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作者:爾文夜讀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明朝嘉靖年間,江蘇淮安有個叫賀太沖的書生,父親在他還的小時候因奸人所害而離世。賀太沖在母親的辛苦拉扯下長大成人後,一邊在城裡跟著老師繼續讀書,一邊靠幫老師教小孩子讀書,來掙錢補貼家用。

賀太沖從小聰明勤奮,讀書用功,做事也很認真,雖然比較辛苦,但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過得還算舒心。然而,這一年的臘八節,平靜的生活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事件打破了,還讓母親為救他吃盡了苦頭。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那年的臘八節這天不上課,賀太沖領了老師給的三個月的十兩俸銀,一大早就去割了一斤肉,買了幾樣小菜,急衝衝著地冒著風雪往家趕。賀太沖想陪母親過臘八節,而且他已經快一個月沒有回家陪母親了。

賀太沖走到半路時,看見前面雪地裡圍著一群人,遠遠地能聽到吵鬧聲,似乎有人在哀求著什麼。走近了,賀太沖才弄明白,是張員外家的家丁在氣勢洶洶地逼著一位老人還債。老人衣衫破舊單薄,顫巍巍地求家丁再寬容幾天,說等外出做買賣的兒子回來,就能把欠債都還上。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老人說得可憐也很實在,可家丁並不答應,還很放肆地說,如果老人今天不還錢,就要把他的未成年的女兒抓到員外府上當丫鬟。賀太沖在一邊算是聽明白了,還債的最後日子還沒有到,張員外就來追債,這明擺著就是搶老人的女兒。

原來,張員外的兒子到了要討媳婦的年齡了,可方圓十里的人知道他的兒子生活都不能自理,誰家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的傻兒子。張員外氣急之下,就以追債為名,把老人的女兒搶過去,說是當丫鬟,其實就是兒子搶媳婦。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心裡知道是怎麼回事的老人怎麼會把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裡推呢。老人就和家丁說理,但家丁不聽,還勃然大怒,揮起拳頭就要打老人。周圍的人對此都憤憤不平,但因懼怕張員外的勢力,沒有一個人敢出頭阻攔的。

賀太沖也本是個膽小怕事的弱書生,但這天他卻因同情老人的遭遇,就對家丁的暴行忍無可忍。賀太沖說:“欠債還錢是常理,但還債的日子還沒有到,你怎麼可以拿老人家的女兒抵債呢?這還有理沒理了?還有沒有王法?”

家丁一看站出來個書生,就沒把賀太沖放在眼裡。他一把推開賀太沖,上前抓住老人的衣領,招呼著另外兩個家丁去老人家裡抓老人的女兒。賀太沖見狀,上前攔住家丁,隨即從懷裡掏出九兩紋銀遞給家丁,說:“這是九兩銀子,算是老人家先還的一部分欠銀,剩下的過幾天都還上。”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家丁見了銀子,又看了看圍觀的人,也不好再說什麼,就拿了賀太沖給的九兩銀子,悻悻地離開了。老人見賀太沖替他還債,一邊感動地連連道謝,一邊邀請賀太沖去家中坐坐。

賀太沖本急著回家陪母親過臘八節,但他又放心不下老人,就陪老人到家中說了一會兒話。老人姓木,未成年的女兒叫木瑾。木瑾雖然只有十四歲,但身材已經和成人沒有兩樣了,而且長得美貌標緻,讓人不禁會憐愛。

賀太沖已年過20,因家中貧寒,一直沒人來提親,也就未娶。而賀太沖知道自己的出身,對於娶妻的事並不上心,也不著急,倒是他的母親呂氏常常因無力為成年的兒子娶不上媳婦而嘆氣。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賀太沖心裡惦記著母親,見老人和木瑾也沒大事,說了一會兒話就告辭了。臨走時,賀太沖把一斤肉和一塊碎銀留給了老人。

賀太沖一回到家就向母親說了回來的路上遇到的事。呂氏雖然見少了九兩銀子,但兒子有正義感,又能完好無損地回來,自然很高興。但呂氏還是囑咐兒子,以後遇到這種事要小心行事,別讓自己受到傷害為好。賀太沖對母親所說的話都點頭記在心裡,母子二人高興而平靜地過了臘八節。

然而,第二天一早,張員外的幾個家丁衝到了賀太沖家裡,二話不說就把賀太沖抓走了,臨走時給呂氏丟下一句話,說是賀太沖的九兩銀子來路不明,而員外家丟了銀子。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呂氏眼見著兒子被帶走,就追進風雪裡去哭訴,但沒有人理會,鄉鄰也只是勸呂氏先回家再做計議。呂氏左思右想,覺得在家裡待著不是事兒,就獨自追到張員外家去哭訴,可守門的家丁告訴呂氏,賀太沖已被送到衙門,而木老漢的女兒木瑾也一同被家丁送去了衙門。

呂氏聽罷,覺得兒子就是被冤枉的,加上昨天聽兒子說的木老漢家的事,呂氏越想越氣憤,就叫上木老漢,一起到衙門申冤。然而,快過年了,縣太爺還收了張員外的賄賂,根本就不見他們,而是讓差役打發兩位老人快離開。

呂氏堅信兒子清白不願離開,而木老漢見呂氏一個婦道人家如此堅毅,也就跟著呂氏一起跪倒在風雪裡,態度堅決地求見縣太爺。然而,兩位老人一直跪到中午時分,都快要凍僵了,縣太爺就是不見他們。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怕凍壞了身體,木老漢要拉起呂氏,讓她從長計議,但呂氏仍是不肯起身,就獨自一個跪在風雪中。木老漢無奈,想陪呂氏也跪下,但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怕凍壞了身子,就跑回家去,取些避寒的衣物來。

