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楚國先祖鬻熊出現在《封神榜》裡,他最像是誰的化身?

如果讓楚國先祖鬻熊出現在《封神榜》裡,他最像是誰的化身?

周太史伯說:“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這個時間大概是在西周末期。這位太史伯似乎很有遠見,數百年前就預見了楚國的興起。或也因此之言,可見當時之羋姓已是有大族所在。

太史伯大概是周幽王時代的臣子,這位人物不僅為鄭國人選定了建國之地,更是預見了楚國人的興盛。這種猜測或許不是空穴來風。周幽王之時,楚國大概處於第十四代君主楚若敖之時。

後世有載:“訓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楚若敖出現在史書之中,又是楚國曆史上篳路藍縷的重要君主。並列於若敖的這位蚡冒,就是有名的楚厲王,史書稱這位楚厲王不僅大興土木,更是開疆拓土。《左傳》載:“先君蚡冒所以服陘隰也”,此時楚國人征伐四方,或已不是小國。那麼,楚厲王的基礎是誰打下的呢?當然就是楚若敖。

說了這麼多,卻還沒說到我們的主角鬻熊。為什麼我們要說前面這段呢?因為楚國的一切,皆源自於一場占卜活動。這場占卜或與太史伯有著同樣的淵源,楚國先祖的占卜,太史伯的預見,都指向了一種可能,那即是楚國人即將崛起。

如果讓楚國先祖鬻熊出現在《封神榜》裡,他最像是誰的化身?

而楚國這位占卜的先祖是誰呢?正是鬻熊。

最開始的時候,鬻熊的部眾或是殷商帝國的依附部族,他們聚居在南方丹水之陽。鬻熊如果要前往周文王的西岐之地,必須由丹陽向西北方向入陝,過武關、藍關等等關口,才可能到達。如此漫漫長路,鬻熊這樣的選擇,就顯得不同凡響。

這也就要說到當時殷商帝國的對外政策。首先,帝辛也就是殷紂王尤其喜歡四方征戰,多年之間即向東方、向南方甚至向西方派駐了大量兵力,這在眾多史書典籍甚至野史傳說中都有記載,比如《封神榜》。

殷紂王的這種決策,或是讓作為一族之首的鬻熊意識到某種危機,尤其是發現西岐人四方聯絡各地部族而後,鬻熊或是發現這種危機很可能轉化成某種機遇。

如果讓楚國先祖鬻熊出現在《封神榜》裡,他最像是誰的化身?

《史記周本紀》載:“太顛、閒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這個鬻子就是鬻熊。一族之首,甘願屈從於另外一個族群的首領,這種決策一定是得到了部族人員的同意的。而要得到部族人員的同意,那便是隻有一種辦法,那便是舉行盛大的占卜儀式,決定部族的何去何從。殷商之時,這種占卜活動是極為流行的。

有趣的是,在鬻熊部族所聚居的丹陽之東,還有一個上古時代的古國呂國。傳說中,這個呂國出了位了不得的人物,那便是姜子牙。姜子牙是周文王和西岐的忠實擁護者,如果呂國已經表現出對西岐的支援,那麼鄰近呂國的丹陽就更應該有所抉擇。因此,鬻熊之族選擇占卜活動來決定部族未來,可能性很大。

《史記》載:“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這個師,既可理解為師傅,也可理解為火師。火師,即是所謂祝融、火正,是掌管觀象授時的職司,這也即符合楚國人對先祖歷史的說法。那麼,這種祝融、火正,大抵都掌握著某種法術之事。而鬻熊,則可能是掌握了火之法術的人物。

那麼,說回我們的主題,鬻熊如果出現在《封神榜》中,最符合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位呢?

如果讓楚國先祖鬻熊出現在《封神榜》裡,他最像是誰的化身?

在封神榜中,擅長於使用火之法術的有六位,第一個就是姜子牙,曾用三昧真火燒的玉石琵琶精魂飛魄散。第二個是雲中子,就是雷震子的師傅,雲中子曾在絕龍嶺以通天神火柱燒死聞太師。第三個是羅宣,曾以大火燒西岐城。第四個是太乙真人,以九龍神火燒石磯娘娘。第五個是聞太師,也是懂得用三昧真火的。最後還有個楊戩,曾以三昧真火燒完地方糧草大營。

史書中雖稱鬻熊為文王師,但也稱鬻熊“早夭”,後來的八百諸侯共伐殷商,其中也沒有看到有鬻熊部族的影子。因此,鬻熊絕非是姜子牙,因為鬻熊很可能沒有直接參與殷商戰爭。那麼,姜子牙、楊戩直接參與攻滅殷商的戰爭,基本上可以說是從一而終,如果說鬻熊是他們,不太符合。

那麼,除了羅宣、聞太師屬於地方陣營,就剩下了太乙真人和雲中子兩人,這兩人在《封神榜》中雖未始終如一的跟隨姜子牙征伐殷商,但在西岐大軍早於危難之際,還是曾出手相助。最為重要的是,這兩位的徒弟們,一個是哪吒,一個是雷震子,都在滅商大戰中堅持到了最後。

鬻熊為這兩位的可能性很大,因為鬻熊之後的楚人部族,最終為周人文化所同化,成為了西周文化覆蓋圈層中的重要諸侯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