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同樣都是空間站,在對比了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空間站之後,主持人撒貝南稱,中國的空間站特別簡潔,顯得空間很大,聽說國際空間站已經有兩百多個東西找不著了。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根據現在能看到的影像資料來看,相比較中國的天宮空間站而言,國際空間站確實非常亂,而且丟東西已經不是啥事情了。之前就曾經因為丟失了化學濾毒罐,而被迫放棄太空行走的任務。再比如:國際空間站還曾經因為實在太亂,垃圾太多,被迫進行大掃除,並向太空扔了不少垃圾。而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國際空間站的內部圖都是線路裸露,儀器亂糟糟地擺放著。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再回頭看我們國家的“天和”核心艙,內部十分乾淨,整潔,裝置擺放十分整齊,也沒有裸露的線路。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國際空間站看起來那麼亂,而中國空間站看起來那麼整齊?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國際空間站“亂”的根源

1998年11月15日,空間站第一個元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成功;同年的12月份,節點艙發射升空,並與曙光號連線;2000年7月,星辰號服務艙與太空站連線;同年,11月2日首批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

從1998年到現在,國際空間站運行了20多年。很多人可能會說,國際空間站運行了這麼久,起初肯定也是很乾淨整潔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才逐漸變得凌亂,這就好比是房間無論咋收拾,時間久了,肯定不如全新的。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那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實際上,這個說法只對了一部分,那就是國際空間站起初也是挺乾淨整潔的,比如:國際空間站的曙光號,也屬於核心艙,雖然小是小了點,但看起來就非常的乾淨、整潔。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可是,後面的部分其實並不準確。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天和”核心艙並不會像國際空間站那麼凌亂。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裡的核心其實不是在於當初設計時是不是把這個問題考慮在內。中國“天和”核心艙的設計是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而國際空間站並沒有。

國際空間站的“亂”,主要體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裝置擺放,一個是飛線混亂。

我們先說這個裝置擺放的問題。

2000年發射的星辰號實際上取代了之前曙光號,它要比曙光號大一些。但是與中國的“天和”核心艙比起來,其實還是小了一圈,這也使得曙光號看起來要擁擠一下,即便是放一樣的東西,也會顯得不如“天和”核心艙看起來的整潔明亮,從基礎的空間來看,國際空間站就是落了下風的。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但這還不是最核心的原因,根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候永青在央視節目上的說法:

我們設計建立了物資管理系統,在每個東西上都貼一個二維碼。比如說,你搬過來一個包,需要對其進行掃碼,把它放到其他位置後,還要在這個位置上掃個碼。這樣就可以知道這個東西會到哪去,還能知道具體的用量。

這其實是一種模組化的管理方式,基於此制定了一套非常嚴格的標準,從而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空間站的物件擺放。未來如果有新的需求,可以基於這個規範來進行設計,也可以沿用這套標準化流程來進行稽核和執行,

所以,基於標準化和模組化的管理。即便是經歷相同的時間,“天和”核心艙也要更加乾淨整潔一些。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國際空間站看起來還有一點就是飛線很多,我們看到的許多混亂的圖中都有很多的飛線。那麼問題來了,“天和”核心艙能避免飛線嗎?

客觀地說,這個事情很難。這是因為它沒辦法從起初的設計上就規避。為什麼這麼說呢?

空間站在軌時間跨度很長,在這段時間內,很可能又有不少新的系統迭代,以及發射不少探測器。這就需要增加線路進行系統迭代,以及與其他的衛星探測器進行匹配。

為何國際空間站像廢墟,中國空間站卻很整潔?

雖然設計師可以提前根據已有的資訊,增加冗餘設計,確保儘可能少的飛線,但要完全杜絕很難。

雖然要完全杜絕飛線很難,但也會比國際空間站的情況好一些。原因也很簡單,“天和”核心艙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可以基於這個空間站全壽命週期提前佈置好餘量,其他國家的加入,由於需要嚴格的稽核,所以不可能大規模的增加布線。而國際空間站是多個國家參與,都要在上面做相應的實驗,要協同多個國家其實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也就很難提前進行全壽命週期的設計。中國空間站雖然無法完全杜絕飛線,而飛線的數量也會遠比國際空間站少得多。

因此,基於以上兩點,從長期來看,“天和”核心艙的整齊程度也要遠好於現在的國際空間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