾)就拿了個竹竿,瘋瘋癲癲地朝屋子裡的眾人掄去。再到後來草彌審他時,我給他們倆準備了一瓶紅酒,邊喝邊審。

還有一場戲,是審一個叛徒。兩人面對面,坐在一個空屋子裡。審訊的人問,“你說不說,不說我就要動刑了。”然後一扇門突然開啟,裡邊燒著火堆,旁邊放著一堆鐐銬,然後門就關上了。審訊的人再問,“說不說。”啪!另一扇門開啟,兩個妓女正坐在那兒笑,門再關上。那叛徒馬上就跑妓女那屋了。

別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審訊怎麼能這樣審呀?哎,到我這兒,他就得這麼審。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所以演員就不太習慣。我在現場經常強調,我是希望你們自己發揮,突破劇本現有的格局,不要有什麼顧慮,就算是做錯了又怎樣呢?起碼證明你在不斷思考。我的一貫要求就是,你們要動起來,動起來,不要開拍後就坐那兒開始不停地說臺詞。

哈嵐這個角色是按“醜”角設計的。這個“醜”不是形容詞,而是名詞。他一開始是一個痴傻略癲的人物,到後來慢慢認識到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尋找到自己的出路,最終和皇家斬斷了關係。你想這樣一個複雜的人物,可不就得用反常規的演法嗎?

富大龍一開始也有些拿不準,說導演我這樣演能行嗎?我說就這麼演。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懷疑過自己。我看網上對他這種演法頗有微詞,但我很敬佩他。這是一個能為角色豁出去的演員,而且他的這種演法,比正常演要難得多。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有時候,演員覺得自己實在來不了,會提出反對意見。我也絕不會跟他們爭論,按他們的演法來一條,再按我想要的來一條,最後再做選擇。因為片場就是個拍戲的地方,不是爭論的地方。

貫穿始終的京劇元素,有範兒

除了反常規,這部劇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無處不在的京劇元素。

這裡有幾點考慮。一方面,哈嵐是個戲迷。他對京劇愛得狂熱,所以才會如此喜歡婁曉月(竇曉璇 飾)這樣一個戲子。這就給他的愛情注入了合理性,也能完美表現出這個人物性格中的“痴”。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另一方面,在那個時代,京劇本身就有我們現代人幾乎無法理解的吸引力。有了京劇這條線,我覺得更能體現那個時代的特徵。

除此之外,將京劇與故事結合,能明顯提升敘事效率。比如說,佟麗華(郝蕾 飾)非常好奇,貝勒爺為什麼放著我不娶,非要喜歡一個戲子呢?她非得親自去看一下,婁曉月能有什麼魅力。

結果,當她到現場的時候,婁曉月正在演《霸王別姬》,扮演虞姬。佟麗華一看,立馬就全明白了。因為婁曉月在臺上實在是太美了,她看到後都想做霸王了。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都說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看京劇了,但我覺得《東四牌樓東》將京劇元素和影視結合後,還是能給觀眾帶來驚喜的。

富大龍曾經拍過胡玫導演的電影《進京城》,本身就有一定的京劇基礎。他經常在臺詞處理上來點京劇腔,讓哈嵐這個角色更加生動,也更為人信服。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我還請來了多位北京京劇院的演員,他們出演過京劇《大宅門》。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不一樣,非常傳統。在那樣的氛圍中長大,身上自然就有了一股梨園氣,這種浸入骨髓的氣質是我們影視演員很難模仿的。

在劇裡,我將大量戲曲的東西融入到了生活中。比如說丁寶(曹陽陽 飾)這個角色,他在盜密梳的時候就全部用的是京劇中的高難度動作。我希望這些將戲曲生活化的嘗試能在後邊被觀眾注意到。

郭寶昌自述:《東四牌樓東》的創作是一場冒險

總而言之,我們在《東四牌樓東》的創作上花了不少心思,如果說我曾經拍戲只是為了自我滿足,那麼坦白講,這部劇我只想滿足觀眾。

在與大家見面之前,它經過了長時間的艱難跋涉。與電視臺溝通時,有的告知只能分期付款,有的告知檔期無法保證。我一次次期望它的播出,卻又一次次看見它變成了“狼來了”的故事。

這次,直到播出前一天,我仍對能否播出持懷疑態度。好在,它終於來了。

當所有劇都在按常規出牌,觀眾也在按常理追劇的當下,希望《東四牌樓東》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那時,或許你就能明白,為什麼郭寶昌敢這麼拍,富大龍敢這麼演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