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IPO”最新進展:始作俑者曝光

“假IPO”最新進展:始作俑者曝光

原本以為“假IPO”已經夠離奇了,沒想到它居然還會有反轉。近期,事件的主角——視奕科技釋出宣告稱:自己也是受害者。

宣告內容顯示,自己被一家名為“粵商上市顧問”的公司欺騙,向其支付了1160萬元的定金,不想釀此鬧劇,已經報警。

讓人驚訝的是,視奕科技雖奔著真正上市目的而去,竟然如此不瞭解真正的上市流程。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家名為“粵商上市顧問”的公司,能以假亂真,完美騙過一家創新公司,成功收到1160萬的定金。

一位證券分析師向鉛筆道表示:從該公司的業務來看,是幫助客戶選擇收購標的,更像是FA的職責,國內FA一般會叫XX資本,很少有叫上市顧問公司的,顯得特別山寨。鉛筆道也向數位創投圈人士求證,幾乎都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存在。

疑點重重。我們今天來看看,這是一家怎樣的神奇公司。

視奕科技:我才是受害者

“假IPO事件”又有了新進展。

近日,廈門視奕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視奕科技)陷入“上市造假”風波(詳情點選《驚了,假IPO徹底敗露:背後盡是野路子》),視奕科技自導自演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儀式並宣稱“港交所上市”,不僅有敲鐘儀式、答謝晚宴、數百人峰會,還當場公佈了股票程式碼。

可紙終究包不住火,參會的加盟商打電話舉報、各路媒體曝光、相關部門通報,讓視奕科技的“創立一年上市”成為“2022年創投圈第一個笑話”。

3月21日,視奕科技對此事正式進行迴應。在向社會各界致歉的同時,還“甩鍋”披露此事是因為粵商顧問公司和其法人王利資訊誤導且涉嫌欺詐,才導致自己淪為行業笑柄。

在宣告中,視奕科技強調了三點:

1、確有委託粵商顧問對港股目標上市公司實施要約收購。

2、關於“敲鐘”儀式,粵商顧問未盡規則解釋和合規建議之職責,反而給予虛假資訊誤導,促進視奕科技做上述安排。

3、在對目標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的實際執行中,粵商顧問及其法人王利未執行雙方協議之約定,其行為已涉嫌欺詐,視奕科技已向警方報案並委請律師同步展開民事及刑事維權。

據視奕科技宣告表述,“粵商顧問”總經理兼法人王利自稱其在香港作為資深RO(香港證券及期貨牌照持有人)且有25年香港證券市場從業經歷,王利口述其本人借貸給基石控股1億港幣,同時基石控股58%的股票質押在他個人名下。

根據視奕科技公佈的事件紀要顯示,《委託收購協議》指的收購物件也是基石控股。該協議約定,粵商顧問必須按約定釋出公告,將要約收購的權利轉讓給視奕公司,並協助將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為視奕公司指定的名稱,同時協助將上市公司指定的董事局主席變更為視奕公司指定的人員。協議簽訂後,視奕公司陸續向粵商顧問支付了委託收購意向金,另向粵商顧問支付了相關服務費用。

從視奕科技提供的報案書得知,光是定金就達1160萬元。

事件中的另一當事方基石控股早在3月18日就發出澄清宣告,公告稱和視奕科技並無直接或間接關係交易。

此時視奕科技才意識到粵商顧問及王利涉嫌欺詐。視奕科技表示,“我司懷疑之前由基石控股執行董事張麗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的相關內容,是否是由王利本人簽署亦或他人偽造。按照基石控股的公告,王利並未和基石控股談判並掌控收購事宜,可能存在涉嫌欺詐並誤導我司。”

“假IPO”最新進展:始作俑者曝光

一場鬧劇,就這樣突然出現了“神轉折”。

罪魁禍首,還是背鍋俠?

按照視奕科技的說法,粵商顧問才是罪魁禍首。

天眼查資訊顯示,粵商顧問全稱為“粵商上市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創立於2013年10月,註冊資本100萬元,法人、唯一股東均為視奕科技屢次提到的“王利”。

值得注意的是,粵商顧問此前的名字叫做“深圳市三正匯智管理系統應用技術有限公司”,主要為企業提供管理諮詢和IT技術匯入執行服務。直至2021年11月才更名,也就是與視奕科技簽訂“委託收購協議”的一個月前。

在粵商顧問旗下,還有兩家被投資的企業,分別為“佩洛西時尚產業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和“神州聯合能源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據央視財經訊息,有記者撥打辦公電話聯絡粵商顧問公司,對方多次表示“不清楚”。而據銀柿財經報道,撥打粵商顧問聯絡電話,接線女子聲稱其為“澳冠服飾”前臺員工,不知道粵商顧問,也不知道王利。根據天眼查,澳冠服飾實控人為謝松柏,已於2019年登出,與粵商顧問辦公地址相鄰、電話相同,兩者有共同的監事岑秀清。

