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原著:為愛守貞的曼娘大可不必,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京華煙雲》原著:為愛守貞的曼娘大可不必,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京華煙雲》原著的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曼孃的成長和情感經歷。畢竟,她的愛情太熱烈,太純真,太有代表性。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寫到,曼孃的人生悲劇,來源於她迂腐守舊的家庭教育。她的母親孫太太甚至認為女兒嫁給官宦人家,不愁吃穿,就是嫁到好人家,就是做父母的成功。

卻渾然不知,這一切不過是表象,對於一個才19歲的青春少女來說,富貴的代價,卻是漫長的守寡路。

我說過,她原本有得選擇,但她不願意,情竇初開的她,愛得太熱烈,太專一,認為抱一抱,就是平亞的人,訂了婚便“生是曾家人,死是曾家鬼”。

她和平亞是兩情相悅,互相愛慕,這樣的愛情連曾太太都覺得感動。但這樣的愛情,終究過於短暫,平亞結婚後的第一週,貪嘴多吃了幾口粽子,一口痰上不來,就死了。

曼娘用情至深,看到平亞想咳嗽,咳不出來,用嘴幫他把痰吸出來,甚至用嘴往他鼻孔裡吹氣,以補充氧氣。

但平亞,終究還是撒手人寰了。

《京華煙雲》原著:為愛守貞的曼娘大可不必,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曼娘無奈、絕望地掙扎挽救呼喊,看到這樣的情形,作為公婆的曾老爺曾太太,都比對自己的兒子去世了,更為悲痛。

所以,她的這份真情,感動了公婆,也贏得了全家上下的敬重。甚至,在平亞死後,曾家人擔心曼娘會傷心過度自殺,特地請了木蘭來陪她,開導她。

“桂姐低聲和她說,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要她去,就是大家得特別留神看著曼娘,怕她一時想不開會尋短見。若是這樣殉夫是值得作詩讚揚的,也值得立貞潔牌坊了,在地方誌上也值得立傳,傳起來也是美談,但是曾家很喜歡曼娘,絕不願曼娘有個三長兩短。”

人,終究還是被木蘭勸好了,曼娘也接受了平亞去世的事實,也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她開始相信命運,相信一切都是天意,都是上天安排好要她這樣生活的。

當一個人開始相信宿命的時候,也證明了她不想跟命運做鬥爭,不想反抗。

《京華煙雲》原著:為愛守貞的曼娘大可不必,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曼娘,她是最柔弱的人,也是最無奈的人。說白了,她,不過是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而已。

只是,她並沒有這樣的覺悟。在這一點上,木蘭開始思考人生,思考命運,思考婚姻。

“木蘭覺得曼娘是冥冥中一個巨大力量之下的犧牲品,是受了欺騙玩弄。那個冥冥中的力量是什麼,她不知道。難道造物主真是以人為‘芻狗’嗎?存心捉弄人嗎?她自己在心裡納悶兒。”

何為“巨大的力量”?作者真的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只是他借木蘭的口說,自己不知道,不想說。

這個巨大的力量,就是封建禮教,三從四德,從一而終。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就寫到曼孃的人生悲劇,源於她所受的舊式教育,她的父親是迂腐的窮書生,教育她做女兒,必須三從四德,不必在學問上太用功。甚至,她的父親,將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視為洋鬼子的怪科學,強烈反對新式教育,更加反對女子不裹腳。

有著這樣一個守舊的父親,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曼娘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也是不會為自己的命運和不公作抗爭的。

《京華煙雲》原著:為愛守貞的曼娘大可不必,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哪怕面對這個原本就能看到結局的婚姻,她也從沒有質疑過一次,這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嗎?自己就一定要嫁給一個將死之人,一輩子守著他的遺像守寡一輩子嗎?

她沒有思考過,她只知道,既來之則安之,接受命運的安排。

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專一,確實令人感動,但,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漫長歲月,青春年少,暫且不說夫妻生活是婚姻的必需品,就是身邊多一個可以說話吐露心聲、對你噓寒問暖的人,也總比你一個人熬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孤夜好啊。

很顯然,一輩子當處女的曼娘,既沒有享受過兩性之間真正的肌膚之親,也沒有心靈的安慰。

她的執著和專一,令人可敬可佩,卻不值得提倡。

從前的女人,丈夫死了,為他守寡,被讚揚為美德,然而,頂著一個貞節牌坊,苦的卻是自己。

我是一個情感作者,經常看到網友這樣的提問:丈夫因意外去世了,我要不要改嫁?婆婆不讓我改嫁怎麼辦?

這些問題,你不該問別人,應該問自己,現代社會,不應該被那些糟粕習俗所浸染,人應該享有自己的自由和選擇,只要你願意,你敢做出鬥爭,沒人能阻止得了你。

《京華煙雲》原著:為愛守貞的曼娘大可不必,婚姻還是務實的好

愛情可以浪漫甜蜜,可以回味無窮,但婚姻是生活的瑣事,每一天都得圍著柴米油鹽轉,光有愛情不夠,更何況,那已經是逝去的愛情。

如果一個男人足夠愛你,真正愛你,就捨不得讓你一個人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他會希望你找一個好人家嫁了,作為依靠。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平亞的愛,雖然熱烈,但有些自私。他明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依然和曼娘結婚,給了大少奶奶的名分,卻給不了真正的幸福,就連夫妻生活都無法滿足。

真愛,不是佔有,而是成全,放手。

所以,我才理解為什麼木蘭會說曼娘是被“欺騙玩弄”的,難道不是嗎?

頂部