木老漢走後,呂氏更是挺直了身子跪好,還大聲哭訴起來兒子的冤情,不時引來路人圍觀,但路人只是搖搖頭嘆氣。

木老漢回家取了衣物回來時,老遠看到呂氏被幾個騎大馬的人圍住了。木老漢暗叫一起“不好”,小跑地衝了過去。可剛靠近時,木老漢臉上的表情換成了驚喜。原來,木老漢外出做生意的兒子木棉回來了,還帶回了幾個好友。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木棉和一個面相和善又威嚴的人硬是把呂氏從雪地中拉起,一起進了酒館禦寒。木棉介紹說,這幾個人是他回來的路上新交的朋友,他們要趕往江西,但趕上了風雪,又快過年了,就請來家裡避避再走。

當下,木棉領回來的好友問了呂氏跪在雪地中的緣由,木老漢也哭訴了這兩天的遭遇,還一個勁兒地向呂氏表達歉意,說都是自己家害了呂氏和他的兒子賀太沖。

那個面善又威嚴的人聽完兩位老人的哭訴後火冒三丈,他怒氣衝衝地一拍桌子,厲聲喊道:“這縣令和張員外就沒有王法了!”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說完,那人手一揮,和他一起來的另外兩個人從馬背上抽出刀和一個包囊來,眾人一起向衙門衝去。木棉和兩位老人見狀,目瞪口呆,覺得自己又惹了事,這是要出人命了,就趕緊跟在後面,也衝向了衙門。

一前一後各三個人前後腳進了衙門,帶刀的人一腳就踹翻衙門口的兩個差役,直往裡面衝。縣令正在吃午飯,夫人和小妾陪在左右兩側,圍著爐火正旺的炭爐吃著紅燜羊肉。那人再一揮手,兩個刀手衝上去,按住了縣令。

縣令以為來了打家劫舍的豪傑,嚇得顫抖著說:“好漢饒命,好漢饒命,錢和人都給你們。”

“狗縣令,你看這是什麼?”那人抖出包囊裡的黃色綢布來,眾人還沒反應過來,那縣令一見,立馬就跪倒在地,頭也不敢抬起。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眾人再定睛看時,原來是一件展開的黃馬褂。呂氏畢竟是官夫人出身,見黃馬褂出現,也立馬跪了下來。

那人扶起呂氏,指著伏在地上的縣令,叫他快快將賀太沖和木瑾送過來。木棉和木老漢在一旁看著,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人見狀,竟然調皮地向木棉擠眉弄眼。

賀太沖從牢裡被帶了過來,木瑾也被人領進屋裡。幸好木棉帶人來得及時,賀太沖和木瑾二人都完好無損。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拿黃馬褂的人讓縣令把張員外叫來,當下就算清了木老漢家欠的銀子,先讓木棉還了賬。隨即,黃馬褂就問縣令抓賀太沖和木瑾的事怎麼算?

眾人都盯著縣令,但那張員外卻向縣令擠眉弄眼。黃馬褂眼尖人聰明,看出了端倪,他明著怒喝了張員外一聲,卻是在催促縣令快快給個說法。

原來,木瑾也被抓到縣衙是縣令也看中了木瑾,就搶了張員外特色的兒媳婦。當下,黃馬褂也不容縣令和張員外辯解,讓人收了木棉還給張員外的銀子,拿過來送給了賀太沖,算是加倍還了他的九兩銀子。但賀太沖不要,說銀子是給了木老漢救急的,不能再取走了。

黃馬褂讓兩個隨從記下了縣令和張員外的罪行,讓二人簽字畫押後收了起來,說要把這個送到江蘇知府,讓他來查縣令和張員外。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原來,黃馬褂乃是皇上身邊的人,他們一行三人前幾日被困在風雪中,是木棉救助了他們,還請他們來家中避過風雪,再去辦公事。只不過,人好心善的木棉並不知道他們的身份,要不是木棉家和賀太沖遇到了事,他們只要避過了風雪就會默默離開的。

黃馬褂的身份既然暴露,就乾脆住到了木棉家。而他得知見義勇為的賀太沖乃是受了奸人迫害的賀翰林的兒子,就更加敬重,並承諾回京城後,要向皇上請奏,讓賀太沖繼襲賀翰林的官職。不過,至於官職大小,還要看賀太沖的才學。

民間故事:臘八節書生見義勇為,風雪天苦命娘跪求救兒,皆為正義

當下,眾人皆大歡喜,木棉擺上酒席款待黃馬褂等眾人,而呂氏和賀太沖母子也被木棉邀來一併感謝。席間,木老漢得知賀太沖還未婚娶,就向木棉使眼色。父子二人躲開眾人,悄悄商定要把木瑾許配給賀太沖。木瑾知道賀太沖的為人,加上見過了儀表堂堂的賀太沖,心中已經產生了愛慕之情,就含羞答應了。

回到酒席,木老漢藉機向呂氏等眾人說了許配女兒的意願,眾人拍手叫好,而呂氏母子更是有點意外地感動。

後記:弱書生壯膽見義勇為,成就了一番良緣;而木棉的一番助人為樂,卻換來了家人的幸福安康;這些都是為人之道,因為正義不會缺席,只是偶爾會遲到而已。

【宣告】: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目的是為豐富文化生活,純屬本人文學創作,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皆為虛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鉤。

您的關注、點贊、評論、分享、轉發、收藏,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關注我,原創經典民間故事更精彩,期待您的閱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