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規矩究竟好不好?老農有話說

攔路酒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苗族人民歡迎貴賓的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

“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規矩究竟好不好?老農有話說

據稱,苗族人民非常熱情好客,而且,也非常淳樸善良。每當有遠方而來的親友到訪時,便會壇裝美酒、設卡列隊,組織盛裝苗族男女到村頭寨口吹笙擊鼓、載歌載舞、夾道歡迎到訪的客人,同時,還會倒出壇裝美酒勸客人喝下,直至客人酒至半酣時,歡迎儀式才會結束。

苗族人民讓客人飲用的攔路酒,多以當地優質糯米、野果、山泉水為主要原料釀製而成,不但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回香持久、入口醇厚、不易醉人,同時,還具有補中益氣、養顏駐容、驅寒除溼等特點。應該屬於一種天然佳釀。

苗族人民歡迎貴客的這種儀式或“規矩”由來已久,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後來,有些農村地區的人們將這種儀式或“規矩”引入到了迎親的儀式當中,從而導致了一些矛盾的出現。

“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規矩究竟好不好?老農有話說

據稱,在貴州某地,一名新郎去接親的時候,在新娘家門口擺了長長兩排凳子,而每張凳子上均擺有兩杯白酒,名曰“攔路酒”,如果新郎想娶走新娘,接親的人們必須將每張凳子上的兩杯白酒喝完才行,否則,是接不走新娘的。鑑於此,新郎憤怒異常,並摔掉捧花欲打道回府。鬧了一個不亦樂乎。對此,網友議論紛紛,都表示稱這種規矩有些“過分”。

“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規矩究竟好不好?老農有話說

當一位老農得知這一情況後,老農談了一下他自己的看法。老農說:

“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規矩屬於新規矩,是很早的時候是沒有的。

所謂的“規矩”一詞,出自《荀子·禮論》中:“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意思是說:(一旦)真正利用圓規角尺設定了規範,就不能用方圓來搞(各種)欺騙。

說句實在話,所有的規矩都是人們自己設定的,而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在設定規矩時,設定人應該對規矩的設定做多種考慮,應該充分考慮到規矩的適應性和約束力。如果一個規矩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都不能夠適應,那麼,這種規矩是不能夠確定下來的,否則,就會有許多人來破壞這種規矩,從而使規矩難以形成約束力。因此,無論是設定什麼樣的規矩,設定人都需要綜合考慮規矩設定的合理性。

娶親嫁女是一件很喜慶的事情,因此,設定一些規矩可以增加喜慶的氣氛,所以,也是很有必要的。不過,娶親嫁女中的規矩不能設定得太繁瑣,也不能設定得太過分,否則,會將喜慶的氣氛搞砸。

原則上來講,攔路酒的規矩是可以設定的,不過,在設定這個規矩時應該充分考慮細節。比如,酒不過三杯,再比如,用很小的杯子等。切不可擺兩排凳子,在兩排凳子上擺上兩大杯白酒。因為這樣做一旦使新郎和迎娶的隊伍喝多了怎麼辦?這種喜慶的事情還能夠辦下去嗎?想必是辦不下去的。因此,切莫將這種規矩定得太死,更不能有“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思想觀念,否則,其結果都不會很美妙。

“不喝攔路酒,新娘娶不走”的規矩究竟好不好?老農有話說

聽了老農的看法後,我感覺老農說的非常有道理。在我看來,在娶親嫁女時是可以有攔路酒的,不過,攔路酒的量應該少之又少,否則,就會鬧出不愉快,從而使喜慶的氣氛大打折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