另外鉛筆道發現,粵商顧問的企業年報雖然選擇不公示,不過還是能夠看到其在2017-2019年的參保人數為均0。

雖然說顧問諮詢公司普遍輕資產運營,一般註冊資本都不高,與公司規模和風險承擔能力沒有必然聯絡。但有法律專業人士表示,在港交所上市,必須聘請香港當地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如券商、律所及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服務。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粵商顧問公司顯然不符合這些資質和條件。

“這家公司不重要,很明顯就是個‘殼’,關鍵還是在於‘王利’這個人。”一位專業人士對鉛筆道說道。按照視奕科技的說法,王利自稱是基石控股的質押權人,但是作為大股東或者質押權人,他不能為自己的公司做併購中介。

若協議所言屬實,視奕科技的本意或是希望透過收購基石控股的方式借殼登陸港交所主機板。目前,基石控股總市值僅為3。3億港元,交易量極少,符合“殼股”特徵。但是基石控股公告顯示,公司並沒有任何股票質押資訊,另外鉛筆道在其董事資訊中也沒見到王利的身影。

“假IPO”最新進展:始作俑者曝光

一個“低階”的騙局

“我司將深刻反省此次事件背後的管理漏洞和對規則理解的缺失,繼續腳踏實地做好實業,主動尋求監管部門的指導,重新瞭解和審視企業上市規程,並加快推進企業治理規範化。”這是視奕科技在本次宣告中為自己找的藉口。

事實上,關於本次視奕科技的宣告,很多創投圈人士都是半信半疑。

“這種騙局太低階了,不可能看不出破綻。”其中一位對鉛筆道表示,在他看來整件事情處處都充滿了不合理性。

或許,視奕科技確實是原本計劃憑藉王利個人名下的股權入主基石控股,再透過現金或置換的方式剝離基石控股原有資產,最後藉助現金收購或定向增發等手段注入視奕科技資產,實現借殼上市。

但無論是粵商顧問的工商資訊還是基石控股的公司公告,都屬於公開資訊,稍作搜尋便可得出結論。而且上市事關重大,視奕科技也不可能只聽一家之言,它卻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只稱是錯信了王利的口頭之辭,被諮詢公司欺詐瞞騙。

一家有意上市的公司竟不瞭解上市流程,視奕科技的說法很難讓人相信。就像有的聲音表示那樣,“真的無知還是存在別的不為人知的秘密?就不得而知了。”

“從這家所謂的顧問公司乾的事情,幫客戶選擇收購標的等,更像是FA的職責,但國內的財務顧問公司一般會叫XX資本,很少有叫自己上市顧問公司的,顯得特別山寨。”一位證券公司的資深分析師告訴鉛筆道,國內能做併購和借殼上市業務的FA或者知名券商很多,對於商業氛圍濃厚的福建來說,瞭解這些並不是難事。

他還表示,“更讓人懷疑的是,視奕提供的證明材料都是備忘錄這樣不具備法律效率的資料,說自己給對方定金1000多萬,也只是口頭,並沒有拿出雙方銀行往來記錄等實證,所以也值得懷疑。”

鉛筆道向多位創投圈的人士瞭解,幾乎沒有人聽說過這家叫做粵商顧問的公司。但有一位創投圈人士跟鉛筆道分享,其實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有些創立不過一兩年的公司透過微商或者其他某些涉線的手段瘋狂吸納使用者,他們的目的本就不在營收,他們想幹的,是利用別人的殼上市,到股市上套股民的錢。甚至有些反覆上市炒作的背後,不過是為了傳銷和非法集資而已。”這種公司即便借到“殼”了,也不過是個空殼而已。

而且,如今在港股“借殼”並不容易。曾經港股市場有著大量市值小、成交量少的垃圾股,由此炒殼、養殼、造殼、股價暴漲暴跌成為一種常態,但2020年開始,港交所就不斷收緊借殼上市規則,嚴打上市公司“養殼”,上述上市的情況最多隻能停留在企業的宣傳話術裡,很難成為現實。

關於本次事件的當事雙方視奕科技與粵商顧問,很明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給大眾一個交代,比如自己業務的合理合規性,視奕科技一直都沒有進行正面回答。

或許,“假IPO事件”還有續集。

參考資料:

《自導自演敲鐘上市遭群嘲 視奕科技只是被騙了嗎?》新浪財經創投Plus

《上市虛假敲鐘驚現“局中局” 視奕科技辯稱上市造假因遭合同欺詐》證券日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